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覺明 浙江新納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長期以來,我國對應收賬款的考核指標中通常都是使用“應收賬款回收率”,這個指標還細分為“當年應收賬款回收率”和“累計應收賬款回收率”,其中當年應收賬款的回收率指標的劣勢非常明顯。我國正處于發展的時期,加上我國當前面臨的經濟形勢和經濟狀況都比較嚴峻,因此公司對應收賬款的關注力度就應當適當加大,其中對應收賬款的業務量需要給予充分的重視,這是因為公司業務量的變化會直接導致應收賬款回收率和周轉天數的變化。
應收賬款回收率的不足之處主要是受到時點的影響,通常只注重年終這個時點,雖然應收賬款回收率的考核指標的時點是在年末,因為普遍性認為在這一天能夠更加準確地考查應收賬款的實際回收情況。而對于其他月份的應收賬款的相關指標通常都是和去年的應收賬款的指標狀況進行分析,僅僅只是用來作一個數據參考,并沒有其實際意義。應收賬款回收率這個考核指標,不僅僅只用來考核年末,也可以用來考核其他的時間點。但是應收賬款回收率的指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其受到月份的影響,導致其計算起來比較麻煩。
對應收轉款回收率指標的考核通常是有一個明確的考核值的,假如將應收賬款的周轉率確定為93%,其賬期的天數確定為25天,并且保持這個標準不變。這也就是說在年底的時候,應收賬款回收率考核值的計算距離年底25天的時間內發生的業務營業額沒有全部收回。一般來講全年是按照365天來計算的,以365天作為一個年度,那么就可以計算出其應收賬款回收率的指標值。應收賬款回收率就等于365減去25天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然后再除以365天,就可以得到其指標值為93.15%。假如全年不按照365天來計算,那么按照應收賬款周轉天數25天來計算,就可以得到應收賬款回收率的準確指標值,此時就要用360天減去25天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再除以360天,最終得到其考核值為93.06%。
假如對應收賬款回收率的考核是在具體的月份上,那么這時就要用相應的數據去替代總天數,減去的25天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不變,分母是月份的總天數。這樣一來不僅就需要考慮具體的月份的天數的不同。假如將月份都按照30天來計算的話,那么這一年的總天數就是360天。這種情況下,每個月的應收賬款回收率考核值就可以計算出來。
通常,我們對應收賬款回收率的考核值只關注了年末,這使得在全年內的其他月份上的應收賬款考核值被忽視。接受考核的相關企業不僅只把關注點放在了應收賬款回收率的年末考核值上,而且還不注重對應收賬款的管理工作,這使得應收賬款存在著被惡意利用的危險性。一旦應收賬款的考核值被惡意謀算,那么相應的公司就會有無息放貸的風險,會產生應收賬款賬面數不斷增加,資金回籠不足,財務成本增加;只關注應收賬款回收率,不重視應收賬款賬期管理,對客戶可能存在的經常風險不重視,發生壞賬的可能性增加,而且一旦出現需要進入訴訟程序時,大部分客戶會協商還款,但部分客戶會因為本身財務問題無法歸還。因此,目前公司已經注意到了應收賬款的管理,特別是應收賬款賬期管理及超期應收賬款的管理,充分利用產品銷售形勢改善的機會壓縮應收賬款賬期,其中收入的增長幅度、單一客戶應收款賬期超過規定時間(或公司規定收款期)每月報告并考慮時否采取相關應對措施是應當大于應收賬款的增長幅度是對應收賬款存在管理不到位問題的防控措施[1]。通過對上述的分析和計算,可以得出當年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這一指標在實際上并不受到月、季的影響,因此適用于各種不同的月份和季度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這一考核狀況。
用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指標來替代應收賬款回收率指標,可以從年度的發展增長幅度的具體狀況來進行分析和考查,從而找出其中是否具有不合理或者不科學的問題。首先,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的計算公式是用計算期天數乘以相應的應收賬款的平均余額,然后再除以銷售收入凈額。在這個計算公式中應收賬款平均余額也有相應的計算公式,將期初的應收賬款數額加上期末的應收賬款數額,并且再除以2。銷售收入凈額在實際的運用中就相當于銷售收入,但是在理論層面,銷售收入凈額其計算應當是用銷售收入減去現銷收入,再減去銷售折扣和銷售折讓[2]。從應收賬款周轉次數的計算公式中可以看出,應收賬款的周轉天數和期初與期末的應收賬款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這種聯系可以通過相應的定量分析來展現出來。
在進行相應的定量分析之前,應當先給出具體的假設,其假設一是建立在三個年度的(假如以2019年作為本年度)。其二是假如公司在三年內的業務情況呈現出穩定的狀態;其三是假如三年內銷售收入狀況和其相應的利潤指標保持同比例的增長;其四是假設這三年內應收賬款回收率都是93%;其五是假設銷售收入用1來表示;其六,年度內的天數按照360天機算;其七是假設2019年與2018年相比、2020年和2019年的利潤增量百分比表示為R1和R2。
第一種情況下:公司在三年內的業務情況呈現出穩定的狀態。在三年內該公司的銷售收入均為1,那么在2018年只有一個確定的數據即為期末的應收賬款數額為0.07,由此可以得出在2019年份和2020年份內期初的應收賬款和期末的應收賬款都為0.07。在2019年和2020年度中平均應收賬款余額均為0.07,由此可以計算出應收賬款周轉率為銷售收入除以平均應收賬款即為1除以0.07得出其實際結果為14天。進而可以得出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為25(即360除以應收賬款周轉率14)。
結論:從上述過程中可以看出,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就是25天,并且當三年內的業務情況穩定時,周轉天數也沒有發生變化。也就說這時的“回收率”和“周轉天數”呈現一致性[3]。
第二種情況下:當R1和R2不一致時,假設R1為10%,而R2在10%和50%之間變動時。以2019年的銷售收入確定為1,那么就可以得出在2018年的銷售收入為0.91,并且期末的應收賬款為0.06。當處于2019年時,R1=10%,應收賬款周轉率為1除以0.06和0.07的和除以2,得出其實際結果為15天,并且其應收賬款周轉天數變為24天。當R2在10%和50%之間變動時,2020年的銷售收入也會發生變化,分別為1.1、1.2、1.3、1.4、1.5,而實際的應收賬款周轉率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為15、16、16、17、17,對應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也就會發生變化,即從24天逐步遞減到21天。
結論:當R1和R2不一致時,也就是其相應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和應收賬款目標賬期之間出現了差異,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減少為24天。當R1和R2之間是一致的時候,周轉天數也是保持一致的,但是隨著R1和R2之間的變化,周轉天數就會發生變化從24天減低到了21天。
綜上所述,用周轉天數替代回收率作為考核應收賬款的指標是可行的,并且在具體的考核中,應當先明確應收賬款回收率和應收賬款回收率代替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的不足,然后設定具體的考核數據值,從而確定當年應收賬款管理的考核指標的合理性和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