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名飛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雙甸中學 江蘇 如東 226404)
劃分小組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根本。所以,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小組劃分。
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一定的了解,了解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生的學習需求。在了解了這些之后,教師要明白分組教學的目的是什么。即:讓學習好的學生帶動學習差的學生進行學習,實現共同進步,對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進行培養。之后,教師需要遵循同組異制、異組同制的原則,一個小組里最少要有一個學習能力強的、學習積極性高的學生;要有兩個學習能力還可以的學習;要有兩個學習差的學生。這樣一來,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公平的小組競爭,就可以讓學生得到進步,就可以讓學生進行高效的學習。由此可見,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小組劃分,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互相幫助,可以讓學生得到進步,可以讓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得到培養,可以讓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得到提高。
初中階段較為特殊,是學生的性格形成的有效時期。所以在這一段時間里,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還要對學生的性格進行培養。也就是說,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特征,要進行合理的、科學的分組。
例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前對課文進行分析、探討,然后設計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文章閱讀,最起碼兩遍。閱讀完后,學生要將課文內容進行復述。教師在邀請學生進行問題回答的時候,不僅要邀請經常回答問題的學生,還要邀請不太回答問題的學生,這樣才能對的表達能力進行鍛煉。此外,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文章中蘊含著的作者的思想是什么?情感呢?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思想進行闡述,可以將小組的答案統一。最后,每個小組需要派出一名代表說一說自己的小組的觀點,與其他的小組進行比較。
新課改提出,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所以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不能再占據主體地位了,要明白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定位是什么。要明白自己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
例如在教學《背影》的時候,教師不要急著對知識進行灌輸,可以簡單的講解作者的生命經歷。之后,教師需要將自己放置在引導者的位置上,要讓學生進行積極的討論。由于學生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師可以將這樣的問題提出:(1)這篇文章中蘊含著怎樣的作者的思想情感?(2)作者在看到父親的背影的時候心理狀態發生了變化了嗎?具體的心理活動是?(3)請用自己的語言對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整個過程進行復述,說一說作者運用了怎樣的方法描寫父親的背影,以及思考一下作者寫得這么詳細的原因。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以進行深入地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明確自己的定位,進行有效地引導,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質量。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是對某個知識進行探究,也可以是實踐活動。所以,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發揮出引導作用,讓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
例如在教學《丑小鴨》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引導作用發揮出來,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角色扮演。并且告訴學生,表演得最好的小組可以獲得一定得獎勵。因為學生是有一定的好勝心的,所以會對文章進行深入的分析,會巧妙地演繹丑小鴨的不幸的遭遇。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可以和丑小鴨產生情感共鳴,可以明白丑小鴨的生活有多么的不容易。但是丑小鴨在面對這些悲慘的遭遇的時候,勇敢地堅持下來了。所以,學生會在不經意間對學生產生敬佩之情,進而將人生真諦感受到。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運用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可以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述提供了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進行科學的小組劃分、將學生的個性發揚出來、教師要明確自己的定位、進行高效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師可以運用于實際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發現學習的樂趣所在,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質量,才能讓學生得到進步,才能為學生接下來的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