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峰 吳瑞紅
(衡水學院體育系 河北衡水 053000)
近年來,我國正在加強“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戰略的部署和實施,很多項目在國際大賽中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但足球運動始終是我國的軟肋。作為世界第一大運動,足球運動的發展歷來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如今,足球發展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校園足球工作得到如火如荼地開展。但是,我國足球運動的發展存在基礎不牢的現實問題,青少年足球發展質量不高一直是制約我國足球頂層設計的重要一環[1]。該研究以衡水學院為例,采用文獻資料法和專家訪談法對地方高校與地方青少年足球俱樂部開展校園足球合作的方式進行聚焦研究,以求充分發揮我國高校在青少年足球人才儲備和育人方面的雙重功能,促進我國足球運動的發展。
2009年國家體育總局與教育部聯合頒布《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強調,校園足球的主要目的是增強中小學學生體質,健全人格,應逐漸建立四級足球聯賽體質,在普及足球運動的同時,傳播足球文化,培養一批優秀的足球后備人才[2]。后來,學術界普遍認為校園足球是全國性的青少年足球活動,以達到提高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為目標,依托現有的體育和教育資源,建立一種新型的足球人才培養的模式。由此可見,校園足球必須是各類學校在校園內開展的,以訓練、游戲或比賽為核心的多種多樣的足球活動[3]。
《中國足球足球改革總體方案》明確要求,校園足球必須要發揮育人功能,把足球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一種形式進行普及,同時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筆者看來,“校園足球”必須將中小學定位為起跑線角色,把包含足球文化、技能、訓練和比賽等足球活動內容引入校園中,通過校園這一平臺,借助“體教融合”的大戰略,充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以開展校園足球為契機,培養相關領域人才,并通過人才帶動足球運動在我國的快速發展。
《辭海》中將“俱樂部”定義為進行社會、文化、藝術和娛樂等活動的團體和場所,現在的俱樂部一般是指帶有一定目標并具有相應規章制度的社會團體。青少年足球俱樂部應該是以強身健體、提高足球技術水平、傳播足球文化為總目標,通過組織各種足球活動,包括足球訓練、比賽、講座等,來實現自身團體的價值和社會功能的社會團體[4]。青少年足球俱樂部可以是公益性或非公益性,根據俱樂部的所有權特質決定。
2.1.1 指導思想
不論任何形式的校園足球合作,都應該遵守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頒布的《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中的要求。衡水學院作為地方性的高等院校,在推廣當地校園足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青少年俱樂部合作,要以培養青少年頑強拼搏、日益進取的體育精神為宗旨。
在衡水學院的指導和參與下,與青少年足球俱樂部展開合作在路線方針上要遵循以下要素:首先,幫助地方中小學建立完整的校園足球體系,包括競賽和訓練體系,實現大部分中小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目標;其次,強調精品校園足球賽事的舉辦,特別是校際間的交流活動,注重以足球文化帶動校園文化交流;最后,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校園足球品牌,以地方院校與俱樂部合作為范式,開創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先例,樹立典型與標桿。
2.2.2 職責分工
校園足球工作建立在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為了充分發揮校園足球的價值和功能,需要由衡水學院、地方青少年足球俱樂部和地方中小學三方在地方體育和教育部門的指導下共同組建校園足球工作小組。此小組的作用在于明確分工,研制地方校園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主要負責人要起到切實的領導作用。
在職責劃分中,首先,地方的教育和體育部門要總體指導當地的校園足球發展的方向,起到監督和指引的作用;其次,衡水學院起到理論設計和技術輔導的作用,加強師資和教材方面的支持;再次,地方性青少年足球俱樂部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和場地支持,以專業化的運營經驗投入到校園足球建設中;最后,地方中小學主要是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足球活動,預留場地和教學時間,給予相應的配合。
