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很多中小民營上市企業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虧損,導致資金鏈斷裂,陷入財務困境當中。在國內外金融環境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想要幫助中小民營上市企業擺脫財務困境,不能僅僅依靠傳統的方法,還要積極尋找新的理論和工具,找到適合中小民營上市企業發展的辦法。所以,本文針對中小民營上市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的原因進行分析,旨在為中小民營上市企業擺脫財務困境提供相關參考依據,促進中小民營上市企業的發展。
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需要資金、技術和人才的投入。但由于制度原因,中小企業正處于特殊的發展階段,資金供求矛盾突出。資本市場以其獨特的風險轉移和資源聚集功能,為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拓展了廣闊的空間,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平臺。在我國資本市場中,中小民營上市企業是指不符合主板市場要求,在深圳中小板或創業板市場上市的民營企業。
財務困境就是指企業現在的現金流在債務到期之后不能夠償還債務而導致的困境。財務的困境分成兩種。第一種是在公司的債務到期以后,公司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進行償債,無法保證穩定的經營活動,不能夠以企業原有的商業模式盈利。第二種是指企業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償債能力完全喪失,已經沒有能力償還各類借貸,導致資金短缺。
對于企業來說,從正常的經營活動走到財務困境,一般會經歷一系列過程,普遍的情況是從出現租金或貨款的拖欠開始,然后企業員工工資、福利被削減或拖欠,并開始變賣固定資產進行短期償債和支付員工薪酬福利[1]。之后企業內部將面臨裁員和管理層調整,外部面臨供應商和債權人追債,導致企業訂單喪失、合同違約、面臨破產危機。根據企業財務困境發生的階段,筆者將企業財務困境的特征概括為利潤大幅降低、出現連續虧損、現金流斷裂三點:
1.利潤率大幅降低
企業陷入財務困境最先體現出的就是企業的經營活動受到了影響,產品存貨積壓嚴重,將直接影響企業現金流的運轉,成為企業未來資金鏈斷裂的嚴重威脅。面臨這種情況,企業利潤大幅度減少,只能停止現有的投資活動,不斷進行融資,負債率直線上升,企業財務風險逐漸加大。
2.出現連續虧損
在我國,所有的上市公司只要連續兩年以上出現虧損就會被定義為特別處理的企業,當連續三年以上出現虧損就會面臨著退市的風險。大多數企業在陷入財務困境時,都經歷了連續幾年的虧損,這其中很多企業是因為收入來源受到影響,連年虧損,導致企業的財務狀況陷入被動局面。
3.現金流斷裂
確保企業的資金充足是所有企業最重要的事,現金流對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至關重要,當企業一旦陷入財務困境,短期內無法獲得資金補充,對于企業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雖然企業短期內可以通過借債來彌補現金流短缺,解決企業當前的問題,但是長期來看,大量的債務將會導致企業陷入更大的現金流危機,最終導致企業的現金流完全斷裂,企業因此而破產。
1.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財務管理制度是中小民營上市企業組織生產經營、處理財務關系的基礎。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對民營中小上市公司具有重要意義。不科學的財務管理和財務控制體系主要體現在存貨控制不嚴、應收賬款收款時間長、支付和收款措施缺乏雙重溝通技術等方面,財務管理水平低也體現在舊的管理理念和嚴格的管理模式上。此外,在財務管理制度的實施過程中,很多公司也存在著權責不明、會計管理混亂等問題。這種無序的管理體制導致了所有問題的積累,最終導致對公司的失控。
2.公司經營管理水平有限
從公司的管理來看,公司體系的僵化和缺乏生命力會嚴重影響公司的轉型和創新。在經營管理方面,公司管理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管理理念不到位,基礎管理薄弱,現場管理混亂,組織體系建設滯后這些問題,都會制約企業的發展[2]。
總之,中小民營上市企業在中國宏觀環境中的被重視程度還不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家政策未能為中小民營上市企業提供便利條件和法律保護。因此,在該公司在面臨經營方面的困難時,宏觀環境上沒有給予它援助,也導致很多公司更快陷入財務風險。
對于企業來說,經營活動往往受時間和環境因素影響。造成該公司財務困境的原因主要有:
1.外部融資渠道匱乏
中小民營上市企業的融資渠道是企業創立和發展的資金來源,也是中小民營上市企業生命力和創新的源泉[3]。伴隨著資本沖突的安全性、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和盈利能力、傳統中小民營上市企業的財務機制和不相容性,中小民營上市企業面臨著諸多困難和融資成本高。借款人與貸款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以及金融機制發展與運行之間的一些不協調因素。資金的缺乏和融資渠道的單一也導致了該公司的財務困境。
2.法律體系不夠完善
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給中小企業擺脫了諸多障礙,明確了中小企業的重要地位。但是,法律法規的內容過于籠統,中小民營上市企業的相關法律責任和處罰尚不明確。此外,在實踐中,由于缺乏法律保護制度,無法保證的順利實施,導致在融資中對中小民營上市企業的限制和不公平待遇。
財務困境不只是某一個公司的問題,而是大多數中小民營上市公司都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在針對中小民營上市企業財務風險分析的基礎上,筆者發現,很多中小民營上市企業流動資金緊張,主要是因為公司傳統的主營業務收入不夠,而新型的業務雖然已經形成,但是還沒有實現預期設想的收入,所以導致公司總體上的營業收入變少。
一是完善法律法規,完善民間借貸或民間融資的法律法規,最大限度地讓各類中小民營上市企業都能夠找到適當的融資渠道。
二是建立信貸融資體系,拓寬企業融資渠道。主要通過以下途徑:① 鼓勵合格的民間資本開始建立中小銀行[4]。它們在為中小民營上市企業提供小額貸款方面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可以大大減少信息不對稱。② 完善中小民營上市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促進擔保機構的可持續發展,為公司提供政策保障,完善國家信用技術擔保體系。
三是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運用大數據技術,增強公司的信用積累和信用發現能力,支持信貸業務的發展。
首先,每一家中小民營上市企業在發展到一定階段時,都要摒棄落后的家族管理模式,引進一支高效的專業團隊來管理公司,提高中小民營企業的管理水平。其次,在提高整體管理水平的同時,要把企業的財務管理擺在相當重要的位置,只有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才能提高公司的整體管理水平和綜合實力。
企業的生存基礎和利潤來源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主營業務。上市公司需要保持和擴大熟悉的主營業務,集中主營業務資源,努力擴大主要產品的市場份額,實現規模經濟,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效益。以主營業務為中心,以核心業務為核心,不僅可以推出新的高附加值產品,滿足多元化、個性化的市場需求,還可以提升專業化程度,提高生產效率。
企業陷入財務困境是由于財務杠桿加大,財務風險持續增加導致的,從根本上預測財務風險可以有效地防止風險的發生和惡化[5]。財務困境不是一個一次性的結果,而是一個從財務風險形成到逐步積累最終爆發的過程。這一過程是由公司內外的不確定性造成的,可能給公司帶來損失。因此,迫切需要分析企業財務危機的早期特征,建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防范財務危機。
綜上所述,就外部因素來說,中小民營上市公司財務困境主要受到外部融資渠道匱乏、法律體系不夠完善的影響。就內部因素來說,中小民營上市公司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經營管理水平有限是造成中小民營上市公司財務困境的主要原因。基于此,需要從外部環境和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方面加以完善,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拓寬中小民營上市公司融資渠道;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這樣才能幫助中小民營上市公司擺脫財務困境,才能使其良性循環,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成為最富活力的經濟群體,才能不斷提升其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