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英
(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紅河鄉九年制學校 甘肅 平涼 744318)
閱讀不僅是語文教學的組成,同時關系著學生的綜合素養,甚至影響著學生未來建設情況。處于高年級的小學生,即將升入初中,因此需要通過閱讀教學要掌握知識。在這教學之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培養學生形成規律性的閱讀習慣。橫向分層閱讀法,可以改善以往模板化的閱讀模式,解決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
1.1 教師缺乏橫向分層意識,削弱學生閱讀興趣。處于素質教學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響應教育部門的號召,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嘗試采取橫向教育模式。然而,由于教師認知存在誤解,忽略橫向分層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使橫向分層教學成為一種機械模式。同時,由于語文教師缺乏正確的指導,橫向分層并未發生真正作用,在缺乏對學生了解的情況下進行分層,嚴重削弱學生的閱讀興趣。
1.2 缺少閱閱讀素材,閱讀與現實脫鉤。現階段,高年級小學橫向閱讀分層教學中缺少足夠的閱讀文本,以及針對性的閱讀指導書籍等,加劇了分層教學實施的難度。除此之外,一些語文教師思維固化,難以采取多元化方式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與興趣,導致閱讀與實際生活之間產生鴻溝,學生閱讀水平低下,不利于開展橫向分層教學。
2.1 樹立閱讀教學理念,完善課前橫向分層教學準備。采取橫向閱讀分層教學模式,教師應該秉承著公平原則,對所有學生平等對待。要深入掌握橫向閱讀分層教學的內在含義,關注學生自身存在的優缺點以及分析學生存在的不同差異性,從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層面出發,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要注重觀察學生的心理情緒變化等,完善課前閱讀準備工作,積極落實橫向分層教學的實效性,對學生群體應該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分層,按照設定的不同教學目標進行授課。教師要為學生創建多元化的閱讀活動,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加。
舉例來說,在閱讀《少年閏土》時,首先,教師應了解學生閱讀基礎、閱讀速度等不同方面,將學生畫分為a、b、c三個層次。這篇課文由魯迅先生通過“我”和“我的朋友”對比的手法,為讀者呈現出一個見多識廣,聰慧的少年形象,反映出當時農民生活在一種封建政權的壓迫社會中。文章表達了作者與閏土之間的真摯感情,以及對他的懷念之情。因此,在閱讀中,教師可以分為三個教學目標,首先了解課文大致內容,做到讀后完整復述出來;然后學會總結文中的思想感情;最后要引申出自己的感悟,為文章升華。
2.2 增強分層閱讀鍛煉,培養學生濃厚閱讀興趣。興趣是開展閱讀最重要的動力。小學生若是對閱讀形成興趣,則會主動提高效率,完成閱讀任務。所以,教師在布置分層訓練時應該引導學生準確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之所在,培養學生對閱讀產生足夠的信心。
舉例來說,在學習課文《開國大典》時,這是一篇記敘文體,寫作層次清晰,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通讀文章,劃分出具體的結構,明確所講述的事件。然后帶著思想感悟對開國大典整個過程進行分析,要剖析文章中所描寫的細節性問題。最后,要精確分析文章中傳達的思想感情。在這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空間與延伸時間,并適當表揚學生閱讀的情況,增強學生閱讀訓練。同時,教師可以播放開國大典相關的視頻資料以及電影片段等,通過動態視頻的形式,刺激學生感官,加強學生閱讀理解。
2.3 拓展范圍,增強橫向閱讀思維。小學生接觸的文體有限,若想提升閱讀水平,則應該增加知識積累與閱讀素材,教師可以為學生適當延伸閱讀范圍,推薦一些有用的閱讀書籍,提高學生的思想高度,了解更廣闊的閱讀世界,以便積累下寫作素材與寫作思路,提升學生的橫向閱讀思維。
例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一些如《愛的教育》、《上下5000年》、《悲慘世界》、《風與樹的歌》等書籍,并按照學生的興趣點為學生精準推薦適合的書籍,使學生可以在自己喜歡的閱讀世界中找到新的自我。通過閱讀,學生可以形成健全的人格與多元化的思維能力,懂得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并發現更多的美好事情。
書籍的生命是被閱讀喚醒的。閱讀雖然不能增加人生的長度,但是卻可以掙拓寬人生的寬度厚度。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合理發揮橫向分層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增強學生的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