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意
(湖南省寧遠縣柏家坪鎮中心學校 湖南 永州 425612)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教育,在我國教育各個階段都非常關鍵,初中語文相對于小學來說,理解難度和知識難度都有所提升,學生由于基礎不同、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差異,所造成的“營養不良”和“營養過程”的情況也愈加嚴重。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如何立足于學生之間的差異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提高閱讀效率成為了我們共同探究的課題。
分層教學顧名思義是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分層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秉承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其次分層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讓學生通過層次化的教學,來針對學生的優勢和弱勢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最后,分層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一刀切的教學模式,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自信,讓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雖然分層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有一定的優勢,但是要想分層次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最大化,我們還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主體性原則,在層次化教學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的認知和興趣必然是首要的;第二,平等性原則,對于教師來說,通常會對成績好、表現優異的學生另眼相看,相對的,對于后進生難免有所疏忽。在層次化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平等性原則,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平等的待遇,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提升。
2.1 學生進行分層。初中語文分層教學中,語文教師首先需要充分的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以及個性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教學,語文教師可以按照每個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以及學習水平和心理狀態等等,來對每個學生進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從而科學的對學生進行分層劃分。在初中語文分層教學模式中,語文教師需要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兼顧到每一位學生的情緒和學習狀態,要經常性的鼓勵學生來增強學生們的自信心,以此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從而來做到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進步,有效地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
例如:語文教師可以在新的學期開學前,根據班上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地位能力等,對班內學生們進行分層教學,語文教師在結合每個學生的特點后,對學生們進行A、B、C三層劃分,分層后語文教師需要為每個層次的學生設計制定與之相適合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從而使初中語文教學可以有針對性的,科學性的進行。這種教學模式實施一段時間后,需要對每個層次的學生進行摸底考試,同時語文教師需要對學生們進行綜合性的評價,然后再次對學生們進行分層調整,在這種不斷前進的教學變化中,語文教師科學地進行分層教學,做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不斷的鼓勵學生們向高一層目標努力。
2.2 實踐活動進行分層。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學科充分的開展課后實踐活動是非常重要的,語文學科的實踐活動是對課堂教學的一個補充。在語文教學中將課外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科學的結合,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還可以提升中學生們的語文學科素養。在語文學科課外實踐活動中合理的運用分層的模式進行設計,充分的調動中學生們的參與性,是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課后的實踐活動當中,從而感受到語文學科的實踐學習樂趣。
例如:初中語文名著導讀《駱駝祥子》,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的實踐活動主題,對于活動參與性比較低的初中生們,就需要語文教師進行鼓勵和積極的引導,可以讓他們在這個主題實踐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以此來促使他們能夠認真地閱讀這本名著,深刻的理解名著內容,從而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學習水平。相對于另一部分積極性很高,學習能力也不錯的學生,語文教師也要合理的給他們來安排合適的角色,鼓勵他們可以對其他學生的角色扮演進行評價,這樣不僅是肯定了他們的綜合能力,還提高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從而保證了這次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
2.3 留給學生不同層次的課后作業。教師應該采取靈活化的課后作業設計方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學習需求,完成相對應的課后復習任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現有的教輔資料進行選擇與挑選,對于其中的題目加以甄別,選出適合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完成的不同題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完成這部分作業。當學生的作業符合自身的學習能力時,既可以溫習基礎知識,又能夠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層次化教學不僅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我國教育的發展趨勢。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層次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層次教學進一步深化實施,從科學分層、目標分層、作業分層和評價分層四個方面來開展層次化教學,使層次化教學發揮最大的優勢,全面助力初中語文閱讀水平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