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智
(國網山東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濟南 250000)
我國的社會經濟已經步入發展的新常態,全面實施了“營改增”,并且實施了國地稅的合并,頒布了新的會計準則。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和項目可行性分析時,就必須充分重視財務的作用,這是決定企業投資決策與項目開發能否盈利的先決條件。
隨著資本全球化發展的持續深入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難度加大,客觀上要求企業必須更加規范科學地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企業應綜合考慮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和自身的發展狀況,通過分析論證的方式評價投資項目的財務可行性,真實、準確、客觀地判斷項目財務可行性及風險點,從而為企業的投資決策提供有力支撐,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投資指的是將貨幣轉變成資本的過程,主要分為證券投資、資本投資和實物投資。對于企業來說,投資決策的正確性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收益,對自身的資產和生產擴張有直接影響,影響產業結構的優化。如果投資決策出現重大失誤,不僅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會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被淘汰。對此,做好財務可行性分析工作,加強對投資項目的財務風險分析、管理至關重要。財務分析是確保投資活動科學開展的基礎,是是企業投資項目的重要依據。
當前,我國已經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地位,在市場經濟中,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就必須以錢生錢,擴大投資。而要想投資,必須對投資進行決策,對投資的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即財務人員根據被投資方提供的財務數據報表,站在投資者的立場對制訂的投資方案進行財務可行性分析,對投資的金額、投資回收期、盈虧平衡點、利潤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從而得出科學、合理的結論,為企業投資決策提供參考。
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分析某項經營活動項目時通過全面調查分析衍生的,在開展投資和生產之前得出的書面分析文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應嚴格考察項目所在市場的實際情況、配套項目對應的設備和材料;同時,全面分析宏觀、行業環境影響因素,審慎判斷項目的實際盈利能力。在這些工作基礎上,企業綜合多種因素,全方位衡量項目的利弊得失,客觀準確地反映項目能獲得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為項目投資提供合理的建議。
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中,不少企業資產負債率較高,企業現金流短缺風險較大,但很多企業并未重視公司償還債務能力以及現金流短缺風險,投資時缺乏充分的論證,決策時不夠謹慎科學,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極大壓力,甚至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企業開展投資決策項目時,務必要深入調研項目的實際情況,充分論證分析項目的可行性,特別是要考慮生產周期和資金來源的財務可行性,確保企業投資決策的科學性。
企業進行投資決策時,應收集與項目有關的核心數據、財務報表,作為前期工作的核心內容。
可行性分析是通過對項目的主要內容和配套條件,如市場需求、資源供應、建設規模、工藝路線、設備選型、環境影響、資金籌措、盈利能力等,從技術、經濟、工程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比較,并對項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財務、經濟效益及社會環境影響進行預測,從而提出該項目是否值得投資和如何進行建設。
可行性分析報告主要涵蓋以下幾點內容:一是分析經濟可行性;二是分析財務可行性;三是分析技術可行性。企業開展投資決策、判斷項目可行性時,一方面應估算項目涉及的現金流量,另一方面應說明項目投資評價指標。
在開展財務評價工作之前,投資方必須重視項目資料收集工作,因為資料的完整性和正確性直接影響財務分析的最終結果。收集的資料主要包括財務成本、項目情況和委托企業基本情況等。其中,財務成本資料主要涉及企業現有的固定資產凈值和原值及相關稅收政策。
一是確定項目評價范圍。按照項目的性質和特點,確定評價方式,選擇最為合適的方法。二是對“投入產出”進行配比。為了防止出現有投入無產出或是有產出無投入的現象發生,應盡可能真實反映投入情況,在建設投資項目時,要對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地方進行全方位評估。三是確定項目建設和運營周期,在初期建設時,要綜合考量項目規模和性質,因為這幾個因素直接關系到整個項目能否順利開展。
首先,對財務數據進行預測,這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財務數據預測時,需要制訂項目投資計劃。其次,企業管理人員按照方案進行調研,通過收集到的數據信息分析對項目投資產生影響的因素。企業可以根據最后預測的結果,對項目設計方案進行細致檢查,找出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改正,編制更加完善的財務數據預測表。
除了開展財務數據預測外,還需要全方位分析投資額度、生產成本及其他費用,對投資規模進行反復計算,防止投資規模超過企業能承受的范圍。通過分析預測,可以確保企業投資項目在完成建設之后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這也是開展項目可行性分析和投資決策的重要任務,是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健康發展的有效策略。
在實際開展可行性分析時,需要遵循的原則主要有穩健性、科學性和系統性,需要對一個項目投資的可行因素進行多方面、全要素的分析,并且,要對主觀隨意性有充分的了解,認識到投資項目存在的風險,并且要確保數據來源的準確性和客觀性,這樣才能確保提出的論證能為決策提供準確的參考依據。在估算財務數據時,因為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如現金流入流出量估算、成本費用估算、投資總額估算等,所以要確保每一項數據估算都有相對應的依據,還要計算不確定是否會發生的成本費用,落實現金流量估算的謹慎性原則。在評價投資項目時,要進一步強化風險分析,結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式,確保得出的風險分析結論更加準確。在定量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概率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盈虧平衡分析法,此外,還可以適當應用風險當量分析法和分析報酬法等新的分析方法。
與財務相關的項目還涉及稅金、投資利潤、企業收入等,企業要對投資期間所有的收入成本費用進行合理預測,對與項目相關的稅收政策有充分了解,從而更加合理地評估項目最終創收及利稅,確保企業在投資后可以獲取相應的利潤,確保投資決策的可行性和科學性。
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和項目可行性分析時,應首先對財務數據進行預測,這是投資決策和項目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內容。財務數據預測需制訂項目的投資計劃、設計投資項目。然后,企業管理者按照設計方案開展調研活動,認真調查所涉及的相關內容,并詳細分析這些調查數據對項目投資的影響。之后,根據調查結果,制定相應的財務預測內容,并對相關財務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分類。最后,對預測結果進行整理,認真糾正項目設計方案中的錯誤,并進行匯總,制作財務數據預測表。
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和項目可行性分析時,不僅要對財務數據進行預測,而且要對投資額、生產成本等相關費用進行分析,計算投資額,避免企業承擔超出自身承受范圍的投資項目。經過這樣的分析和預測,可以保證投資項目建成后,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花費較少的成本,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這也是金融學在企業投資決策和項目可行性分析中的重要應用。
在企業投資決策和項目可行性分析中,涉及財務應用的項目還包括企業收益、投資利潤和稅金,合理預測投資期間的收益和成本,充分了解項目相關的稅收政策,對項目進行合理評價。因此,企業必須收集更多的數據對這3 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以保證企業在投資后能獲得更高的利潤,這也是保證企業財務決策科學性和可行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投資決策與項目的財務可行性分析是項目開展的重要條件,能為企業的投資決策提供精準、完整的數據信息,確保企業快速健康發展。在分析企業投資項目可行性時,一定要滿足收益獲利空間的需求,并充分考慮機會成本因素和價值因素。尤其是在當前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項目投資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只有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及時改正項目評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充分考慮財務上的經濟合理性和盈利性,才能為企業的投資項目決策提供準確的參考依據,才能為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