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生
(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實驗小學 安徽 淮南 232200)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當前主要的教學任務之一。”而信息技術教學作為現代化教學的主要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所以,老師應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將信息技術和語文課堂教學相融合,促進教育現代化。
1.1 學校和老師不重視信息技術教學。雖然信息技術教學已經被開發和運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縱觀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仍然有很多學校和老師不重視信息技術,導致信息技術教學難以融入語文教學課堂,限制學生的學習發展,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設備建設不完善,比如缺少多媒體教學設備,或者多媒體設備老舊,無法使用,或受某些因素影響無法正常使用。同時,大多數學校沒有良好的多媒體網絡,或者網絡速度卡頓,影響老師和學生的使用體驗。②學校所在地區發展比較落后,學校的老師很少有參與教學研討會的機會,導致老師對信息技術教學理念不熟悉,在教學課堂上,難以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語文教學。③少數老師不認同信息技術教學的優點,認為語文知識只需要死記硬背即可,不需要信息技術融入語文教學,甚至認為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課堂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發展。
1.2 老師過于重視信息技術,忽略其他教學手段。經過一定的教學實踐,可以得知信息技術教學對學生的學習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是也需要結合其他現代化的教學模式,才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但是,部分老師在意識到信息技術教學的優點之后,對信息技術教學的使用程度超過了標準,而忽略了運用其他教學手段,導致信息技術教學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
2.1 課前,運用信息技術軟件做預習引導。疫情期間,線上教學模式令學生一時間難以適應,為促使學生盡快進入狀態,投身語文學習當中,筆者充分利用時下熱門的信息技術軟件進行課前的預習引導。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三年級語文教學內容也不斷變化,面對線上教學的嚴峻形勢,在教育教學資源日益豐富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軟件對語文教育教學起到了推動作用。因此,教師只有抓住學生對信息技術軟件的喜愛與好奇心,才能更好地推動線上教學的順利進行。首先,利用家長微信群進行課前任務布置,提醒家長和學生了解本節課講授的教學內容及重點;另外,利用“釘釘”軟件中的群發功能,表格自動填寫功能向學生和家長發布課前預習任務,比如,完成課前預習表、課前預習視頻作業等,學生和家長運用軟件統一提交,課前預習的情況和效果便一目了然。
2.2 課中,運用信息技術軟件做教學輔助。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信息技術軟件并不是第一次接觸。平時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多媒體、交互式白板等,都屬于信息化教學資源,對日常的語文教學起到了輔助作用。然而,由于疫情期間的特殊原因,從前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并不能利用起來,師生之間隔著屏幕交流學習,對學生和教師雙方都是嚴峻的考驗。語文學科內容豐富多樣,需要教師聲情并茂、圖文結合的講授,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過程中,信息技術軟件的運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結合三年級語文課程實際,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軟件開展教育教學。
2.3 利用信息技術豐富習作的評改方式。傳統習作的評改方式通常以教師評改為主,學生互評和家長評改為輔,信息技術與習作教學的整合,可以擴展學生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習作評改不受評改時間的限制,改變以教師評改為主的方式,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把日常的習作發到班級博客上,讓學生在網上相互評改習作;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把寒暑假習作發到班級留言簿上,因為教師通常會在寒暑假給學生布置一些日記或者其他的習作作業,如果學生把自己的習作發布到網絡上,教師和學生就可以及時進行交流,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改正存在的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在鼓勵和表揚下更好地激發習作的熱情,提高習作效果。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對于學生的學習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感知理解能力。所以,老師要秉承并運用現代化的教育理念,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將信息技術融入到語文教學中,提升語文教學課堂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