地方教育和體育局負責衡水學院與青少年足球俱樂部的對接工作,包括約定足球教學與訓練的具體安排,同時教育和體育部門要為足球教學與訓練工作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以保證足夠的教學訓練設施和后勤保障[5]。中小學有必要提供足夠的訓練場地,學校教師要協助青少年足球俱樂部與衡水學院下派的教練員和專家,輔助教學訓練工作。足球俱樂部和派駐的教練員應恪盡職守,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學校有義務監督派駐在校的專家和教練員是否盡到應盡的職責[6]。青少年俱樂部還應該確保所派遣的教練員具有相應的合格資質,并由教練員團隊制定足球教學訓練計劃和內容,計劃和內容要具體且有階段性,由衡水學院從事體育理論和足球教學的教授和專家進行審核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充分結合。
地方性高等院校與青少年俱樂部開展合作服務校園足球工作存在工作范疇和工作責任歸屬混亂等現實問題[7],特別是以教育、體育部門為主導,衡水學院與青少年足球俱樂部參與,地方中小學受惠為模式的合作方式,各方存在利益和權利劃分不均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衡水學院提供的理論和技術支撐與青少年俱樂部開展足球教學與訓練的方式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導致雙方不能有效的開展合作;其次,地方體育和教育部分雖然只是起到指導和監督的作用,但是過多的考核和標準制定會造成校園足球淪為應付和敷衍的表面工程;最后,地方中小學的學校工作重心大多不會給予學校體育工作太多的關照,過于繁雜的校園足球工作勢必會帶給學校一定的困擾。
衡水學院與青少年俱樂部之間存在理念和觀念沖突,具體來說,衡水學院的專家在教學理念和教學訓練方法的應用上與青少年俱樂部存在較大的分歧。青少年足球俱樂部派駐在學校的教練大多是擁有多年一線教學與訓練經驗的專業教練,甚至有一些是退役多年的原專業隊人員,這部分師資相比于衡水學院的體育教師來說具有更高的專業技能。但是,高校的體育教師在訓練的理論指導和最新教學訓練理念的研究上更勝一籌,這是兩者的差別所在[8]。同時,在管理上,俱樂部專業教練的要求一般比較松散,而衡水學院教師的要求勢必會更高,畢竟他們平時面對的更多的是具有更高素質的大學生。所以,如何協調好雙方教練和專家在教學理念上的分歧至關重要。
雖然包含教體局、衡水學院、青少年足球俱樂部和地方中小學四維一體的地方校園足球工作框架已經具有一定的影響和效應,但這種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劣勢,相較于更為專業的青訓體系在競爭優勢上稍顯不足。在這種背景下,很容易出現青少年足球俱樂部一家獨大的現象,導致資源分配不合理,長此以往容易出現行業壟斷[9]。壟斷對于任何行業來講都不是好事,容易造成合作模式自身發展上的疲軟。如果合作模式中僅限于少數或單一的青少年足球俱樂部,特別是這些俱樂部在師資隊伍、執教理念及自身的發展目標上都存在“內卷化”,那么校園足球工作的效果和質量也不會很高。
任何機制和體制內部和外部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問題,衡水學院與青少年俱樂部在地方政府部門的監督下參與中小學校園足球工作的建設中存在的各方利利益和權利沖突必須由政府部門出面協調與解決。首先,教育和體育部門可以出臺更為詳細的細則用于劃定各自的權責問題,做到全方位無交叉、無死角;其次,教育部門可以在中小學的績效考核中將校園足球工作納入整個考核評價體系之中,切實提升中小學的參與熱情;最后,完善政策制定,從高校、地方中小學和俱樂部等角度,建立交流和溝通機制,暢通意見傳達路徑。
青少年足球俱樂部的教練員擁有出色的技術水平和執教經驗,但需要加強自身學習,以適應校園足球的教學內容和標準,畢竟校園足球不等同于專業足球。這要求足球教練員從思想上轉變認識,分清楚教師與教練的差別。同時,衡水學院的體育教師和體育理論專家要加強實踐學習,了解和理解專業教練在執教和教學上的理念,圍繞“校園足球”定期召開教學研討會,提出問題,找到共性和個性的困惑,在教學和訓練中相互學習和補充,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教育和體育部門可以給予衡水學院與青少年俱樂部更多的培訓和交流機會,讓體育教師和專業教練定期到校園足球開展較好的地區甚至國外足球青訓體系較為完備的國家學習,從而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
衡水地處河北省東南部,距離具有足球傳統的強省山東較近,同時也是京津冀一體化的一部分,這些區域都有很多足球資源,如山東魯能、天津泰達和北京國安等就是該區域內著名的中超球隊。為了化解衡水學院與青少年俱樂部合作參與校園足球動力和競爭優勢不足的困境,可以引入域外的優質足球資源,以緩解和補充自身模式的不足。除此之外,對域外俱樂部的學習和借鑒不應該只限制于足球俱樂部,很多地區在籃球、排球等一些團體項目的開展中也具有先進的經驗,在合作模式的學習上不能只局限于某個項目上,充分學習和借鑒域外優質的體育資源,形成合作關系網,這是緩解地方校園足球合作模式不具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
校園足球的發展事關我國足球競技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強高校與青少年足球俱樂部的合作,能夠提供較好的校園足球發展范式。通過研究,衡水學院與地方足球俱樂部參與校園足球工作具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和職責分工。在這種合作模式下,也存在內部矛盾突出、雙方教練員在執教理念上存在分歧和合作模式單一等現實問題。地方教育部門牽頭化解矛盾、加強教學與訓練理念的培訓和融合、引進域外俱樂部形成合作網是解決存在問題和推進合作模式深入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