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中
(湖北省襄陽市第二十七中學 湖北 襄陽 441047)
初中語文教學中做好自學能力培養,這是教改的要求,也是這門課程教學發展的需要。實踐教學中應減少灌輸,留出足夠空間,讓學生積極探索,使其在自主思考中不斷促進思維發展,掌握語文學習方法,并且是適合自己的,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強化自主學習能力,實現多維度發展,促使語文教學收益最大化。
預習是學生自己學,但是教師只布置預習任務,不檢查預習結果,這樣難以保障預習效果,因為學生在這個方面自覺性比較欠缺。故而,學習新課之前,教師要布置預習任務,明確預習目標,讓預習具有目的性,避免其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把預習和讀課文等同起來,達不到預期的預習效果。教師指導預習,使其學會批注,以此種方法提高預習成效。預習中必定會遇到障礙,無法處理的情況下,將其帶到課堂上,聽課也就更具目的性,語文學習效率將提升。初中學生語文預習能力還不是很強,但是應做好指導,讓其先快速讀課文,不用糾結生字和生詞,對文章有一個大致了解和整體感知。接下來細讀,現代文利用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并要做好這個方面積累;文言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重點是一些通假、詞性活用、一詞多義等。閱讀理解部分,小說抓住六要素,說明文應清楚所要說明的對象,極其其所具有的特性,議論文則要明確論點、論據、論證。預習是一個自學過程,必然會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將這些疑惑反饋給教師,作為教學設計參考依據,同時能促使其在課堂中自主思考。教師在課堂上檢查預習情況,并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點評,使其從預習中感受到樂趣,富有成就感,從而激發預習熱情,養成預習習慣,長期堅持就會提高自學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采用翻轉課堂,教師依據新課錄制視頻,并將其分享給學生,使其在家里依據視頻邊看邊學,并進行在線測試,自我檢測中明確自學存在問題,然后重新去觀看學習。課前自學中無法解決的問題,留到課堂中討論,語文課堂成為了一個探究交流的平臺,快速的總結完簡單的知識,剩下的時間用于攻克難點。師生和生生在課堂中圍繞著課前自學學習遺留的重難點展開討論和分析,這個過程中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挑選出普遍性問題,每個小組分配一個討論任務,學生在交流中說出個人的理解,不同想法相互碰撞,有利于認知的創新。整個過程以自學為主,教師做好從旁協助和提點就可以,學生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主體,期間思維會發展,也會逐漸形成自學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越發成熟,那么在當前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時候教師完全可以運用一些現代化多媒體設備,來創設一種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如教師在教學開始前可以播放一些關于課文內容的多媒體影片,在觀看了一部分之后暫停,讓學生進行課文文章的閱讀,在學生完成自主閱讀之后,自行補充后面的內容。這樣的環境可以讓學生瞬間進入自我閱讀的情境之中,而且通過多媒體先導片,學生已經產生了基礎認知,所以這時候教師再讓學生根據自己觀看的影片閱讀文章,可以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促進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而教師要做的就是提出關于文章的幾個問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理解來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在觀看視頻之后,對文章內容已經有了基礎的理解,這時候讓他們來解決問題會更加高效,幫助學生快速學習知識。
進行自我評價是學生實現自主學習的一個過程,同時也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側面表現,所以在語文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及時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做出客觀的反饋,因為在教學工作中是否有反饋會影響教學的效果。通過教師的反饋,學生會知道自己在自主學習這方面的不足,然后優化自己的學習目標。在實際教學當中,學生如果產生一些不符實際的想法,教師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應該對其鼓勵,這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幫助學生形成自信的品格,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三是針對不同的學生應用不同的評價方法。要想在語文教學中取得成功,教師就需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用不同的評價手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強調學生的互動,這樣容易導致優秀學生脫穎而出,而抑制學困生的發展,而應該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鼓勵學困生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率。
在當前的初中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不斷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機會,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讓他們可以不斷地思考。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在遇到陌生問題時可以產生自己的思路,根據自己的思路有條不紊地解決難題,所以教師一定要抓住教學的重點,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升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