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杰
(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學鼓山校區 福建 福州 350000)
當前階段的大部分高中學生對于閱讀有一定的興趣,閱讀興趣多元化。除了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外,他們還喜歡閱讀當代通俗類暢銷的小說、諸如閱讀與之生活接近的校園小說,這些作品接地氣閱讀不需要花費腦力。還有一些玄幻、推理等故事性極強類型的作品也深深吸引著他們。另外學業的壓力也使得他們希望在這樣的閱讀中,獲得短暫的快樂。希望通過閱讀提升語文學習的素養的功利性目的性降低。他們更關注的是閱讀的愉悅性。情節比較強形象典型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類著作尚且興趣不足,更不要說記錄傳遞信息的學術類專著了,在旨在提高核心素養的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的推動上,還任重道遠。
針對當前的閱讀現狀,課題小組采用智慧閱讀平臺優化閱讀教學。
針對學生閱讀形式的多元化,我們引進了超星學習通閱讀軟件,作為師生生閱讀交流的平臺。智慧閱讀平臺的功能優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改變傳統的課堂模式。教學不僅僅只局限于課堂,還應該延展到生活中,這樣的閱讀平臺給了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可能性。它不僅僅是一個移動的圖書館,平臺可以提供海量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圖書、期刊、有聲讀物、視頻等資源,為學生自主探究閱讀提供便利條件。在這樣的情境下教材只是以例子的方式存在,更廣闊的閱讀天地可以通過教師在閱讀平臺推送類文的方式呈現,從而做到舉一反三的類文閱讀與思考。這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提升了課堂教學之外的學習容量。
2.2 量化閱讀過程。智慧閱讀平臺移動終端可以監測和量化學生的閱讀情況,教師和家長可以及時關注學生的閱讀。平臺所提供的閱讀測試也可以有效地檢測學生的閱讀情況。
2.3 改變傳統的教學學習模式。智慧平臺提供的課堂示范教學包中涵蓋小學以及初高中階段思維發展等級必讀和選讀的數目,其中包含具體的章節閱讀任務、名家名師的章節導讀、教案、資料、題庫以及作業和試題。教師也可以針對一本書進行建課。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分組管理,可以進行網絡授課、發起討論,實現線上線下良好互動,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整個過程是處在可控的狀態的。教師可以對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可以對成績權重進行設置管理,通過簽到、課程音視頻的觀看、章節測試、課堂互動、章節學習次數、討論、模塊閱讀、分組任務(PBL)以及考試對學習成績進行量化考核。教師還可以對教學團隊進行管理,可以添加本集備組老師一同參與課程建設和討論,集思廣益。在這樣的情境下,師生、生生、師師、教師與專家交流的方式在發生轉變。
整本書的閱讀與研討的學習特點是整體的、結構的、思辨的。對《鄉土中國》這樣的學術性論著,學生進行的非專業閱讀,主要是為了充實知識,拓展眼界,提升素養。閱讀這本書不僅可以提升思維能力,好的文學、美學、藝術等方面的熏陶,還可以了解中國鄉土社會的現實、理解鄉土社會的文化傳統和精神,在閱讀中需要關照、認識自己的生活。以下將以《鄉土中國》為例,來展現智慧平臺在推進閱讀教學的應用以及作用。
3.1 教師準備工作。教師在超星閱讀平臺課堂教學模塊建課,添加班級成員,教師制作《鄉土中國》的書籍和作者介紹以及各章節閱讀導讀的微課。教師做章節閱讀指導,集備組內老師鉆研著作合力完成章節閱讀并進行段落大意歸納,梳理章節內容,完成思維導圖。教師對《鄉土中國》中的指稱鄉土社會的概念以及指稱其他社會的對應概念進行梳理。對概念所對應的段落、文句以及概念的解說做記錄。
這部專著對于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閱讀難度非常大,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于章節中的概念的理解會存在很大的障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學法,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理解的概念框架,理解概念、尋繹概念之間的聯系,構建《鄉土中國》的篇章結構,進而把握全書的主要內容和學術創建,理解其價值。教師要在過程中引導學生、示范流程、搭建閱讀框架、組織討論。
