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林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三蛟鎮小學校 四川 儀隴 637615)
小學的學生理解能力比較弱,自我閱讀在他們身上實施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高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又比較高,所以說在初中的語文學習中培養學生自我閱讀是關鍵時期也是最恰當的時期。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那么老師就需要用正確的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自我閱讀的興趣,習慣和能力。
作為初中老師用正確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無論是開始階段、過度階段還是最終結局,都是需要縝密的思考和詳細的計劃來逐步落成的。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這句話是十分有道理的,因為一件事情的發生通常會改變其他的一些習慣,與之前習慣的方式有所不同。也或許是一個新的東西的融入,這無論對誰來說都是難以在一瞬間接受的事情,所以循序漸進的過程很重要。那么對于培養學生自我閱讀的教學也是這樣,不能操之過急,首先對于枯燥的學習生活來說,一件讓學生感到快樂的事情一定能夠讓學生更加主動并且快速的接受,所以說培養學生對于自我閱讀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說學生對于現在的學習生活感到稍有的厭倦和枯燥,是因為學生現在所處的學習方式是被動的接受,程序化的輸出,這對于一個有感情的人來說是十分煎熬的,因為他們好像機器人一樣,一直在重復指令和執行這一個步驟,沒有地方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沒有機會找到靈魂的棲息地,所以說這時候讓學生們看一些有濃重感情色彩的文章,有助于他們和其中的人找到感情的共鳴[1]。例如《水滸傳》中就能體現出一些兄弟情誼,江湖義氣等等。這樣通過他們對同等感情的迫切需求就能夠引發他們對自我閱讀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初中語文講到《紀念白求恩》時,就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讓他們切身感受一下白求恩毫無自私自利的優秀品格。好的開端只是建立了一個好的基調,龜兔賽跑的故事都聽過,所以說好的開端之后一定要細細的經營,這樣才能夠得到一個好的結果。
習慣通常都需要長期的堅持,所以說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這之間最好不要有其他的事情打擾他們,這樣才有利于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所以說如果老師想要培養學生自我閱讀習慣就需要安排出一個合理并固定的時間,做出一個合理的教學規劃,讓學生形成規律。第二要選擇合理的篇幅,內容不要太過冗長,并不只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太大的篇幅容易引起學生的不適,關鍵是學生可能讀不完整篇文章,這就容易造成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容易讀到一部分就選擇放棄,這對于閱讀來說是一個十分不好的現象。通常學校都會選擇在早晨讓學生閱讀十五到二十分鐘,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考,讓學生進入到正常的學習狀態[2]。例如在講到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散文詩兩首》時就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因為這兩篇文章篇幅都較小,營造的氛圍也比較輕松。能夠讓學生有一個更好的心態去學習。這樣每一天的規律閱讀就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我閱讀習慣。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產生更好的結果。
前兩個階段是培養閱讀習慣的基礎,而在初中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是帶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旨在通過學生自我閱讀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生通過自我閱讀能夠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通過熟能生巧能夠讓學生在以后的閱讀中節省時間,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3]。而且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通過自我閱讀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對于一些事情更有想法和見地。最重要的是自我閱讀有利于學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中學的學生比較活潑,通過對學生自我閱讀的培養能夠讓學生更加穩重。例如老師在講到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鄧稼先》時,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閱讀來了解鄧稼先對中國的巨大貢獻,同時也知道一些中國的基本國情和歷史,和中國在建國起初時艱難的前行之路,讓學生對現在所應有的幸福生活更加珍視,這樣就能夠讓他們的學習更加有動力[4]。
總的來說,在初中語文的課堂上培養初中學生自我閱讀,不但有利于學生養成很好的閱讀習慣,而且能夠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增強自己的能力,增強他們自我閱讀的積極性。對于老師來說,會更加方便老師的教學,讓老師著力在其他方面提升學生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