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妙
(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左鳩戛中學 貴州 納雍 553300)
新課程改革理念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聽、說、讀、寫綜合活動能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目前,英語課堂教學的發展主要采用探究、合作、體驗、參與、交流和實踐的方法。然而,由于每堂課學生人數多,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問題范圍小,教學任務重,傳統的教學方法受到影響,不能針對每一個學生進行。然而,小組合作學習法更接近小班教學法。這種方法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學習的現狀,改變了學生的學習主體。課堂時間雖然少,但也能表達學生的個人意見,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講解。在課堂上,老師是主要的演講者,學生是聽眾。這樣的教學模式,教師普遍以自我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來講課,猜測學生的想法,這種講述方式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導致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水平,也導致教師在教學中不能與學生同步。在新課改背景下,新課改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由教師主導學生向學生自主學習轉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這就需要一種合理的模式來實施,而小組合作模式就是能夠合理實現這一目標的教學模式。在現階段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進行探究式教學,使學生更容易吸收相關知識。英語屬于語言學科。為了更好地理解知識,有必要創設語言情境,使學生融入情境之中。
2.1 成立學習合作小組。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規則對小組成員進行劃分,不能無序,這就要求教師合理劃分。在分配學生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基本水平、興趣、學習能力等,例如,每個小組由4名學生組成。在小組成員中,學生和學生的能力應該是互補的。因此,教師需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聽、說、讀、寫,以便更好地安排和規劃團隊成員。在每一個群體中,既要有優秀的人才,也要有中、差的人才。各小組的優缺點應相互補充,以確保小組成員之間的公平和協調。同時,在布置任務時,教師要不斷創新,按照隨機性原則進行,隨機打破小組成員之間的組合模式,提高挑戰性。
2.2 合理設置合作學習任務。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制定與自己基本能力相一致的學習任務。在實施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首先要求教師根據小組的實際情況設置教學任務。由于每個小組成員的分配都是按照補差的原則進行的,所以在采用合作學習模式時,需要按照分層教學法進行,即課前、課中、課后。最后,要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每組優秀的學生要負責總結文章的大意,然后命題,如“my fiirst time”等,讓學生根據主題及場景開展寫作,與此同時,課前,為學生發放一張表格,對學生的經歷進行采集,但是需要學生采用英語方式進行表述。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探討,針對具有特殊經歷的學生,其需要于平臺上發言、寫作,并加強對本課內容應用的重視,譬如:I fiirst-when I was 等,讓學生在練習寫作中,采用新的方法進行表達。教師在評價時,針對進步明顯者予以鼓勵,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2.3 設置教學情境,促進學生運用能力的提高。對學生來說,他們更熟悉生活場景。生活化的課堂環境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參與英語學習。在初中階段,很多英語教材的選擇來源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因此,教師需要根據英語教學目標和基本內容,為學生創設貼近生活的生活場景。要求學生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訓練,讓學生口頭表達重點句型或課文內容。例如:在講解“My home is in an apartment building”內容時,老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用句子和單詞來描述他們的家。在設置生活情境時,解決學生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和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
2.4 加強對教學評價的重視,促進學生團隊精神的提高。在實施小組合作模式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實施和學習教學任務,總結學習內容,重視教學評價。如果教師不重視學生的交流和學習態度,就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積極性,從而影響初中英語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應重視教學評價,特別是了解學生小組合作的方式和態度,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時間,使學生在進行小組學習時能夠及時地進行反思和評價。了解自己的缺點。及時糾正和引導犯錯誤的學生,使他們從不同的角度理解英語知識,開闊學習視野。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教學可以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和高質量。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必須加強小組合作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深入研究其不足之處,尋求有效的策略進行持續改進,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高,英語詞匯積累更有效,注重日常交際中英語的運用,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