羅美珍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北京 100018)
根據《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2017—2020年)的意見》文件精神,在市教育委員會的統一要求與部署下,我校教師培訓基地多年來規范開展大量教師培訓工作。其中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支持最多、開展培訓人數最多,專業輻射范圍最廣的培訓就是《教育部2017-2020年全員素質提升項目的北京市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雙師型”教師專業技能培訓中央財政專項》培訓,以下簡稱為“雙師型”教師培訓。
自2017年以來,我校教師培訓基地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文件精神,明確教育發展形勢,著眼高端,引領發展,結合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和職業教育特點,腳踏實地,以有針對性的提高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能力為目標,堅持培訓工作理論聯系實際,全面提升培訓的系統化水平和實效。基地培訓團隊認真學習國家相關政策文件,深入研究“雙師型”教師培訓內容體系與特點。我們培訓的主體成員對象是各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師,培訓工作重點應放在“雙師型”教師應具備相應的實踐經驗或應用技能的培養提高上。“雙師型”教師按專業不同,其素質要求應有所不同。“雙師型”教師培訓各專業課程體系均有各自特點,但培訓重點均為提升教師的理實一體教學能力、提升教師專業實踐技能及提升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等“雙師”素質能力方面。
“雙師型”教師專業技能培訓,按照職業院校不同層次和基礎水平,采取集中培訓和網絡研修結合的方式,開展專項培訓。確定了本項目培訓課程采取“集中培訓”、“研討與訓練”、“交流與實踐”“總結與提高”的培訓模式。
集中培訓:“雙師型”教師培訓模式主要采用企業講師面對面集中培訓,企業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通過精湛的理論闡述,更新了學員們教育教學觀念,開闊了眼界、提高了專業理論水平,提高了思想認識。
研討與訓練:在培訓中過程中,向教師們提供相關的企業案例背景資料,讓教師們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讓教師們參與其中,加入研討環節,通過拓展思維,可以有效訓練教師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有利于知識的理解與消化,使得培訓效果更佳。訓練環節方面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實訓資源,如投影儀、計算機、網絡工具等教學硬件資源,同時也要充分運用一些演示軟件、模擬軟件、多媒體課件以及教學網站等等,加強教學實踐,使教師們更好的掌握專業操作技能。
交流與實踐: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開展教師間的交流與實踐活動,安排參培教師自行分組進行交流活動,進行頭腦風暴確定任務方案,在講師的指導下進行實踐動手,合力制作作品或完成任務,相互學習,相互配合,在實踐動手中,教師們完成思維認知、基本知識和實踐技能的轉化過程。通過實踐訓練,使教師了解企業的文化理念和核心業務,將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與企業的崗位實踐對接,體會到了職業精神和崗位職責,同時積累了專業技術經驗。
總結與提高:教師培訓結束后,每位學員認真梳理總結培訓全過程,通過培訓目標規劃設定、知識和信息的傳遞、技能實踐演練、完成作業達成評測、結果交流公告等一系列現代信息化的流程,讓教師們通過培訓提升了專業技能,達到預期的培訓目標,同時也提升了個人能力,工作能力。
培訓過程中,全體培訓學員集中精力,安心學習,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完成各項培訓課程,編制學習心得、完成各項培訓課業任務指標等等。每位培訓學員在培訓結束后都需提交有關培訓任務的課業或參加統一組織的培訓考核,只有培訓任務完成、課業成績合格、考勤合格、考試成績合作者才可以獲得相關培訓的培訓結業證書或技能資格證書。
教師培訓基地“雙師型”教師培訓,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圍繞高質量發展、特色發展,將各專業技術、新一代信息化技術與培訓內容深度結合,通過示范引領、創新機制、重點推進、以點帶面,發揮培訓基地優勢切實提升職業院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建設水平,從而促進高素質專業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成。自2017年以來,基地成功組織了先進職業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科研方法、教育信息化、高新技術、工程技術、信息化能力提升等多個項目培訓,年培訓量可達8000人次。教師們參加培訓后,很多人表示培訓對自己幫助很大,認為有了較大提高,不少教師已具有了先進的職教理念,主持專業與課程改革,開發典型案例,推進教學信息化,指導學生競賽等;有的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以教研促教改得到普及;有的教師參積極與社會服務、密切校企合作,社會貢獻力得到提升;有的教師通過培訓提升了技能水平,增強了信心,擴展了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的機會,雙師素養得到提升。
“雙師型”教師培訓工作在“十三五”期間為職業院校專業教師隊伍專業技能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未來我們需更加提高對教師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嚴格依據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認真研究新時期職業院校專業教師急需提高的專業素養有哪些?有哪些特點等等。要有針對性的設計新形式下的教學計劃、培訓方案。在教學方式的拓展和創新方面,要注重實踐技能的培訓,注重理論研究與實際運用的緊密結合。未來讓我們繼續努力,不斷提高,增強創新能力,為我們的職業教師培訓工作,做出新的成績,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