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海洋(山東)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產業升級和業務模式創新,新興行業和創新業務模式下的收入確認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復雜的問題,原有收入準則已經不能滿足需要。為此,財政部在2017年7月份頒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它在收入確認模式、計量標準以及確認時間方面做出了較大的調整,對企業的財務工作造成較大的影響。為了優化企業會計核算的模式,降低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應該對新收入準則的進行探究,掌握它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
在新收入準則中,需要把企業與客戶之間簽訂合同產生的收入匯總到一起建立統一化的收入確認模型。需要從生產銷售等業務的性質角度進行分析,為生產銷售某一時點或者某一時間段的收入確認工作提供科學的指引。此外,生產企業應該把收入確認模型融入企業業務發展的各個環節,保障收入確認工作的規范性和嚴謹性,提升企業內部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在這個模型的影響下,就能直觀地反映生產企業的經營發展情況,為企業的財務部門提供科學客觀的數據,為企業的發展工作進行有效助力。
在新收入準則中,對傳統的計量模式進行了優化,把雙方企業在合同中商定的價格放在主體位置上,打造一種對非現金對價、可變對價以及重大融資成分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的模式。其中,非現金對價主要指以公允價值為出發點進行計算、可變對價是與最大發生概率的金額或者期望的金額為基礎進行探究的、重大融資成分主要指以客戶取得實際控制權時應該交付的金額為基礎進行考量。此外,在處理那些具備多項履約義務的合同時,應該對交易價格進行拆分處理,并與每個履約義務構建聯系并同步進行確認收入操作,提升企業會計工作的精準度。
在新收入準則中,應該以控制權的轉移時間作為收入確認時間,為此收入確認的進度可能加快或推遲。現階段,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生產企業的業務交易模式越來越復雜,在工作中有時無法確定具體的收入時間。所以應該充分應用新收入準則,把控制權轉移和收入時間構建聯系,引導企業積極履行合同中提及的義務,降低人為因素的干擾,客觀地反映業務的實質。在工作中要對新收入準則的五步法進行分析,探究和客戶簽訂合同、明確提條款中的義務、明確交易資金、分攤交易資金、履行義務后正式確認。
新收入準則對原有準則進行了優化和補充。比如,在敲定最終的交易價格時,需要對非現金、可變價格、重大融資成分等要素重點把控,探究它們可能產生的影響。這些變化對財務會計人員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工作人員應該改變會計處理的模式和流程,對管理工作中的因素進行全面把控,對各項因素進行全面分析,保障交易價格的適宜性。
新收入準則對收入確認模型進行有效統一,明確劃分勞務和生產合同收入的界限,提升事務判斷的科學性,能夠有效規避兩項標準同時使用而導致的問題。新收入準則對標準進行有效統一,可以降低會計人員主觀因素的干擾,保障會計信息的客觀性。同時,新收入準則對特殊交易和多項交易安排進行明確規定,保障收入確認工作的規范性,提升會計信息的可靠性[1]。
在傳統的準則中沒有對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合并條件進行明確規劃,沒有為合同制定明確的要求,導致企業的納稅工作界不清晰。而新收入準則對合同的要求進行調整和優化,要求聯合協議應該作為一份合同進行處理。這一規定對增值稅造成的影響主要為兼營行為和混合銷售行為。如果是兼營行為,要把納稅人的核算作為納稅的依據,結合不同的稅率計算出稅額。如果是混合銷售行為,會存在應稅服務和物品銷售這兩種稅率,企業應該判斷自己的主營業務是應稅服務還是物品銷售,據此判斷適用稅率。
