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平
(湖南省邵陽市邵東縣城區第四完全小學 湖南 邵東 422800)
小學語文讀寫聯動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指以閱讀為基礎,寫作為延伸,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讀中學寫,讀寫結合。這樣可以更好的使學生從內心中愿意閱讀,樂于寫作,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能夠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豐富他們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手法,不再苦于沒有內容可寫,進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
傳統觀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將閱讀和寫作分裂開來的,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缺少對寫作的思考和素材的積累,而對于寫作練習又苦于沒有思路和素材。所以老師要創新教學模式,進行讀寫聯動教學[1]。在進行語文閱讀賞析時,老師要引導學生悟透其中的寫法,可以是從一篇閱讀文章入手,也可以是將兩三篇文章放到一起進行比較閱讀;同時,在進行寫作教學時,以某一個讀寫結合點為契機,進行模仿訓練或者拓展訓練,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
例如,在學習《開國大典》時,需要學生在理清文章事件發展順序的基礎上,感受中國人民對新中國誕生的激動自豪之情,以及對毛主席的崇敬熱愛。而我會在教學過程中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開國大典講述的是全國性的活動,我會引導學生將自己多經歷的校內外的一些活動表述出來,然后選擇其中的印象深刻的活動進行寫作,學生可以借鑒閱讀的寫作方法和寫作過程,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將整個場景和周圍人的表現記錄下來,這樣可以更好地實現讀寫的聯動教學。
單一的閱讀方法會使學生感到學習的枯燥,也不利于寫作的開展。所以老師要不斷豐富閱讀的教學方法,在有效閱讀的基礎上開展以讀促寫。而課堂教學方法可以是多媒體教學法,將語文閱讀內容更直觀的呈現,或者進行深入的剖析,讓學生掌握其中的寫作方式、表現手法等,這樣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學習借鑒;也可以是創設情境教學法,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情境,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更好地開展以讀促寫[2]。
例如,在學習《那個星期天》時,需要學生掌握主人公在一天中的心情的變化,感受他的內心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我會為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如果你是課文中的主人公,你會怎么辦,這時有的學生會說與媽媽進行溝通,有的學生會說很傷心,不再理媽媽等,這些都是學生最真實的感受;然后我會結合本節課的閱讀內容,引導學生寫一篇《印象深刻的一天》的作文,也是圍繞著這一天所發生的事情來寫,具體的寫作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這樣可以更好地表達學生的真情實感,實現以讀促寫。
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老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可以進行文章的仿寫,仿寫其中的一句話或者一個段落,或者是課文的結構、立意、布局謀篇等[3];也可以進行文章的續寫,針對其中的某一個人物,為其續寫最后的結局,或者是針對整體文章續寫結尾,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有效實現讀寫結合。
例如,在學習《北京的春節》時,學生會通過閱讀了解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到春節熱鬧、喜慶的氛圍。在進行家鄉的風俗寫作時,我就會引導學生練習所學過的文章,學生可以對其借鑒,結合自己家長的風俗進行寫作,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寫作水平。
在進行小學語文讀寫聯動的教學模式時需要有一個完善的教學評價,首先是評價的內容全面化,不論是閱讀評價還是寫作評價,都要更加深入全面化,包括閱讀的方式方法,寫作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寫作的語言等多個方面;其次是評價的方式多樣化,老師可以進行語言評價,也可以通過作文點評的方式進行評價,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具體的認識到自己讀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例如,在學習《夏天里的成長》時,學生要找出“夏天是萬物長大的時期”這一中心句,然后圍繞著這句話展開閱讀,了解有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長,進而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接著圍繞著這一話題可以展開寫作。在進行教學評價,老師要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從思想覺悟上的改變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讀寫聯動的教學模式需要老師在新的教學理念下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開展不同形式的寫作練習,給予學生及時肯定的評價;同時,學生也要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拓展自己的寫作思路,在閱讀過程中注重積累寫作素材,更好地提高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在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小學語文讀寫聯動的教學模式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