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久陽 卜文倩
(1.揚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揚州 225127;2.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丁家莊初級中學 江蘇南京 210000)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當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上升到新高度,人們在擁有“面包”后,更多需要追求“水仙花”,體育公園作為“體育+”概念下的融合產物,是人們放松心靈的極佳場所,正受到越來越多關注。體育公園的建設在我國起步較晚,關于體育公園的研究時間節點比較靠前,其規劃設計需要保證公共空間充分發揮體育運動功能。最合理設計布局、最完善服務體系、最科學資源保障等多位一體理念,是體育公園的建設核心。揚州正努力提高體育公園體系中的公共健身服務體系,堅持市民需求導向,避免供需錯配,從傳統觀念上的一味刺激需求轉為著力擴大有效和高效供給,既要讓百姓真正擁有獲得感,做好“里子”,也要讓實體與城市交相輝映,得到“面子”。正因如此,揚州得天獨厚的條件,造就了其體育公園體系的獨一無二。該文以體育公園建設為背景,探討其建設價值并嘗試總結成功經驗,形成范本,可供學習參考。
2008年,胡錦濤同志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提出了我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目標,體育強國需要群眾體育的大力發展以及公共體育設施的成熟配套,大眾體育利好政策增多[1]。此外,公園景觀作為體育文化的載體,能夠傳達積極的體育精神,主題鮮明[2],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作為綱領性文件,擲地有聲,體育公園一片利好,未來可期。
體育公園是公園的一種類型,它將體育健身場地和生態園林環境通過科學布局完美組合搭配在一起,是體育鍛煉、健身休閑型的公共場所。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視察時提出了“公園城市”的理念,由此可見,體育和公園對于城市的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城市公園發展過程中其體育功能愈發凸顯和越來越被重視[3]。體育公園在城市規劃中以體育休閑為主題、以優美環境為載體,設立有較完備的體育運動設施及較完善的運動恢復保健體系,為使用者提供優美的綠色運動空間。
Sylvie Miaux和Jocelyn Garneau(2016)在“城市為人民”中借鑒了城市的4個概念:活力、安全、可持續性和健康。這4個概念重申了先前引用的研究中提出的要素,它受到一種基于積極流動以及體育和娛樂活動的方法的啟發,強調了社會聯系和娛樂的重要性[4]。揚州體育公園為了平衡聯系和娛樂,在大力建設體育公園體系過程中,政府貫徹4個原則,即要在人民群眾最方便的地方、要滿足體育休閑的最基本功能、遵循可持續發展和因地制宜原則,強勢推進體育休閑設施建設,使體育休閑公園成為增強群眾體質、促進百姓交流、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的平臺。政府秉承“三個舍得”:要舍得把最好的地方拿出來建設公園,舍得投入資金打造設施,舍得投入精力規劃籌建。此外,Qunli Xing(2019)在研究海綿城市背景下的生態體育公園中提到,體育公園不可避免地涉及土壤、水環境、綠化覆蓋、生物多樣性等生態環境評價表[5],揚州的公園在建設之初,就明確了“十有”標準(樹木、步道、健身器材、燈和凳、雕塑和宣傳牌、兒童游樂設施和高低籃球架、體育設施、廁所和小賣部、可避雨的回廊、停車場),目的就是更加人性化、更加標準化、更加立體化,力求真正做到滿足市民需求,真正造福于民。
最先試點啟動的是宋夾城休閑體育公園,建成開放后,好評如潮,人民群眾對類似的體育公園的需求呼聲此起彼伏,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所提到的那樣,人們在滿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后就會被更深一層的需求所吸引,體育鍛煉也是一樣[6]。體育公園體系的建設,覆蓋了全市大部分百姓,出門10min就是一個公園。它具體分3個層次,第一是市級,坐公交車10min內可以到達;第二是區級,騎行10min內達到;第三是社區級,步行10min可到達。社區、區、市每一級別的公園,都滿足了男女老少的鍛煉需求,因此公園閑暇時刻,總能看見各個年齡層次結構的“代表”,閑庭信步,揮灑汗水。
建設管理理念的公益性和公共性:體育公共服務要姓“公”。
體育公園建設的主要目的是鼓勵全民健身,推動群眾體育發展,因此,公益性占了很大比重。體育公園的建設占用了城市的中心地塊,宋夾城體育公園位于揚州瘦西湖邊,價值不菲,政府不做商業,反而投資建設體育公園,宋夾城體育公園建成之后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歡迎,“揚州的瘦西湖,我們的宋夾城”,成為市民中口口相傳的一句“流行語”。不僅宋夾城體育公園如此,全市的體育公園都遵循這樣的原則,也正因此緣由,許多游客慕名而來,并將體育公園作為旅途的打卡寶地。
體育公園不同于收費的私家園林,它是完全意義上的公共空間,是老百姓完全享受得到的公共福利。此外,公園地處城市中心,在老百姓生活區中間,已成為群眾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老百姓有強烈的獲得感,公園擁有完善的配套設施、體育設施,充分滿足市民需求,它不同于小游園,也不同于專業競技體育場,它的環境更優美,規模體系更加龐大,是群眾休閑、大眾健身比較集中的區域。
體育公園是促進城市居民健康的平臺,體育公園對城市居民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有較大益處[7]。體育公園的建成,極大地豐富了百姓的日常生活,許多市民原本在茶余飯后的休閑方式就是麻將、打牌,長時間靜坐影響身體健康,而如今,越來越多的百姓熱衷于飯后去體育公園鍛煉。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提高個體自我效能、自我控制、社會適應能力;振奮精神;提高抗挫折能力;降低焦慮反應;提高智力功能;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培養堅強的意志;消除疲勞;增強社會聯系等。在生理方面,體育鍛煉會對人體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肌肉系統、骨骼系統的生理功能產生影響。此外,體育公園可以給人們提供釋放多余精力的場地,極大降低暴力、犯罪和攻擊行為等反社會行為,這對促進城市文明建設也起到相當作用,前提是合理的體育鍛煉。體育公園所提供的健身服務恰好可以使居民通過健身鍛煉,擁有強健的體魄。
體育公園建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運營方面,如何做到自給自足、如何盡量減少對政府財政的依賴、如何提高運營能力,是目前揚州市體育公園建設存在的問題。體育公園不僅要完善公共設施建設,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塑造[8],成立體育綜合體引導、投資基金,引入社會力量發展體育綜合體,出臺全方位、可實施的體育綜合體優惠政策,制定相關標準,培養各類型典范[9]。Yanxia Cao(2014)等人在城市體育公園多媒體主動服務系統研究中,提到客戶端接口代理、過濾排序代理、興趣學習代理、監控代理和信息搜索代理5種模型[10],具有借鑒意義。
揚州市體育公園建設相對完善,給百姓的健康生活帶來了顯而易見的效果。雖然揚州市在體育公園建設的某些方面做得還不夠細致,且在不斷進步和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但是總體來說揚州市體育公園對人們的健康生活具有積極意義,在今后,揚州會持續不斷地完善和豐富體育公園,使體育公園建設成為“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揚州”的標志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