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希哲 胡永芳
(廣州醫科大學體育部 廣東廣州 511432)
2018年4月,廣醫女排首次參加中國大學生陽光排球聯賽,成為代表廣東省征戰全國賽的3支隊伍之一。由于隊伍首次參加全國賽,面對不熟悉的外省氣候環境、陌生的比賽場地和全新的比賽對手,隊員的自信心嚴重不足,士氣一度跌至低谷。經過教練和隊長的緊急動員,隊員迅速調整心態,重新審視了自身隊伍的特色和定位,認真分析探討了其他參賽隊伍在場地適應訓練時的具體表現,全隊共同討論并制定了以下比賽目標和具體方案:(1)堅決以奪冠為目標;(2)要有高度的組織紀律性;(3)根據賽程安排,每天定時集合,集體觀看比賽錄像視頻,部署戰術安排。
在對陣J大學的比賽中,第一局比賽開始后,廣醫女排隊員未能迅速進入狀態,最終以20:25先失一局。第一局結束后,隊員迅速集中討論,認為第一局主要失分在開局,以及防守陣型沒能適應對方的進攻節奏,在第二局中務必要加強防守。
第二局廣醫女排還是以23:25痛失第二局。第二局結束后,隊員一致認為,僅依靠單人攔網陣型難以抵擋對方的強攻,應考慮設置雙人攔網陣型,減少對方進攻線路的選擇,降低其進攻效率,這樣便可以主動組織進攻。
第三局開始,在雙人攔網的壓力下,對方主攻手的進攻效率開始下降,廣醫女排憑借后場防守隊員的出色表現,以30∶28贏下了關鍵的一局。
第四局比賽,此時比賽已進行了2h,加之上一局的體能消耗,對方失誤逐漸增多,憑借廣醫女排隊員的體能優勢,最終以25∶15和15∶8取得了第四、第五局的勝利,最終以3∶2進入4強。
該案例具體描述了廣醫女排在比賽中的現實表現,無論是賽前、賽中、賽后,每個比賽環節均深刻展現了廣醫女排“體育精神、運動戰術,身體素質”三位一體的核心教育理念,表明了團隊組織文化、系統訓練體系、學校支持保障等要素對體育團體項目的重要影響作用,也是對國家關于建設體育強國,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錘煉意志、健全人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目標的具體落實[1]。
3.1.1 精神力量是引領隊伍取勝的關鍵因素
在該案例中,廣醫女排曾多次處于逆境狀態,但始終憑借強大的精神力量,實現了逆境突破。一是團隊至上、組織至上的精神。隊伍攻防轉換整體性強、防守補位及時、戰術成功率高,隊員配合默契、相互扶持、共同進退,隊伍保持著高度的紀律性,有目標、有計劃、有行動,隊員間溝通交流密切、團隊意識強、集體榮譽感強。二是自信堅定、不畏強敵的精神。即使遇上實力強勁的對手,即使比分落后,廣醫女排仍要做到決不放棄。三是不驕不躁、冷靜應對的精神。仔細分析對手優劣勢,精準部署戰術計劃,且賽中以“見招拆招”的方式積極把握主動權。四是尊重對手、友誼第一的精神。尊重對手、認真對待每一位對手,有助于保持隊員的平穩心態,將注意力更多集中在比賽中,避免受到主觀情緒的干擾而影響正常發揮。
3.1.2 戰術思維是隊伍取勝的決定因素
在日常訓練中,要注重戰術思維的培養。體育教師是體育文化知識的傳播者,對提高訓練的效率、提高學生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2]。廣醫女排培養教育隊員戰術思維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抓準隊員的特長,明確場上位置和主要職責,并在基礎訓練上加強該位置的專項技術訓練;二,以賽代練,積極參加高校間的友誼賽和訓練賽,以及社會排球俱樂部組織的各類特色賽事,進一步磨合隊伍的整體配合度,同時學習和借鑒其他隊伍的先進經驗,取長補短;三,注重培養隊員的自主思考能力,鼓勵和引導他們探索適合個人、適合團隊的特色戰術,打造具備鮮明特色的戰術風格和體系。戰術的變化來自技術的多樣性,而“變”與“多”不是一句話簡單說出來,也不是一個提醒就能打出來,更不是一句“女排精神來了”就可以煥發,而是堅持不懈的訓練練出來的[3]。戰術思維的培養不僅能全方位提升隊伍整體水平,更能使隊伍在比賽中快速適應對手的節奏,積極掌握比賽主動權,避免陷入被動狀態。
