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薇
(盤山縣職業教育中心 遼寧 盤山 124000)
從當前中職音樂教學目標來看,課堂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培養音樂專業人才,更是在此基礎上向多方面進行拓展,比如培養多才多藝的幼兒教師,儲備人才培養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中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具備一些唱歌跳舞的表演性技能,并在熟悉聲樂教學基礎上進行學習。從當前教學背景出發,對聲樂課堂教學進行研究和分析,這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擴建專業性的音樂教師人才和隊伍有著積極作用。
1.1 生源復雜學生音樂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從本質上來說,中職院校學生成績一般較差,受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響,生源質量復雜。對于一些比較偏遠的山區學生來說,甚至沒有接觸過音樂課堂,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并沒有系統的學習過聲樂課程,學生音樂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給教師課堂教學帶來一定困難。
1.2 聲樂課時短,大部分學生存在學習壓力。在中職院校課堂教學過程中,聲樂所占課堂時間有限,每周一般為兩到三節課程,學生課堂學習時間短,而聲樂教材內容知識點較多,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難免會導致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因而難以進行深入性學習。
1.3 聲樂教學的綜合性較強,教學模式單一。聲樂課堂教學綜合性較強,但是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卻比較單一,極大的限制了中職院校聲樂教學的發展。中職院校聲樂課堂教學并不僅僅只是簡單的聲樂教學,而是集聲樂與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教學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聲樂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行業競爭學習能力。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中職院校教師應從學生心理特點發展的角度出發,創新教學模式,彌補課堂教學不足,以此來促進學生的綜合競爭能力,使其在聲樂學習過程中全面提升自身素養,以便于為今后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1 更新教師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聲樂教學屬于藝術教學,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美育教學作用,使學生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全面明確音樂學習理念從而提升自身的聲樂教育。從更新中職院校聲樂教師的教學理念來看,首先要求聲樂教師不僅應具備完善的理論知識,還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聲樂與審美以及藝術之間的聯系,給學生以美的學習感受,并能夠使學生能夠體會到聲樂課堂學習中的樂趣。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聲樂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起到一定活躍課堂學習氛圍的作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保證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2 整合教學資源優化教師課堂聲樂教學。從當前聲樂教材內容來看,內容所包含內容較多,重視與國際接軌卻忽略了現實生活,以及傳統民族音樂的傳承教學。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教學資源的整合,關注學生技能的提升,有目的性的進行教學,使學生的學習符合社會需求,和社會進行接軌明確學習價值,以此來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基礎。從當前教學現狀來看,教師首先應全面了解學生的聲樂學習情況,以此來有針對性的對課堂教學進行優化,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民族音樂和地方戲曲音樂的比例,吸收民族音樂的精華,使學生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以此來對中職院校的聲樂教學進行完善。
2.3 理論結合實際創新聲樂課堂教學方法。從傳統聲樂課堂教學模式來看,教師提倡學生進行訓練和學習,鍛煉學生的學習技巧,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產生一種厭學的心理。因此教師應從創新聲樂課堂教學模式的角度出發,以科學的手段來進行教學,吸收和學習優秀的教學經驗,并將傳統聲樂教學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去。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利用對媒體教學的方式,將聲樂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傳授聲樂理論知識并在此基礎上重點講述聲樂技巧,以此來使學生對聲樂課堂進行深入性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聲樂素養。
總而言之,教師聲樂教學應建立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上,并以此為教學基礎對學生的聲樂學習潛力進行充分挖掘,通過更新教師理念整合教學資源來對中職聲樂課堂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以此來使學生對聲樂課堂進行更加深入性的學習,全面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音樂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