教師要對每個章節的學習具體任務進行設置,把握任務的難度,對每一章節的學生活動進行具體的構思。教師收集群文做好《鄉土中國》的拓展閱讀材料。
3.2 用任務清單監控初讀精讀的質與量。
任務清單:①開課前2周泛讀整本書。任務:摘錄章節論點句,把握章節討論核心問題。(拍照上傳學習通);圈畫出章節中提到的核心概念,畫出不理解的內容,提出疑問,并思考。
②細讀1-3章。任務:找出“禮俗社會”“借助語言的社會”概念對應的文本語句,以及概念解說。(拍照上傳學習通);繪制1-3章思維導圖拍照上傳學習通交流。
③細讀4-8章。任務:找出“差序格局”、“系維著私人的道德”“小家族”“男女有別”概念對應的文本語句,以及概念解說(拍照上傳學習通);繪制4-8章思維導圖拍照上傳學習通交流。
④細讀9-11章。任務:找出“禮治秩序”、“調解教化體系”“無為政治”概念對應的文本語句,以及概念解說。(拍照上傳學習通);繪制9-11章思維導圖拍照上傳學習通交流。
⑤細讀12-14章。任務:找出“血緣社會”概念對應的文本語句,以及概念解說。(拍照上傳學習通);繪制12-14章思維導圖拍照上傳學習通交流。
3.3 利用智慧閱讀平臺,以問促讀促思。讀前導讀,在智慧平臺上布置讀前思考討論任務,教師應嚴選每個問題,確保問題設置的指向性。
以《差序格局》這一章節的問題設置為例。
教師在學生已經對“差序格局”“團體格局”兩個概念理清以及對篇章結構的梳理的基礎上,針對章節內容進行問題的設置。
問題:“差序格局”是一種以己為中心的推浪格局,重復交錯的人際網絡。請舉例說明也可以結合影視劇談談你對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請在論壇跟帖交流。
此問題的設置旨在讓學生對概念有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在關于這個問題的論壇討論過程中,學生舉了很多古今影視劇的例子,關于《康熙王朝》、《胡雪巖》的討論比較熱烈。在藍齊兒是否要嫁葛爾丹這個問題上,康熙皇帝的表達是:大清是朕的,可是朕也是大清的,皇子皇孫們也是大清的,皇兒們就要為大清付出自己力量。浴血奮戰,甚至舍棄生命。在這個問題討論后,同學們得出一個結論,在中國,“公”和“私”是相對而言的,“國”其實就是皇帝的家。
通過收集生活中的例子以及歷史影視劇的例子,結合文本進行分析討論,學生能夠深入文本,真正理解了文本內容,鍛煉了自己的思維。
3.4 利用智慧閱讀平臺,進行群文拓展閱讀。選取《鄉土中國》章節片段的內容與相契合的文段做拓展延伸。以《差序格局》拓展閱讀為例。選取《紅樓夢》第六回、三十九回、一百一十九回劉姥姥三進榮國府的片段來對差序格局進行理解。結合材料梳理劉姥姥三進榮國府的原因、表現、結果。思考劉姥姥作為一介貧苦村婦是如何與賈家這樣的簪纓大家族攀上關系的?結合三段選文以及《差序格局》的第五至第七自然段進行解說。
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在平臺討論時,按照小組進行,小組內部成員先在平臺內的小組進行組內的討論,形成書面文字論述,最后由各小組的組長作為代表在平臺論壇上做闡述,并與老師和同學們做交流。
這篇群文閱讀對于理解差序格局中人際交往的大小由處于中心的“己”決定,有很重要的作用。學生能通過對這個問題的分析解決,起到拓寬自己的思維的作用。
拓展閱讀部分,所選的材料與本著作的內容緊密聯系,有的為本書的相關章節提供文本依據,有的借助原著內容對材料進行理論分析,引導學生深度閱讀,或與原著進行對比思辨,從而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
3.5 利用智慧閱讀平臺,寫作與表達。撰寫觀點鮮明、論證充分、材料詳實、邏輯嚴謹的議論性文章。用閱讀推進寫作,使讀者與作家實現對話,鍛煉思辨能力。
撰寫關于《鄉土中國》課題研究報告。
任務要求:本書關于鄉土社會的論述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思考?試以“今日中國鄉村的變遷”為話題,從居住環境、精神風貌、文化生活、風俗習慣、鄉村管理等角度任選一個,開展調查訪問,寫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報告。
任務指導:
第一步:在超星閱讀平臺完成網絡問卷,確定研究方向。
(1)讀完《鄉土中國》這本書,你最想做哪方面的田野調查?
(2)你對書中哪個問題最感興趣?
(3)你的調查主題是什么?
學生經過討論,各小組制定探討的具體主題,教師具體指導學生撰寫讀書報告,小組成員合力撰寫讀書報告初稿,教師給出修改意見。
整本書閱讀完成后,將學生的讀書報告以及過程性的材料整理輸出,進行年級內部交流。
智慧閱讀平臺助力閱讀教學優化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充分地研究平臺的功能、優勢、特色,已經能夠較為熟練地操作和運用平臺。實現了線上線下的良好互動。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繼續挖掘利用平臺提供的資源,對閱讀進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