3.1.3 身體素質是隊伍取勝的重要基石
毛澤東曾指出:“德智皆寄于體,無體便是無德智也。”[4]良好的身體素質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的基礎保障[5]。在排球競技比賽中,隊員需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來應對大量的跑動進攻、跑動攔網、迅速撤步防守反擊、多來回球等考驗,因此,要適應快節奏的進攻模式、實現各項戰術的自由變換、把握多來回球的得分機會,要求隊員必須有良好的體能儲備。該案例所述的比賽,持續時間約4h,在漫長的拉鋸戰中,隊員始終能保持良好的體能狀態,主要有賴于日常的系統性訓練和體能加訓。
3.1.4 學校支持是隊伍取勝的根本保障
學校的全力支持是廣醫女排取勝的根本保障。一方面,有硬件條件的支持。近年來,學校依托廣州大學城二期新校區工程項目的契機,新規劃建設了室內排球場,為排球的各項室內比賽技術訓練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推動隊伍實現戰術的升級和轉型,促進了女排隊伍整體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學校領導的重視,保障了隊伍建設和發展。
競技體育的目標就是攀登運動技術高峰,創造優異運動成績[6]。與個人競技項目不同,團體項目不會過分強調單獨個人的能力水平,而是更傾向于強調隊伍的整體性,同時,每一位成功的運動隊均具備自己特有的風格和精神文化,它將整個團隊緊緊凝聚起來,引領著隊伍不斷發展和取得更好的成績。例如,最具代表性的“女排精神”,原意指的是中國女排在艱苦奮斗和拼搏中凝結出的“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它不斷引領著中國女排在世錦賽、奧運會等比賽中創造歷史,同時其所蘊含的意義早已超越了體育競技比賽的范疇,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目前,在普通大學生女子排球運動隊中,大部分隊伍均忽略了副攻位置的重要性,多以邊攻手的強攻為主要得分方式,因而造成戰術模式單一、防守陣型容易被突破的情況。運動隊應注重培養隊員的戰術思維,探索更多圍繞副攻開展的戰術模式,為邊攻手分擔進攻壓力,全面提升進攻效率。
廣醫女排的優異成績和比賽趣事,通過官網和新媒體平臺廣泛宣傳,擴大了球隊在校內影響力,吸引了更多學生關注和學習排球運動。新媒體信息流通的雙向性,使得運動隊思想工作以教練員為中心轉變為教練員和隊員地位平等,教練員和隊員的主客體角色定位變得越來越模糊[7]。學校排球運動開展的越來越好,各個學院排球隊進一步提高了一年一度“廣醫杯”排球比賽的重視程度,各學院主動為學生提供訓練條件,包括聘請專業教練指導、組織參加校外交流賽等,從而形成了良好的校園排球文化。
在該案例中,廣醫女排雖然保持著嚴格的組織紀律性,但每當陷入困境或遇到問題時,則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引導她們自主思考、自主調節、自我突破,通過體育鍛煉,培養了他們團結友愛、自律自強、拼搏奮斗的優良品格。而這些優良品格也有利于學生成長為新時代的優秀人才。一方面體現在學業上,自建隊以來,廣醫女排共有38名隊員順利完成學業,其中有15名優秀畢業生,共有26人考取了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了一批高學歷人才;另一方面體現在生活上,隊員在日常生活中還積極參與各項社會活動,如春運志愿者、廣馬志愿者等志愿服務活動,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品學兼優的正能量形象。通過體育鍛煉,能引導學生塑造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