企業只有建立完備系統的內部控制機制,才能保證自身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的狀態,加強與新收入準則的契合度。在發展中生產企業應該逐漸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各項機制與企業發展、市場環境的契合度,保障各權力部門具有明確的分工。這樣企業才能提升運作的效率,促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發展。第一,企業進行責任分工時,應該樹立見微知著的意識,加強對細節的把控。同時應該把職權和責任進行明確和細化處理,建立預警和風險防范機制,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疏漏,結合問題制定針對性的優化策略,縮短反應的時間。一個優質的生產企業應該具有未雨綢繆的意識,提早進行準備工作,這樣才能符合新收入準則的要求。以自身的財務數據為基準,確定數據采集的范圍,找到最能反映企業生產模式的數據。第二,企業需要設置審計部門,保障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性。審計部門定期對信息進行審查和分析,利用大數據技術對財務信息進行檢索和分析,及時發現其中的錯誤信息,保障信息的質量。第三,以新準則為基礎,構建科學的監督管理模式,明確管理的范圍,建立能夠互相牽制、互相影響的管理體系,這樣能有效規避生產環節的問題,防止出現徇私舞弊的情況。與此同時,還應該加強內外部的聯系,確保新入準則能在生產企業內部有效實施[2]。
對生產企業來說,新的收入準則取消以往按照生產周期長短確認收入原則的判斷模式。主要貫徹的是,當企業制造的產品具備不可替代的用途,當因為合作客戶以及其他客觀因素影響導致發生合同終止的情況時,企業有權收取履約至今消耗的成本費用,并在一段時間內進行收入確定工作。例如,我們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可口可樂,這些飲料瓶是由可口可樂公司統一定制的,并且公司已經在合同開始的階段就預付了所有的款項,并且不能退還。那么制造業應該如何進行確認收入工作呢?根據上面的介紹可知,因為所有的飲料瓶都是定制的,所以出于不可替代用途的范疇,并且結合準則的要求應該對企業生產活動中的成本以及基本的毛利提供保障,企業應該在一段時間內進行收入確認。在工作過程中財務人員應該對新收入準則進行剖析,確保能熟練地把它們應用到實際的財務工作中,切實保障企業的根本利益。
此外,財務人員是新收入準則實施的主體。只有他們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才能改善準則的落實效果,提高生產企業的經濟實力。相關從業人員加強自身的修養,優化自身的職業認知能力,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素養,形成堅定頑強的意志。會計工作者應該在工作中不斷地積累經驗,提升對會計理論知識的記憶效果,增強會計實務能力。同時,企業應該為員工提供系統化的管理和技能培訓工作。例如,邀請高校的專家學者到企業舉辦講座,為財務工作者解析新收入準則的細節,把生產企業的實際情況和準則構建聯系,提升培訓的效果。這樣能引導財務人員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構建聯系,增強工作的能力。
應該為生產企業的核算系統和合同管理工作構建聯系,提升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的效果。在對新收入準則進行探究時,應該利用五步法構建模型,對合同進行探究,把合同加入數字化的系統中,嚴格按照準則的要求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第一,在正式簽訂合同之前,要保證雙方都同意合同中的內容,確保都能履行應盡的職責。第二,合同中應該明確提及產品生產所涉及的受讓和轉讓的權利。第三,合同中應該囊括所有與產品轉讓相關的內容。第四,要凸顯出合同的商業屬性。第五,生產企業需要銷售產品并獲得經濟收益。此外還應該對合同的持續評估進行探究,以及在執行過程中的合同合并和變更問題。在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再次進行識別和區分,一旦發現不合理的位置應該及時與客戶進行修訂和整改。
生產企業應該結合不同的時代背景轉變財務管理的理念和發展目標,確保企業在不同的環境下都能保持著先進性。對于生產規模較大的企業來說,在制定規劃應該充分探究企業的發展模式和市場的需求情況,要保障目標的針對性,不能過于分散。而那些中小型的生產企業,不能因為自身的規模較小,財務工作模式較為簡單,就制定較低的工作目標,降低對自身發展的要求。企業制定的目標應該以經濟利益為核心,并且不能忽視自身的社會責任,要保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發展。此外,企業還應該培養工作人員的財務管理理念,這樣能提高他們工作的緊迫感,保障財務工作的有效性,增強財務管理工作的獨立性,為企業的決策工作助力。
綜上所述,新收入準則對企業的財務工作造成了一定影響,轉變了傳統的工作開展模式。企業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以新收入準則為基礎加強財務管理工作,對內部進行全面把控,轉變財務管理的理念和發展方向,構建完善的稅務管理體系,降低因政策改變而造成的財務問題,提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