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駝人貝斯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目前,隨著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員逐漸增多,大量的高素質專業人才被源源不斷的輸出,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人才保障。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樣背景之下,企業之間的競爭也開始向全能型高素質人才、先進技術等方面轉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變得越來越多,同時對人才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嚴格。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管理會計制度進行不斷的優化完善,要求財務管理人員全方位提升業務素質,從而為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之間的有效融合提供基礎保障。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體制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這對各行各業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企業在變革的過程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作用變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對于企業的經濟運行狀況來說意義重大。就當下來看,只有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有效融合才能保障企業持續創造價值,促進單位可持續發展,才能讓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管理能力、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贏得企業品牌影響力、幫助企業在激烈的經濟競爭中脫穎而出。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作為會計系統的兩個分支,各有不同的側重點。財務會計的側重點在于依據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一絲不茍地進行核算與報告,而管理會計則是根據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和應用指引將財務管理前移到業務前端,通過對數據的預測和分析,反饋給業務部門及決策層,使企業管理決策更加科學;同時,通過把握業務流程的關鍵控制點和潛在風險點,并實施有針對性的改進,降低運營風險。雖然兩者的側重點不同,但是兩者都以持續創造企業價值為核心。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包括制度的融合、機構的融合、憑證的融合、數據的融合。企業財務會計及管理會計相融合,是構建科學會計體系的必經之路,它可以更全面的發揮會計職能,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1.財務會計
財務會計是側重于對企業外部做相關報告的會計。因其側重于提供企業以外決策者需求信息,對企業外部提供財務報告,因此也稱“對外報告會計”,它主要沿用一些企業規定與準則、法律與法規等,不僅可以實現對企業在日常生產過程中的資金成本、資金流動的具體情況的實時有效監督,還可以制作出企業的財務報表與相關資金的數據信息統計表,進而滿足企業管理者、相關債權人、投資利益者以及政府稅務部門的需要。
2.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是側重于對企業內部各級管理者做相關報告的會計。管理會計是一種深度參與管理決策、制訂計劃與績效管理系統、提供財務報告與控制方面的專業知識及幫助管理者制定并實施組織戰略的會計。管理會計主要解析過去,控制現在,籌劃未來。當企業領導者進行投資的時候、管理部門進行內部管理的時候,管理會計通過管理會計工具方法給出可行性方案。
1.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擁有一致的終極目標
兩者都以企業經營活動及其價值表現為對象,它們都必須服從新時代企業會計的總體要求,共同為實現企業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而服務。當企業決策者在做出決策的時候,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需要相互合作,共同整理出科學有效的數據信息,供領導者參考,為領導者決策的正確性提供可行性保障。
2.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是新時代會計的兩大支柱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兩者源于同一母體,都屬于新時代企業會計,兩者構成了新時代企業會計系統的有機整體。因此兩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二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互相監督。兩者的融合對構建科學的會計體系有著非凡的意義。
3.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都具有監督職能
核算與監督是財務會計的兩大職能,其中監督的實質就是考核企業的收入完成率、成本費用預算達成率,分析實際經營成果與預算出現差異的原因,并提出解決差異的方案。而管理會計主要是運用管理會計工具方法,參與企業的規劃、決策、控制、評價等活動,并為管理者提供可行性方案的職能,從這方面來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監督職能本質是一致的。
4.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基本信息同宗同源
管理會計之所以能為企業內部管理者提供有效決策方案,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可以從財務會計那里得到大量可靠的基本信息,而這些基本信息都是財務會計根據會計制度,運用科學的方法和規范的流程,記錄的賬簿和編制的報表。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雖然是會計系統的兩個分支,但是它們基本的信息來源都是直接反映生產經營活動的原始資料,也就是說它們的基本信息同宗同源。
通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關聯性的分析,我們已經了解到二者之間的共性,但是兩者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之處。
1.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遵循的制度、規范不同
財務會計受企業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等法律法規約束,循規蹈矩、一絲不茍地進行賬務處理,因其沿用傳統的會計模式,故稱“傳統會計”。管理會計遵循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及各項應用指引,將管理嵌入業務進行數據收集分析,管理會計的相關規范性文件均為“指引”非強制性文件。
2.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基本職能不同
財務會計履行反映、報告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職能,屬于“報賬型會計”。管理會計主要履行規劃、決策、控制、評價的職能,屬于“經營型會計”。
3.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對成本歸集的范圍不同
財務會計在歸集成本的過程中只考慮顯性成本(會計成本),不考慮隱性成本(機會成本),而管理會計既考慮會計成本,也考慮機會成本。
4.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服務不同的對象
