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立昕
(克什克騰旗衛生健康委員會,內蒙古 赤峰 024000)
行政事業單位肩負著履行我國政府各項社會公共管理、服務職能的重要使命,單位內部管理質量直接關系到職能履行質量。尤其在當前我國各項建設進入新階段的關鍵時期,行政事業單位面臨著職能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機,要加大力度對自身監管上存在的固有問題進行查處,以做好充分準備,應對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在行政事業單位現存問題當中,會計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尤為突出,同時也極大影響到其他工作的開展質量。為此,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問題分析、完善與優化會計監督體系建設刻不容緩。
我國的會計監督體系由單位內部監督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監督與社會監督構成的外部監督兩方面構成。雖然目前所有行政事業單位都建立了自己的內部監督體系,由內部會計人員負責內部監督工作,但內部會計人員與單位存在隸屬關系,很難真正行使獨立監督權利,同時由于普遍存在單位財會人員流動性、變動性較大的現象,會計人員更加缺乏對內部監督職能履行的端正態度和正確認識,從而導致許多單位在內部監督工作上流于形式,甚至個別單位的內部監督人員還會在單位領導的授意下粉飾太平,這不僅嚴重影響到單位內部監督的執行質量,還影響到單位各項業務的整體運行。在外部監督方面,財政部門、審計部門會對單位開展審計監督。近年來,會計師事務所也在逐步參與行政事業單位的各項審計工作,但各部門及機構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信息溝通機制,各行其是的情況比較常見,難以形成有效的外部監督網絡,從而大大降低了外部監督對單位會計工作質量提升的作用。
內部控制是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工作質量的重要手段,當前各行政事業單位普遍存在對內部控制不夠重視、單位內控制度不完善、崗位設置不明確、專業內控人員缺位等問題。很多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由財務管理部門牽頭負責,難以保證內部控制對財務部門及單位收支的有效監督與約束。同時,有些單位還存在內控制度流于形式、缺乏過程監督等問題,弱化了內控制度對會計監督的管理職能與作用。
會計監督的及時性與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對單位各類財務會計信息的有效獲取,而財會信息的真實性及完整性又必須依靠會計原始憑證管理、會計檔案管理等會計基礎工作。就當前實際來看,許多單位在會計基礎工作上仍然存在不規范的問題,會計賬務處理隨意、會計檔案管理不規范、會計信息審核審批把關不嚴等現象非常普遍,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有效性,進而導致會計監督職能作用弱化。
“三公經費”和專項資金管理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的重要內容,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大部分單位的“三公經費”管理亂象得到了相當程度的遏制,但同時出現了公款消費由明轉暗、化整為零的惡劣情況,甚至還呈現出愈演愈烈的發展趨勢,極大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公信力,同時對國有財產構成嚴重侵害。在專項資金監督方面,重分配、輕管理的現象比較普遍,許多單位對專項資金使用的績效監督流于形式、過程監督缺失、整改措施紙面落實等造成了專項資金監管乏力。
當前,無論是單位內部還是外部,在會計監督處罰上都存在懲罰對事不對人、罰錢不罰人的現象,甚至在個別地方還逐漸演變成了罰款力度越大代表監督成績越大的扭曲現象,以罰款代替整改不僅難以真正解決單位所存在的問題,甚至會形成頻繁違規套取資金以彌補罰款損失的惡性循環,最終不僅無法通過審計監督規范單位各項工作的開展,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會助長歪風邪氣和造假行為。
行政事業單位財會人員專業性不足的問題可以說是一個普遍現象,這不僅是因為財會人員流動性大,對單位具體業務及財務管理問題缺乏了解,還因為單位領導層缺乏對財會工作的足夠重視,導致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都缺乏穩定的財會工作團隊。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工作問題發生很大程度上歸因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體系未能充分建立并發揮作用,因此,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就是加強、加快會計監督體系的科學有效建設。
①要將會計監督職能從財務部門分離出來,以保證會計監督崗位的獨立性,避免財務人員自己管自己。②要以制度充分保證會計人員行使監督權的權威性,切實加強對各部門以及單位負責人的有效監督。③要堅決執行財會崗位不相容原則,同時推行定期輪崗制度,在保證崗位相互制衡的基礎上提高財會各崗位工作人員對各流程工作的了解與掌握程度,加強財會人員在具體工作上的協調與統一。④加強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并關注內控重點問題的監督。資產管理、會計核算、印章管理等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點,資產管理方面應重點加強無形資產審計監督,充分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會計核算方面應重點監督是否嚴格實行新政府會計制度所要求的雙基礎會計核算方法,以保證核算的有效性與準確性。在印章管理上,要杜絕由一人保管所有支付款項所需印章的現象,同時對會計、出納崗位分工及履責情況加大監督力度。⑤要積極培養高素質會計人才隊伍,以保證各項工作能夠得到有效開展,適應新時期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工作的具體要求。
外部監督體系建設上應充分加強財政部門監督、審計部門監督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監督等多方面監督部門之間的聯系與溝通,通過加強部門聯動以提高監督工作開展質量,最大限度避免重復監督及監督矛盾的發生概率。同時,加強外部監督聯動還能夠通過發揮各方監督的優勢,提高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關鍵工作的查找效率,避免各行其是之下可能出現的監督盲點,進而切實提高外部監督體系的會計監督工作質量。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外部監督效能,還能夠進一步塑造監管部門良好的社會形象,提高會計師事務所參與政府審計工作的有效性,推動我國政府審計新秩序快速建立與逐步完善。
“三公經費”與專項資金監督一直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的薄弱環節,應通過內外聯合監督的方式提高會計監督工作質量。單位內部應充分排查是否存在公款消費由明轉暗和化整為零的問題,同時嚴格排查公款就餐場所的消費情況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對報銷憑證進行嚴格核查,嚴格執行“三公經費”使用標準和單位預算標準,加強預算執行力度和約束能力。在外部監督上,針對專項資金監督問題,除了要加大監督排查力度,大力扭轉罰款不罰人的錯誤做法,同時還應建立會計人員舉報制度,并設立舉報監督專項資金,鼓勵單位會計人員積極舉報貪污、操縱和打擊迫害會計人員等違法違規行為,并以法律和制度的形式保障會計人員人身安全,肅清風氣,建立“三公經費”及專項資金長效監督機制。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工作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必須通過加快會計監督體系建設加以改善。會計監督體系包括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兩方面內容,內外監督需要加強信息聯動與結果互通,實現對單位的有效監督以及監督長效機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