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裴
(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濟川二小 四川 營山 637700)
自2001年我國教育改革后全國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隨著課程的普遍開設,城市與農村地區的小學英語教學差距日趨明顯。在農村開設小學英語面臨著諸多困難,這些困難給農村地區的小學英語教學帶來了許多問題與困惑,亟待我們一線工作者不斷努力去探索和解決。
1.1 教學資源不足。教師的專業素質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受到農村地區社會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專業的小學英語教師不愿到農村地區任教,導致農村缺乏合格的小學英語專職教學師資,大部分由轉崗教師或兼職教師擔任。即使部分學校有專職教師,教師忙于日常煩瑣的管理和繁重的教學任務,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鉆研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再者,針對農村教師的定期培訓在農村小學響應遲緩,部分年輕新進教師缺乏教學經驗,難以勝任教學工作。隨著國家和社會對農村教育的重視,農村教學條件明顯改善,多媒體教學設備也逐步得到配備和應用,但與城區相比較,仍存在較大差距。
1.2 對小學英語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小學英語作為英語教學的起步階段,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能力的關鍵階段。由于農村地區升學擇校競爭壓力相對城市較小等原因,家長、學校和教師對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校園政策和課時安排等方面弱化小學英語的教學,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再者,農村小學生多是留守兒童,家庭監護人缺乏接受英語教育背景,大部分仍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對英語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長遠發展。
1.3 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欠佳。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陳舊是當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而把關注點放在語言知識的輸入,教學模式單一,不但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嚴重影響學生的英語聽說交流能力。優秀的小學英語教師不僅是專業知識過硬,還要具備如何輔助和引導小學生語言學習的教學技能[1]。雖然有成功的小學英語教學方式,但是部分地區忽略農村地區實際套用教學方式,收效甚微。因此,探索切合農村地區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和方法,是我們農村小學英語教師不斷努力的方向。
小學英語教學作為國家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農村地區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成效,是值得深入探索的問題,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2.1 提高師資隊伍素質,優化農村教育資源配置。師資隊伍的素質直接關系著教育質量的好壞,國家可通過提高農村英語教師的待遇、職稱晉升等方面的政策優惠,吸引更多英語專職教師到農村任教,從而改變農村地區缺乏小學英語專職教師的現狀。再者,鼓勵支持教師參加線上、線下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特別是對于年輕新進教師的培養。鼓勵教師針對學校實際情況開展教學研討和教學實踐,明確專職教師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鼓勵城市優秀教師下基層,定期到農村小學開展英語教學經驗交流和任教,并從職稱晉升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改善農村小學教育環境,不僅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熱情,還有利于吸引英語專職教師到農村任教。
2.2 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學校和教師應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在小學英語教學時間安排和考核方面有所調整,合理安排英語課時,優化成績考核構成比。針對農村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教師要改變傳統課堂的嚴肅氛圍,努力營造一種輕松、愉快、活潑的課堂氣氛,正確使用課堂評價手段和激勵機制,引導學生逐步樹學習的信心和熱情。再者,家長要從行動上關心和重視學生英語教育。
目前關于農村地區小學英語教學的探討有很多,如:任務型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教學生活化等[2-4],但每種教學方法有利有弊,收效不一。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近兩年各地開展了不同形式的線上教學活動,線上學習雖然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興趣高等優勢,但也存在無法實時掌握學習狀況,學習興趣高而成績不理想等諸多問題[5]。因此,教師應將現代教育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從根本上提升小學英語學科教學有效性,體現現代化英語教育的優勢和特點。因此,在后疫情時代,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失為值得探索的新的教學實踐形式。
總之,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是國家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響,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于小學英語教師們根據實際情況探索出切實可行的對策與方法,不斷實踐。但是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水平將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