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陸愛
(浙江省瑞安市玉海實驗中學 浙江 瑞安 325200)
開展主題活動能夠更好的突出感恩教育的主題,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圍,同時也能夠對傳統的感恩教育模式進行一定的創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讓學生能夠在接受感恩教育熏陶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個人修養,達到良好的檔案教育效果。同時這也考驗教師個人的專業能力和素質,能夠在言傳身教的過程中更好的達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每一個人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但是在學校生活以及之后的社會生活當中,每一個人都不能完全獨立于他人而存在,都會或多或少的需要身邊人的幫助。為了培養學生感恩他人幫助的意識,教師可以為學生舉辦以團體為單位參與的競賽,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明白合作的意義,同時也讓學生能夠在互助的過程中領會到感恩隊友的含義。同時通過舉辦團體競賽活動,也能夠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的展示自我,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增進情感交流。[1]
比如我會和其他老師一起為學生舉辦團體比賽,讓學生自己組織隊伍參加。以下的內容有很多種,有團體跳繩、團體接力等等,所有比賽項目的設置均需要由團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夠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同時相互合作才能夠更好更快地完成相應的任務。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激發個人的潛力,為了團隊的榮譽不斷努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明白,最后團體獲得的榮譽是每一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要學會感恩自己的隊友,是因為隊友的幫助、隊友之間的相互扶持,才有了最后榮譽的獲得。
父母的養育之恩對于學生而言是無以回報的,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階段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要讓學生明白父母養育之恩對于自身的重要性,要通過自身的行動能夠,切實的回饋給自己的父母。通過舉辦與家長面對面交談的活動,讓學生能夠在面談的過程中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同時也給父母一個傾訴情感的機會。在傳統中國家庭當中,父母愛其子則為其計深遠,父母往往不善于表達,而這樣的活動更是給了父母一個進行自我表達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和自己的家長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對方最真實的想法,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2]
比如我會定期舉辦家長座談會,與傳統家長會不同的是,與家長進行面談的并不是我,而是學生本人讓學生和家長坐下來能夠面對面的進行交流,真實的說出自己的想法,互相傾訴自己在學校或者家長在自己工作中的問題,讓學生能夠看到父母工作的不易和辛勞,同時也讓學生能夠敢于說出自己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增進相互之間的理解,同時也培養學生感恩父母的意識。
新中國是從磨難中走來的,現如今之所以能夠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正是因為有很多仁人志士為了新中國的成立拋頭顱灑熱血,才能夠讓我們享受當下美好的生活。根據這一點教師在開展感恩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感恩祖國的意識。通過觀看歷史紀錄片,讓學生了解更為真實的歷史,而不僅僅是局限于歷史課本當中的內容,文字的知識總是過于平淡,視頻能夠帶給學生更大的沖擊力。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到相關的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感恩祖國的意識,激發學生能夠為國效力的奮斗精神。[3]
比如我會組織學生一起觀看關于國家發展的歷史紀錄片,通過紀錄片的形式,讓學生能夠更加真實的看到我們國家發展的歷程,看到眾多的仁人志士為了新中國的成立拋頭顱灑熱血,看到為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的存在,祖國才能夠更加的繁榮昌盛和強大,我們也才能夠享受到如此美好的生活和優渥的物質條件。通過今昔對比激發學生的愛國意識,感恩祖國給予我們的一切,同時也激勵學生能夠更加努力的學習,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總而言之,在時代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的培養并不僅僅是文化知識的傳輸,更重要的是修煉學生的內心,為學生開展以主題活動為主要形式的感恩教育,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個人修養,讓學生在多種活動中養成感恩意識,在自己的日常行為中加以規范和踐行,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國家發展培養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