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霆林
(甘肅省蘭州市第十八中學 甘肅蘭州 730084)
伴隨著《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出臺,學校體育教學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課標把學生的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使學生充分發揮其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材施教,主動理解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高中學生處于水平五階段,依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選修課程。其中,籃球項目深受大部分學生喜愛,新課程為籃球運動項目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在高中階段,體育鍛煉尤為重要,籃球的發展有利于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技術水平。
筆者發現在籃球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學生嬉笑打鬧、注意力不集中、秩序混亂等影響課堂效率的現象,通過觀察并與學生進行交流,分析總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學生練習過程中出現了滯留、堆積現象,嚴重影響學生的練習量和練習效率,不能很好地完成籃球模塊的教學目標和任務。鑒于籃球教學在體育教育中作用突出,該研究在調查蘭州市第十八中學高中籃球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尋找解決的途徑,為籃球教學發展出力。
“滯留”一詞出自《荀子·王制》,譯為停留不動,其有兩層含義,一指停滯、停留;二指有才德的人長久不得官職或不得升遷。
籃球模塊教學遵循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原則,學生練習過程中出現個人動作或共同出現技術動作不規范問題時,教師需要及時叫停練習,指出問題,規范正確的技術動作。學生成一路縱隊順次練習時,出現學生等待練習、滯留堆積現象,教師叫停練習時,也會出現滯留現象,浪費了練習的時間,達不到練習量,也就無法保證練習質量。教師應該讓學生一直體驗動作,結束以后教師糾正錯誤,讓學生講述感受,這樣學生通過實踐、認識再到實踐,籃球學習的效果也會大幅度提升。
籃球模塊教學組織形式多種多樣,有集體、順次、排面、“Z”字形、分組、相對行進、輪轉形式等,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有不同的特點和缺點,滯留現象有長有短,應根據練習內容及學生基本情況,選擇無滯留或者滯留短的教學組織形式。
在籃球教學中,教師根據練習內容會選擇不同的組織形式來激發學生興趣,提高練習效率,同一種組織形式,教師選擇不同的練習方法,會出現不同的滯留現象。例如,排面形式的行進間運球練習,第一排學生聽到口令啟動時從底線運球到對面底線;第二排啟動,其余各排按照此方法依次進行,也可以第一排啟動到中線,或者罰球線延長線后,第二排啟動。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多次叫停,不僅浪費學習時間,而且會出現滯留堆積。例如,以順次形式練習行進間上籃,發現學生存在問題時叫停練習,多次叫停使練習多次中斷,練習時間大大減少,解決問題的時間也就會減少。不同的組織形式,滯留有長有短。一種組織形式變換練習方法也會減少學生的滯留堆積,提高學生的練習效率。
在課堂中,教師需要多觀察學生的練習情況,教師總結學生在練習中的表現時需要語言精練。比如,找準時機一次叫停,直指問題核心,解決學生出現的問題,規范技術動作。
籃球模塊教學組織形式眾多,滯留時間的長短也不同,各個教學環節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清楚不同組織形式的滯留長短,選擇無滯留或滯留時間短的組織形式進行籃球模塊教學。例如,集體形式就是學生整體練習,無滯留,相對行進間形式滯留時間短、強度大。
籃球模塊教學中的組織形式要在增加練習強度,提高練習質量的同時,學會練習方法的創新。不同的練習方法在同一組織形式中的滯留長短不同。比如,排面練習。假如設置學生的啟動點位置,把滯留時間變短,把小排換成大排從邊線練習,滯留現象會相對有所改觀。學生在課堂練習時容易導致顧頭不顧尾、考慮技術從而忽略排面技術等問題,教師需要不斷強調訓練問題,使學生時時注意。
筆者在訓練前、訓練中和訓練后對班級學生的心率進行實時測量。第一,測量學生的心率,教師確定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是否完成了此次課的教學任務;第二,測量訓練后學生的心率,教師推斷此次課堂是否達到了提前設定的運動強度;第三,測量學生運動后幾分鐘的心率,看學生的體能是否恢復。教師在訓練過程中合理安排運動負荷,盡可能地既要讓學生達到運動效果,又不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傷害。
在練習的開始階段,學生會很投入地進入到練習中,但是一段時間后,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不想練習,開始與周圍的學生講話。這樣大大降低了教學效果,與教師設置的教學任務背道而馳。因此,教師在教學的初期階段,設置有趣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這樣一來,不僅教師可以很好地把控課堂秩序,學生也能學到籃球技術動作的精華。此外,在訓練時,教師應聲音洪亮,高低起伏,有意識地提高嗓門,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高中學生的記憶力、思維能力不斷增強,邏輯抽象思維能力逐步占主導地位,他們有獨到的見解,喜歡質疑和爭論。但有的學生卻缺乏自信,在平時的訓練中本身對籃球不感興趣,在接受新事物時帶著抵觸、厭煩的情緒來練習,導致失誤次數較多,過多地關注表現好的學生的成績,導致自身無法正常發揮技術水平。因此,加強高中學生的自信心至關重要。首先,教練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其次,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找到成功的樂趣,根據學生的練習水平層次,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不斷鼓勵學生,在失敗中重拾信心。最后,讓學生多進行實戰性練習,多練習、多思考、多探討,讓學生在按時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每天總結自己在課堂中的情況,找出自己失誤的原因,克服困難,并通過引導、獎勵,調整每位學生的心態,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籃球任務。
在籃球教學中,通過學生的實戰練習,才能了解學生的技術水平及實戰能力。因此,教師可安排籃球比賽來檢驗學生的技術掌握水平與接受能力。同時,教師需考慮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合理安排比賽,以免學生在比賽中受傷。
籃球模塊教學中滯留問題隨處可見,它不僅影響體育課堂教學秩序,而且降低了練習強度。針對體育教學課堂質量不高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靈活多變,隨時調整教學方法,多觀察、多留意、多思考。心理訓練在整個環節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的實戰技術水平,又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努力提高學生對籃球學習興趣,總結出能增加練習強度,減少滯留的教學方法,為籃球模塊的教學質量盡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