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林娟
(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武陽中學 浙江 武義 321200)
議課是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也是學校教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議課可以促使教師在思考的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幫助教師進行專業成長,從而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空間。因此在初中階段學校教研工作進行過程中,應提倡教師勇于議課,勤于交流和學習,從專業教學的角度,關注課堂教學。從教師的教學中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在這一過程中不斷進行總結和有效反思,進而提高學校整體的學科教研能力。在初中階段科學學科是學生打開認識世界的大門,因此教師在議課的過程中,應從多角度出發,關注學生學習和發展,綜合性教學,增強學生認知并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豐富。
多角度議課一般指的是在教師觀課結束之后,從教師的課堂教學表現來進行觀察,從多角度出發對課堂教學的成敗以及得失進行有效分析和評議,在總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經驗的交流和分享。教師可以站在自身的角度,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及學科教研人員的角度來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討論和分析,促使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增強學習體會,改善教學環節,以此來提高學校教師的整體教學質量。在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下,教師應在教學的過程中關注學生學習感受,進而對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行全面培養,而多角度議課教研理念的提出,教師可以從課堂觀察的事實和現象出發,并以此為論點和基礎進行深入性的交流與討論,發現教學中被忽略的關鍵點,發揮自身想象力尋找教學出路以及解決辦法。教師應在充分反思教學環節設計以及課題課堂教學的合理性,積累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進而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堂學習,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2.1 明確議課教學目的提高教師整體教學能力。在開展多角度議課活動之前,教師首先應明確議課目的,在議課過程中保持學習的態度,在圍繞既定議課學習目標的角度上做到有感而發。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增強教學經驗總結的可信度。在議課的過程中,盡量從多角度出發,根據課堂教學實例,交流教育教學思想,分析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在總結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探討解決辦法,幫助青年教師增長教學經驗,并提高學校教師整體的教學能力。通過多角度議課的教研活動,教師在明確議課學習目的的前提下,可以在教學經驗交流與學習結束之后,有針對性地吸取教學實例中有益的部分,改進自身的教育教學方式,有效填補教育空白,以此來達到最終的教育教學目的。
2.2 多角度思考與交流把握議課評課教學內容。教師在進行議課活動之前首先應總結出如何來進行議課活動,議課內容究竟是什么,以此來更好的打造教研共同體。首先明確議課教學思想,議課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具體表現為以人為本,教師的課堂教學面對全體學生,重視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有效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并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念,因此議課過程中的價值理論應體現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教學精神。其次在評價教材體系以及課本知識內容時,應從教師課堂教學的表現來進行分析,教師對教材內容的把握是否準確,課堂教學重點是否突出,以及設定的教學任務布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量是否恰當等等。教師應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來全面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后議課的過程要求教師在積累教學經驗的同時改進自身的教育教學方法,在總結教學經驗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有效思考,從反思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質量,進而在多角度議課的基礎上打造教研共同體,促使教師的教育教學過程不斷完善,并獲得有效進步。
3.1 以多角度議課為基礎培養教師學科教研共同體意識。在初中階段的科學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從多角度開展議課活動,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通過調整教學環節以及教學模式等方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以此來體現議課活動教學的意義,在這一教學基礎上對教師的教研共同體意識進行有效培養,促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研任務進行有效完善。在議課的過程中,從多角度進行思考和學習,根據學校所布置的教研任務選擇恰當的方式,比如在教研過程中開展學科專題研討會,學科教學經驗積極學科課題研究成果交流會,以網絡為載體組織教師進行教研學習活動等等。鼓勵學校教師積極參加,在實踐性活動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有效模式,促使教師在形成教研共同體意識的同時,逐漸統一價值觀思想,促使教師在初中階段的科學學科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的意義,感受教學的挑戰性,以實踐教學為基礎激發自身的教學潛力。在學科教研的過程中遵循共同制定的規范與準則,進而促使教研共同體發揮其真正的聯系作用,促進教師科學學科教學與交流,約束教師共同遵守教學規范與準則,在提高教師教研共同體意識的前提上保證教研共同體體制的正常運行。
例如在對《生物與非生物》一課內容進行議課教學的過程中,議課過程中應抓住教師的課堂教學重點,重點考察教師的課堂教學目的,觀察學生學習反映,及時作出教研評判。議課過程中從多角度出發進行全面考慮,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與其他教師進行經驗交流和分享。在議課結束之后,組織教師進行教學研討會,總結課堂教學經驗,并進行有效分析,鼓勵教師進行大膽發言,進而對學科教研共同體進行有效完善,促使教師在接下來的授課活動中,注意教學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把握教學重點。
3.2 議課學習經驗以及教學資源共享提高教師教學效率。組織教師從多角度出發對進行議課學習,主要目的是為了為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同時為教師減輕教學負擔。教學資源的開發以及課程的設計應建立在提高學校一線教師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因此教師教學經驗的提高以及學校資源的建設對于學校發展來說十分重要。在科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備課資源以及教學設計,作業資源以及課程資源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教師課堂教學所用教學案例等多方面的課堂教學資源需要依托于教師團隊來進行設計和研發,為保證教學資源的可用性,應堅持提高學校一線教師的教學經驗拓展教師的課堂實際教學水平,從團隊合作互惠共贏的角度出發,實現以科學系經驗以及教學資源的共享,以此來提高教師的科學學科教學效率,保障教師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例如在對《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一課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有效教學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教材內容比較抽象,教學過程中單憑學生想象很難進行有效教學,因此教師應在關注學生認知發展的基礎上,學習其他教師教學經驗,通過總結教學案例的形式,進行教學資源共享。一線教師在教學的基礎上對教學環節進行有效完善,對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有效豐富,以此來達到議課教學構建學科教研共同體的教學目的。
3.3 教學案例研習與時俱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智慧教學。課堂教學是教師實踐性教學的重要內容,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課堂模式以及教學內容對教師的教學經驗以及教學能力都可以進行充分的考驗,因此在議課的過程中,充分考察任課教師的教學能力,指出教學的缺點和優點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及時幫助教師進行再教育和再學習,通過教學案例研習等方式,組織學校教師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技術,順應信息技術發展潮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智慧教學,以此來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進行不斷豐富。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技術可以增強教師對教學案例的分享和研習,便于教師通過查找資料等方式進行二度教研。教師應站在多角度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分析,綜合過去與現在的教學案例中的教學有優點,選擇性地進行選取,將其利用到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去。在議課的過程中獲得實際教學的反思,對課堂教學空白不斷進行彌補和補充,從而創建出具有一定特色的課堂教學方法,在共建教研共同體的過程中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溝通與磨合,并最終不斷進行完善。
例如在對《光的折射和反射》一課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在議課的過程中,鼓勵教師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議課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并與以往教師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對比,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通過討論和分析等共同教研活動,減少教學環節中不必要的教學環節,精簡教學減輕學生學習負擔,與此同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精準教學的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智慧教學以此來完成教師通過多角度議課的共同教研目的。
總而言之,在初中科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鼓勵教師進行多角度議課,并促使其在議課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完善教育價值觀思想,對教師的共同教研意識進行有效培養,以此來提高教師的教研學習能力,在資源共享的基礎上促使教師共享教育經驗,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反思,彌補教學空白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提倡發展學生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以此來體現新時期的教育教學思想,促進班級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完善和有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