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平 廣東順控城投置業有限公司
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地方國有企業也在創新發展,尤其是在金融市場環境不斷優化的背景下,地方國有企業也正在進行投資轉型,由傳統單一的資金投入投資模式,轉化為多元化的投資渠道。地方國有企業參股企業是地方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一種重要的投資模式,地方國有企業在參股企業中通過股權分配來獲得實際收益,對于地方國有企業發展有重要的意義。而在實際的企業發展過程中,與參股企業還存在一定的利益性問題,建立對參股企業委派財務總監能夠有效加強地方國有企業對參股企業的監督管理,對于地方國有企業發展而言也有非常積極作用。另外,為發揮地方國有企業撬動社會資本的力量,混合所有制是地方國有企業對社會資本參股的必然發展趨勢,所以建立財務總監管理模式對于地方國有企業的發展也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地方國有企業在參股企業管理過程中相對較為簡單化和粗放化,已不能滿足促進參股企業實現高速增長。存在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當前地方國有企業對參股企業的管理多重視投資而輕視投資過程管理。主要表現在投資前對合作方進行周密的盡職調查,對投資項目經營指標進行詳細的經濟分析,經投資決策委員會審核,最后提交董事會決策。經過層層分析和把關,最終項目落地。但項目落地后能否按預期實現投資回報,投資過程管理起著關鍵性作用。往往參股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受市場環境、產品價格變動等諸多因素影響需動態調整其經營指標。投資過程管理薄弱主要原因為管理者重視不夠,表現在:一是有部分管理者認為,地方國有企業只是參股,日常經營管理由大股東操盤,作為小股東無須再花費時間和精力。二是忽視了“投資行為是短暫的,投后過程管理是長期的”,在資源配置上未向投后管理傾斜,造成投后管理工作較簡單和粗放。
為發揮地方國有企業撬動社會資本的力量,通常地方國有企業對參股企業的股權占比不高,普通為10%到40%,在這種情況下參股企業的人、財、物由大股東控制,地方國有企業的話語權較弱,難于發揮管理職能。例如大股東為了自身利益,長期不召開股東會而獨自決策,嚴重損害了小股東的利益。對地方國有企業而言,股權大小將直接影響其在參股企業中管理力量的大小,由于地方國有企業占參股企業股權比例不高,在獲取收益上也很難得到保障,盡管地方國有企業享受股東權益,但確實人微言輕,獲取穩定的投資收益難度較大。
傳統地方國有企業對參股企業進行的管理并不夠深入,且大多數管理工作均依賴股東會完成,使得很多實際的財務工作并不能得到解決,出現地方國有企業對參股企業的管控停留在表面的情況。比如管理部門日常主要完成收集財務報表、經營信息和股東會審議事項,由于職能管理部門未全面深入地了解參股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只是較簡單收集并初步分析,有可能決策失誤導致股東權益受損。
通常地方國有企業對參股企業的股權占比不高,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大股東操盤,小股東權益受損的情況。大股東擁有參股企業大部分的股份,在企業經營中獲取的經濟收益也最大,在參股企業經營中,大股東對參股企業擁有更高的實質掌控權。例如大股東操盤時,為了自身利益對參股企業實施資金歸集,通過設置內部關聯交易輸送利益等行為,嚴重損害小股東利益。因此,通過實行財務總監委派制,加強地方國有企業對參股企業經濟活動的管控,適當對參股企業大股東有損害小股東的行為進行監督,在一定程度上維護小股東權益。
盡管地方國有企業占有參股企業一定的股權,但經營者才是參股企業實際的經營者,兩者在實際經營中對利益目標的追求并不完全一致,所有經濟活動均直接受控于經營者。而地方國有企業作為資產代理人,在實際參股企業經濟活動推行中,受到技術與資源等多種因素限制,并不能獲得參股企業全面的經營信息,因此常常會導致地方國有企業和參股企業二者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地方國有企業對參股企業的監督力度明顯下降,使得參股企業某些高層領導成為實際企業的內部控制者,這些高層為實現個人利益,往往會置企業利益與不顧,進而對企業良性管理造成不利影響。通過參股企業中實行財務總監委派制,有效強化地方國有企業對參股企業的監督,進而避免“內部人控制”問題出現,盡可能確保參股企業良性發展。
參股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審計人員往往需要服從于參股企業上級領導,進而導致財務信息真實性有待商榷,很大程度上使得地方國有企業無法獲得真實準確的財務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方國有企業對參股企業的財務監督。而實施財務總監委派制,財務總監作為參股企業財務部門的直接領導,并與參股企業高層管理者之間并不存在上下級關系,可以確保參股企業財務信息公正、客觀,避免由大股東操盤導致有損小股東利益行為的出現。
通過實行財務總監委派制,對于保障國有資產增值與全面掌握參股企業的經營信息等提供保障。財務總監委派制可以將相對獨立的管理人員委派到參股企業中,密切監督參股企業實際經營活動,參與參股企業重大經營決策,并掌控參股企業的資金情況,避免參股企業資金斷裂造成無法持續經營的嚴重后果。同時,通過財務總監委派制,隨時掌握財務預算執行情況,有效起到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監督的有效機制,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通過財務總監委派制可以形成相對獨立的企業內部監控機制,進而強化對參股企業的內部管控,提高內部管理水平,為參股企業良性發展提供保證。常規的參股企業內部管控機制,各部門之間關系較為密切,且由于上下級之間服從關系存在,導致內部約束力有限。通過財務總監委派可有效預防內部約束力,比如:由財務總監分管參股企業財務部門,可有效建立參股企業內部控制體系,通過制定財務管理制度、資金管理制度、費用報銷制度等,并參與財務部門的崗位設置,防止內部控制出現腐敗等現象。
財務總監委派制的運用可以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為地方國有企業培養高素質財務人員提供必要支持。財務總監被委派到參股企業中,所要面臨的財務環境更加復雜,處理的財務工作更加多樣化,長期在參股企業中負責財務監管工作,使財務人員不斷積累財務管理經驗,逐漸將經驗轉化為自身財務監管能力,促進財務人員專業水平提升,為地方國有企業財務工作高質量推進提供必要支持。
地方國有企業應完善委派財務總監述職制度,明確財務總監的職責。外派財務總監應定期向委派單位述職,述職分為定期述職和重大事項即時報告。定期述職包括季度和年度述職,述職內容需要全面,包括參股企業內部制度建設情況、重大人事任免、重大投資及經濟效益情況、資金情況、財務預算執行情況等。重大事項即時報告是指在參股企業發生突發事件時應向委派單位即時報告,例如:發生安全事故、資金斷裂和抽逃、大股東股權質押或凍結等重大事項均需要即時報告。同時,完善財務總監工作監督和反饋機制。
地方國有企業需要加強委派財務總監的管控與考核,以形成對委派財務總監的強有力約束,進一步提高財務總監的管控質量。應建立財務總監委派考核制度,制度應包括輪崗制,通過輪換制的合理應用,防止財務總監在地方形成舞弊問題。一般任期時間為3—5 年,在任期期間內要對財務總監的工作進行考核和監督,同時完成對參股企業的有效監督,確保財務總監委派制度實施更加合理、有效。
本文詳細闡述了地方國有企業在參股企業中委派財務總監的重要性,希望能夠對地方國有企業的參股企業提升經營效益有所幫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