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王曄 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在新時代下,網絡媒體和相關手段進一步廣泛應用和普及,對此,針對高校思政工作而言,需要更充分把握網絡時代對于自身工作推進過程中造成的挑戰或者限制,然后在問題導向意識引導之下,進一步明確相對應的挑戰內容,且提出和落實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進而確保高校思政工作能夠在網絡時代背景下走出自身的發展道路,更有效地應對相關問題或者挑戰,使自身可以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為思政工作水平、工作效能的體現提供必要的支持。據此,有必要重點探討高校思政工作中所面臨的網絡時代的挑戰以及應對策略等相關內容。
在網絡時代,針對高校思政工作而言,在更大程度上面臨著網絡信息資源無法分清真假、學生思想日益復雜等相關方面的挑戰和限制。因為互聯網中的各類信息具有十分典型的共享性,同時也有著十分顯著的真假難辨、混亂不清等相關方面的問題,這樣的特點導致學生在針對相關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和利用的過程中,往往存在模糊不清或者認識不清等相關方面的問題,無法進行精準有效的識別和判斷,甚至有些負面消息或者虛假信息,對于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都會造成嚴重影響,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誤區或者問題,這對于高校學生思政工作的推進會造成嚴重限制。除此之外,高校在思政工作中往往不能切實有效的使用網絡信息或者網絡資源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內容,無法切實有效地全面把握和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在這樣的情況下導致思政教育內容往往缺乏足夠的精準性、針對性和可行性,進而導致思政工作的推進受到很大限制,無法取得應有的思政工作成效。
在傳統的思政工作推進過程中,往往是通過讀報紙或者念文件,以及政治課等相關形式,向學生進行正能量的灌輸,實行的是說服教育。這種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往往是教育資源在教育者手中單獨掌握,然后向被教育者進行單向的灌輸。但是在網絡時代背景下所呈現出的網絡條件是每個人都擁有自我表達的機會,在權利方面也更加平等,在這種情況下使得大學生不僅能夠獲得更加多元化的信息,同時對于相關事物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知,所獲得的獨立判斷意識和理解深度往往也進一步加深,在這種情況下導致傳統的思政工作方法無法適應學生的思政教育要求,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提出不同的看法,甚至是某些尖銳的爭議,而這樣的情況對于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會造成嚴峻的挑戰。如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仍然停留在對學生進行對與錯、是與非等方面的教育階段,就無法體現出應有的思政工作價值和作用,進而使得高校思政工作無法適應時代發展趨勢和學生的客觀需求,因此思政工作往往名存實亡,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進一步轉變傳統的灌輸式的工作模式,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要進一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客觀需求,把握網絡時代的發展背景和要求,選擇更切實可行的、正確的信息和溝通渠道來推進思政工作,這樣才能取得應有的工作成效。
在網絡時代背景下,相關教育內容對于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地位也會造成很大挑戰,對于工作者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在傳統的思政教育工作中,使教育工作者在信息優勢地位教育中更容易樹立權威,但是在網絡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可以通過更加全面細致的手段收集和利用相關信息,在這樣的情況下導致教育者本身的信息優勢消失殆盡,甚至有些教師還不如學生,可以更全面細致地掌握相關信息,這樣的情況導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員往往在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處于信息孤島,教育者所講的知識學生早就知道,對于學生耳熟能詳的新名詞或者新鮮事教育者卻聞所未聞,這對于教育者的社會權威和地位會造成嚴重威脅,使其作用甚至有不同程度的削弱。對此,如果思政教育人員不能及時有效地適應網絡時代的發展特點和背景,對于思政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不能充分掌握,或者不懂相對應的網絡技術,會導致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往往無法勝任崗位職責,無法對大學生進行相對應的信息引導和行為規范,這對于整體的高校思政工作的推進,都會造成嚴重影響和限制。
