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健
(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同澤中學 遼寧 鞍山 114200)
學起于思,而思則源于疑,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老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精心創設問題情境,用帶有啟發性和引導性的問題來引領學生圍繞問題展開探究,使學生在情境中積極的去分析問題、探索問題、解答問題,并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激發起問題意識。學生通過發問、探索、解答的方式來高效的完成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同時也體會到知識探究的樂趣和滿足感,進而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打造出高效的政治課堂。以“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這課為例,老師在開展這課教學時,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時下熱門電影《戰狼》《紅海行動》《穿越亞馬遜》的影視片段,并引導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思考以下問題:以上電影中展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精神,分別都體現在哪里?你都知道哪些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特點是什么?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有哪些意義?老師用影視片段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使學生思維活躍起來,積極的圍繞來說提出的問題展開深入思考和探究,并嘗試提出了新的問題,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是什么?使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增強,并在問題引領中順利完成了本課的學習。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問題引領的方式多種多樣,老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采用多元化的問題引導方法,來充分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進而積極的跟隨問題引領展開積極有效的學習,不僅為課堂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同時也增強了政治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全神貫注的投入到問題探索和解答中,實現了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提高。以“處理民主關系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這課時,老師可以采用問題導入或者問題案例分析等多種問題引領教學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問題探索中,并通過思考分析找到問題的答案。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兩位少數民族看到西藏農奴圖片后的對話視頻,引導學生結合視頻案例來探討我國目前存在的民族問題,同時提出“少數民族是否能夠當選人大代表?”的問題,用問題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產生探究興趣,進而從實際出發,用辯證的思想去觀察和處理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引入問題引領式教學不僅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通過把控問題的難易度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學生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滿足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對學生起到激勵的教學效果。老師就可以通過由淺入深的問題既能夠增強學生的精神滿足感,同時能夠在問題的引導下逐層深入的展開知識探究,使學生在問題引領式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以“消費及其類型”這課為例,老師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生活中旅游的場景,并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思考在旅游中都涉及到哪些消費?而哪些因素又在影響我們的消費呢?學生結合自身的經驗很快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獲得學習的成就感。接著老師提出引領式問題“為什么近年來旅游人數連年增長?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又是什么?收入的差距會對社會總體消費水平造成影響嗎?你都知道哪些消費類型呢?消費層次中最低層次和最高層次分別是什么?”逐層深入的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的展開更深入的知識探究,使學生邊解答問題邊完成本課知識的理解和吸收,使學生獲得了豐富的學習體驗,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老師可以借助問題引領式教學來啟發學生展開小組合作,鼓勵學生在組內進行思維碰撞和互助學習,使學生以組為單位開展合作探究,實現學生的優勢互補和取長補短,既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同時也提高了整體課堂教學質量。比如學習“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這課時,老師可以借助思辨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展開合作探究,通過交流討論的思辨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看問題的角度是多元的,事物的發展是動態的,只有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問題才能透過事物的現狀正確認識事物的本質,找到正確的思維方向。老師引導學生針對“生活中消費支付方式的發展史”展開思辨活動,使學生客觀的認識新事物的產生,并對舊事物擁有正確而深刻認識,并運用發展的觀點去看待事物的發展。
在高中政治課堂中采用問題引領式教學,強調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使學生圍繞問題去展開思考和探究,提升了學生的問題意識、思維分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從整體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打造出高效的政治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