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財貿職業學院會計系
“1+X”證書制度是新時代發展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過“1+X”證書制度的實施,推進高職院校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綜合型的技術人才。高職院校對學生教育模式進行創新性的改革,堅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重視職業人才培養,從制度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積極提升職業教育質量,是未來職業院校發展的新方向。在“1+X”證書制度下,學生可以更高效地掌握專業知識,獲得專業文憑,同時取得專業技能等級證書,提升職業能力,為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X”證書制度具體是指高校學生在教育階段所取得的專業文憑及多種相關技能的職業等級證書。其中“1”代表學生的專業教育,反映高校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教育水平,是學生開展其他學習的基礎性條件。“X”是指學生在專業基礎上進行的技能等級資格證書的考核,反映高校對復合技術型人才的培養能力,是學生職業發展的關鍵影響因素。“1+X”證書制度,是對專業教育以及技能培養的綜合考量,通過制度實施在高職院校中創設新型教育模式,采用現代化教學方法,并與我國經濟發展以及產業結構相吻合,為學生打造理實一體化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通過實施“1+X”證書制度,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專業能力水平,以統一的國家標準來判斷衡定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從而滿足人才市場的就業需求,為復合型、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提供動力。
“1+X”證書制度在高職院校中實施能夠有效確保學生更快速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以更專業的技術能力滿足各種崗位的規定。面對不斷變化的社會發展趨勢,“1+X”證書制度在受教育階段實現對學生專業技術能力的提升,以專業等級技術證書為保障適應社會發展的更新,對學生未來成長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新時代社會發展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重點放在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上,重視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與應用。通過“1+X”證書制度的實施,充分滿足智能時代對社會人才的發展需求,體現學歷證書與技能等級證書的實用性,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專業技能基礎,學生的就業渠道得以拓展,學生的能力范圍得到延伸。
“1+X”證書制度的實施為高職院校學生未來職業規劃提供更加專業的指導,促進職業院校的職業化發展,是對市場人才需求新機制的快速響應。在“1+X”證書制度下學校與企業的聯系更加緊密,學生切身體驗真實的崗位工作,形成對未來職業崗位的清晰認識,為以后的就業提供專業指導和借鑒。同時,現代職業教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職業標準進行優化,打造更具中國發展特色的職業教育體系。
現代社會信息智能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中。通過“1+X”證書制度的實施,學生獲得多種技能證書,專業知識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有所增強,對職業崗位的要求認識更加全面深入,在未來職業崗位就業中適應能力更強。
通過“1+X”證書制度的實施,加強學校與社會的積極聯系,與專業對口企業構建合作關系,學生在證書取得過程中掌握更真實的企業崗位資料,體驗更真實的崗位工作,有效提高學生職業證書獲得率。學校與企業信息互通渠道逐漸暢通,學生的職業發展目標得以更加清晰。
“1+X”證書制度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中的實施是職業教育改革的一種體現,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育體系需要創新,教學方案需要優化,加強對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在“1+X”證書制度下學生進行多種專業、跨學科式的知識技能學習,更加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多元化要求。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在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創新時,以“1+X”證書制度的標準要求為基礎,對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考核方式等進行調整,將專業知識教學與職業實踐技能教學緊密融合,把握課程體系改革的重點,實現對職業技能教育的全新優化,以此滿足學生職業技能提升的需求,為復合型人才的有效培養奠定穩固基礎。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高職院校要積極借助國家政策優勢來拓展“1+X”證書制度在會計專業人才教育中的實施效果。針對更多樣化群體的生源,諸如退役軍人、農民工等,政府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從制度層面對高職院校管理機制進行重構,打造更具彈性的學制制度,譬如可以采用完全學分制,學生通過獲取學分進行專業技能學習,學分積累到一定標準以及獲得必需的職業等級證書后就可以準予其畢業,實現學歷證書和職業等級證書的有效掛鉤,形成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新模式。
教師是教學主導力量,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中實施“1+X”證書制度對教師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要積極強化專業教師隊伍的師資力量,打造骨干教師隊伍,積極組織對教師隊伍的專業技能培訓,為會計專業教學和技能教學提供有力保障。譬如以專家學者、骨干教師主導對學生職業等級證書進行審核,對新教學要求下的教材進行重編,打造以會計專業和“1+X”證書制度融合為基礎的特色課程教材和課程體系。同時與證書認證平臺構建聯系,開展“1+X”證書實訓,發揮多種教學管理優勢,收獲理想教學效果;結合會計專業教學實際和會計崗位發展實際,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中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相關企業緊密聯系,組織專業教師深入企業學習,了解證書培訓的相關要求,掌握證書制度教學培訓的重點,在提高教師隊伍師資力量的同時實現對“1+X”證書制度下會計專業證書培訓教學的最優化。
“1+X”證書制度在會計專業的實施是高職院校在國家政策要求下做出的教學創新改革,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高職院校應積極深化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進一步延伸雙方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一方面,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搭建理實一體的會計專業實訓基地,為會計專業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場地,由專業教師與企業人員相互配合為學生開展綜合性的教學活動,保證學生對會計技能的完整、系統和專業地掌握,保障學生會計技能符合職業等級證書的評定標準;另一方面,學校積極邀請企業會計行業優秀人員參與到校園座談會中,直接面對會計專業的學生進行崗位經驗分享,解答學生在會計實訓中的各種問題,為學生提供建設性的專業學習建議,參與會計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設置,在專業實踐方面對課程教學體系進行優化,共同構建以本校實際教學情況為前提的會計人才培養機制,促進學生會計專業技能水平的不斷提升。
在“1+X”證書制度實施中更加注重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實操能力,是各種會計專業證書考核的重點內容,為了提高高職院校會計職業技能的教學水平,學校管理層和教師隊伍都應該積極完善會計專業教學機制。專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手段,從社會經濟發展中不斷挖掘實用的教學資源。在日常教學中與學生深入溝通,了解學生在會計實踐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及時對教學設計進行合理調整,為學生構建更加高質量高效率的會計實訓課堂。學校管理層對會計專業學生的考核制度進行改革,在考核主體中增加企業會計從業人員、政府會計證書認證人員等,從更全面、更廣泛和更專業的角度完成對學生能力水平的評判,協助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以便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不斷完善。在具體考核方式設定中,融入“1+X”證書制度考核標準,確保會計專業考核機制的客觀性、完整性,在全過程中落實“1+X”證書制度的各種規范。
綜上所述,“1+X”證書制度是隨著社會發展需求以及國家經濟結構調整需要做出的一項正確的教育改革選擇,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技術人才的主要基地,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對國家的整體發展穩定性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重視職業教育在新時代的發展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施“1+X”證書制度,不僅能確保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提高職業教育的整體水平,還能促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會計崗位的需求變化,滿足市場對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需求。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1+X”證書制度的實施中,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改革成果,高職院校要積極借助國家政策的保障作用,利用國家政策優勢助推職業教育發展,積極創新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更加健全的會計專業教學機制,不斷強化專業教師師資力量,不斷深化校企之間的交流合作,從而切實提高會計專業人才的整體培養質量,促進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育創新改革的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