在網絡時代背景下,針對高校思政工作而言,要想取得更加良好的工作成效,在工作對策方面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完善,要充分結合面臨的挑戰來針對性的應對和處理,體現出思政工作的優勢和價值,對于我黨的政治優勢和優良傳統進行更有效的傳承,同時通過高校思政工作的有序推進,有效應對挑戰,進一步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以此推進自身教育工作取得更加明顯的效果,在校園的網絡思想文化陣地方面要有效占領,進而更充分的體現出思政教育工作的全新效能和綜合價值。
在思政工作中起到正面宣導作用,在高校思政工作中,要想更有效的應對網絡時代的挑戰或者問題,要進一步結合自身的思政工作目標和相關要求,切實利用網絡資源使其價值得到更充分的體現,這樣才能有效應對挑戰,使其轉化成為有利的資源為我所用,這樣才能為高校思政工作質量、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在高校方面,要進一步有效做好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和教育工作,要主動出擊,占領網絡思想政治工作陣地,占領網絡文化陣地和思想陣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起到應有的正面引導和宣傳推廣作用。在網絡建設定位方面,要充分確保學生的成長成才發展和思政教育工作有效融合,在網絡資源的挖掘和利用背景之下,使學生在主流價值意識形態相關方面可以有更深的理解和認知,進而在潛移默化之中使學生在瀏覽相關網絡資源的過程中,就可以受到相對應的價值指引和思政教育,這樣可以呈現出事半功倍的思政工作成效。除此之外,在內容方面也要充分體現出高校思政工作的價值,要注重針對網絡資源中的弘揚主旋律正能量的內容進行挖掘和利用,使校園網絡可以成為弘揚主旋律的陣地和思政教育的平臺,以此體現出思政工作的綜合作用。在實際的思政工作中,可以有針對性的設立理論之窗或者網上黨校、熱點評論,以及綜合新聞等相關方面的特色網頁,在網絡層面融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在網絡資源的利用方面可以呈現出全新的發展效果,使學生有正確的政治導向。在實際的網絡資源應用過程中,也要有針對性的融入就業信息系統,解決信息優選的相關內容,以此更快捷更高效的服務于學生,使學生和思政教育網站的相關距離有效拉近,進而在更大程度上強化學生對于思政教育工作的認同感。
針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而言,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要著重針對網絡技術進行更有效的應用,通過技術化信息化手段體現思政工作方法的創新和完善,在實際的思政工作推進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的利用電子函遞系統、電子公告系統(BBC),開設聊天室、政治輔導員電子信箱、網上心理咨詢、建立專題討論區等相關形式,讓學生有相對應的傾訴的空間和渠道,對自我的觀點和真實的思想以及存在的疑問或者困惑等等進行及時有效的表達,在技術和平臺層面可以構建與之相對應的在線交流的功能模塊和交流機制,進而在更大程度上體現出思政教育工作的實效性、針對性和可行性,確保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反饋更全面細致、有效融合、互相促進,這樣可以更充分地體現出思政工作的發展成效,使網絡技術的應用價值得到更充分的體現。
要想確保高校思政工作更有效的適應網絡時代的挑戰和要求,需要從根本上強化思政教育人員的專業技能業務素養強化工作,要確保相關人員具備應有的崗位勝任能力和專業技能,在網絡應用和信息化技術應用方面都能體現出應有的效能和價值,為學生思政工作成效的取得提供必要的師資保障。同時,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要具備應有的政治素養和思想品德,要充分體現出政治堅定、責任心強、綜合素質優等相關標準,在理論素養和實際操作能力等相關方面都體現出自身的優勢,在實際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與錯誤的思想進行持續有效的斗爭,以此從根本上提高高校思政工作隊伍質量和綜合工作的成效。
在當前的網絡時代背景下,要想更有效應對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需要更充分的做好教育和引導工作,確保學生可以更科學合理的應用網絡通過更為系統完善的保障機制,使思政網絡文化思想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和綜合效能。要充分抵制消極網絡資源的影響或者損害,進一步確保思政工作能夠在網絡環境下保持正確的方向,在保障機制的推進過程中,要確保堅持引導和把關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強化對網絡信息的監督管理力度,實現網絡信息的過濾和篩選,確保引導和管理工作真正意義上充分結合強化相關學生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在網絡層面進行正面的輿論引導,塑造大學生網絡道德人格。同時,要更有效地實現審美教育,使大學生的網絡欣賞能力、審美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取得更加良好的發展,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在榮辱觀教育方面更充分的體現出正確的指引和規范。同時也要通過網上輿情分析的模式,進一步提高網絡文化對學生的引導效能,把握大學生的思想苗頭或者傾向通過網絡渠道對其進行化解和引導。
從上文的剖析中可以充分明確,針對網絡時代而言,在高校思政工作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進一步充分明確相對應的問題或者挑戰,然后及時提出和落實相對應的發展對策,以此更充分的確保高校思政工作取得應有的進展,更有效適應網絡時代的發展要求,以此確保學生思政素養和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