財務會計服務主體側重于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財務會計主要側重于企業外部經濟利益相關的團體、個人提供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報告。管理會計服務主體側重于企業內部各級管理者,管理會計向企業內部決策都提供決策可行性方案支持。
5.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信息時態不同
財務會計對過去的交易或事項進行歸集,信息為過去時態,即財務會計“向后看”管理會計是對過去進行分析、現在進行控制、未來進行籌劃、結果進行考核與評價,管理會計跨越了事前、事中、事后三個信息時態,即管理會計“向前看”。
由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起源不同、遵循的制度規范不同、基本職能不同、成本歸集范圍不同、服務對象不同、信息時態不同等,所以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具有一定的難度。
作為企業內部會計的管理會計,主要是為企業各級管理者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有效信息。管理會計遵循的各項規范性文件均為財政部會計司出臺的“指引”,不具有法律效力,無法強制執行。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管理水的企業,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僅僅依靠不具有強制執行力的各項“指引”,顯然無法使得各個企業統一執行這些文件。這是阻礙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瓶頸之一。
財務會計服務主體側重于對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信息要求公開、公正、公平。管理會計服務主體側重于企業內部各級管理者,對信息要求真實、有效、及時、準確。管理會計雖然在企業領導進行決策的時候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意見,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隱蔽權問題,管理會計信息歸集中經常會涉及企業商業秘密和機密。而這些商業信息是企業不愿公之于眾的。要想使得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能夠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對企業的會計信息進行實時公布就是最有效的一種手段,然而很多的企業不愿意對外公布自身的商業信息,這是阻礙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瓶頸之二。
就目前而言,我國大多數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對財務會計的重視程度不夠,對管理會計更是知之甚少。他們認為會計就是簡單的匯總整理數據,并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什么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沒有多大區別。決策管理者對會計的觀念認識不足,這是阻礙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瓶頸之三。
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才恢復了高考制度,廣大會計人員才有機會進入高校進行系統的會計理論知識學習。1993年7月1日《企業基本會計準則》《企業會計通則》頒布,是中國財務會計發展的里程碑。至此,財務會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財務會計蓬勃發展的同時,我國也引進了西方管理會計,而管理會計在2016年10月才發布了《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在此之前,我國會計學習的理論知識也都側重于財務會計,但是財務會計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內容是固化的,相對簡單。管理會計要求將財務嵌入業務,工作內容及方法可以靈活多樣,具有較大的可選擇性,這就要求管理會計要在一定的財務會計功底的基礎上,有自己的工作方法及分析判斷能力。當前我國會計人員的素質多數停留在財務會計層面,這是阻礙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瓶頸之四。
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為了能夠使得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有效結合,完善的會計管理辦法是必然的選擇。管理會計作為我國會計分支的后起之秀,我國法律雖然沒有強制規定執行,但已經陸續出臺了各項規范性文件,這為企業制定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會計管理辦法提供了基礎。企業的會計管理辦法必須是科學的、合理的、行之有效的、這樣才能使得游離于財務會計系統之外的業務具有強制執行性,才能使財務融于業務,業務推進財務,達到業財融合,進而推動會計的兩大分支的相互融合。
企業高層領導對會計工作的了解程度,決定了其對會計工作的重視程度。領導者只有自身具備了一定的會計知識,才能認識到會計工作不僅只是記賬、算賬、報賬那么簡單。會計人員還要參與到業務流之中,參與到企業的管理之中,參與到企業規劃、決策、控制、評價之中。企業高層領導者只有從思想觀念上轉變對會計工作的認識,才能提升對會計工作的重視程度,進而推動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相互融合。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作為會計的兩個分支,二者是兩個相關而不相同的會計信息系統,財務會計信息系統作為管理會計自信系統的基礎存在。管理會計主要服務單位內部管理需要,管理會計應用更多需要依靠單位發揮主觀能動性,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價值創造能力;管理會計主要通過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施展拳腳,否則就成了手抱空拳,有勁無處使,管理會計通過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獲得巨大的信息流和數據流。通過設計科學的業務流程將財務和業務有效融合。因此,構建共享會計數據庫有利于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通過公共平臺獲取一致的有效信息。向管理者提供可行性方案,為改進管理,提高效益服務。
在IMABCD時代(I是IoT物聯網、M是移動通信、A是AI人工智能、B是區塊鏈、C是云計算、D是大數據),必然要求企業的管理升級,財務轉型,因此,對綜合型會計人才需求將會大幅度增加。伴隨著IT技術的快速發展,無紙化辦公的流行,企業對會計的要求再也不是一桿筆,一張紙就能解決的事情。會計電算化成為必然,這就要求會計在學習專業知識以外,還要學習管理知識,各種軟件應用知識等。培養復合型會計人才,成為新時代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必備任務。
綜上所述,僅僅以會計核算、監督為職能的會計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新時代下管理會計作為會計分支對企業參與規劃、決策、控制、評價等活動的重要性突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企業要想跑得更快、走得更遠,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有效融合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構建科學的會計體系,增強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因此,作為企業高層管理者應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努力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