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潔瓊 華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20 年12 月31 日,安徽內A 股上市公司共有126 家,總股本1 304.83 億股,總市值 19 752.35 億元。從地域分布來看,省內上市公司多集聚于合肥、蕪湖、銅陵、馬鞍山、滁州等經濟發展較為成熟的地區,其中省會城市合肥以55 家的體量位居首位,亳州、阜陽均僅有1 家上市公司,宿州無上市公司,省內上市公司分布的區域差異顯著。從行業分布來看,2020 年安徽A 股上市公司中工業行業公司數量36 家,占比28.57%;材料行業公司數量25 家,占比19.84%;可選消費行業以25 家位居第三。安徽上市公司中第二產業數量高于第三產業,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從產權特征看,民營企業共69 家,占比約54.76%,國有企業為49 家,占比約38.89%,其余為集體、外資和公眾企業。
2020 年安徽A 股上市公司累計融資總額318.14 億元,比2019 年下降19.84%。其中20 家新股首發融資129.6 億元,平均融資6.48 億元/家,比2019 年均值提高60.8%;7 家增發融資40.09 億元,平均融資5.73 億元/家,比2019年均值下降31%;1 家配股融資54.31 億元;8 家可轉債融資94.14 億元,平均融資11.77 億元/家,比2019 年均值提高41.8%。考慮產業經濟結構與發展水平,選擇江蘇、浙江、廣東、山東四省的A 股上市公司進行對比可見,安徽上市公司的融資規模相對較小,與融資規模最大的廣東省相比差距顯著,約為其四分之一。安徽上市公司的融資方式上多依賴于首發,通過增發等途徑實現的融資規模較小,相對于廣東省首發、增發、配股、優先股、可轉債等多元化融資方式而言,安徽的融資渠道有待進一步拓展。
截至2020 年6 月30 日,從整體資產規模來看,安徽上市公司總資產、歸母凈資產余額分別為14 497.67 億元、6 346.68 億元,較上年末分別增長3.51%、2.36%,海螺水泥列居首位,轄區上市公司整體資本規模穩步增長。從總資產分布來看,安徽金融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總資產高達465.74 億元,遠超日常消費、醫療保健等行業;國有企業總資產規模占比達69.93%,遠超在上市公司數目上更占據優勢的民營企業。從變化趨勢來看,安徽A 股上市公司近5 年的累計總資產及平均總資產規模逐年增加,至2020 年三季度,安徽上市公司總資產規模15 117.16 億元,平均總資產超過120 億元,但相較江蘇、浙江、廣東、山東四省,安徽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仍相對較小,僅占廣東資產規模的4.2%、江蘇資產規模的15%,原因在于一是安徽A 股上市公司的數量較少,二是安徽上市公司多分布于工業、材料行業及可選消費等行業,且多為民營企業,缺乏金融頭部機構,資產規模略顯單薄。
截至2020 年6 月30 日,從資產負債率來看,安徽上市公司負債總計7 726.08 億元,剔除國元證券、華安證券2 家證券公司后,116 家非金融上市公司總負債規模為6 651.01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24%,資產負債率為51.05%,較上年末上升0.18%。近五年來,安徽上市公司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呈“V”字型走勢,自2018 年連續兩年反彈后,目前回歸至2015 年的資產負債率水平,這主要是由于受到疫情影響,部分企業通過借款等方式彌補現金流缺口,負債規模、資產負債率小幅上升。從償債能力來看,安徽上市公司平均流動比率為2.26,平均速動比率為1.85,與江蘇、廣東、浙江、山東省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尤其是與浙江省的差距較大。
截至2020 年6 月30 日,從經營業績來看,受疫情影響,安徽上市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 633.35億元、334.74 億元,同比減少1.01%、10.71%,整體經營業績下滑明顯。其中,海螺水泥實現凈利潤160.69 億元,剔除海螺水泥后,安徽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174.05 億元,同比減少21.70%。與廣東、山東、江蘇及浙江相比,安徽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總體規模仍差距明顯,但平均營業收入、平均凈利潤水平發展良好,其中平均凈利潤為2.82 億元,高于山東省、江蘇省和浙江省。疫情影響下,受收入減少、支出剛性兩頭擠壓,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缺口增大,安徽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361.41 億元,同比減少28.91%。從盈虧情況來看,受到疫情及延遲復工復產等影響,安徽上市公司虧損面及虧損額同比擴大明顯,共計18.99 億元,同比增加近3 倍,其中5 家風險類公司合計虧損達5.37 億元。盡管如此,安徽仍有近半數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凈利潤超過10 億元的上市公司共4 家(海螺水泥、三七互娛、淮北礦業、古井貢酒),超過5 億元的9 家,主要分布在制造業、金融業、采礦業、信息傳輸、電力等行業。總體來看,2020 年3 季度營業總收入、歸母凈利潤、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的同比下滑幅度低于1 季度的下滑幅度,顯示隨著企業復工復產,企業生產經營逐步加快恢復,疫情對生產經營的影響逐步緩和,各行業加快復蘇,安徽上市公司經營態勢不斷改善。
2020 年是A 股注冊制改革的全面落地元年,從科創板的增量改革到創業板的存量改革,在推進市場基礎制度變革的過程中政策制定的導向均立足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并為創新型、科技型、發展型企業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政策支持。基于市場改革背景下,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領域,都面臨著變革突破的挑戰。從安徽A 股上市公司現有行業分布來看,仍較多集中于工業、材料行業為代表的傳統制造行業,產業結構中第二產業占比突出,近年來安徽A 股上市公司龍頭企業研發投入同比大幅增加,但總體規模仍相對較小。面臨日趨革新的市場環境,傳統行業的競爭壓力漸增,作為A 股上市公司來說,要推動企業自主提升創新能力,一是政府政策引導,宣傳和培育創新發展理念,鼓勵企業提高研發投入;二是提升幫扶力度,對研發水平高、發展潛力好的企業適度予以政策紅利,從而推動企業注重科研創新,以創新賦能發展;三是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可通過產業集聚推動企業展開良性競爭,以市場推動創新發展,全力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上市公司作為企業建設中的先進性群體,同時也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在公司治理的規范化水平和公司發展質量方面對其有更為嚴格的要求,應堅持以優質為導向、以規范為標桿,發揮模范帶頭效用,推動市場向更加良性、有序的方向發展。安徽A 股上市公司的總體情況發展良好,多家上市公司交出優秀的“成績單”,但也有部分公司因受到行業周期和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出現了一定的經營困難和問題;此外個別公司還存在大額違規擔保、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等問題,公司治理規范化程度有待提高;部分企業的股份質押比例較高,仍面臨較高風險。因此,提升上市公司的規范化治理水平要加強對相關責任主體的培訓、引導,不斷強化上市公司董監高的合規意識,確保上市公司規范治理的制度健全且能夠有效執行;加強對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主體的宣傳教育,明確上市公司獨立性要求,確保不干擾、不違規,對于股東質押比例較高的公司,還要關注是否及時履行相應的披露義務,是否可能因質押風險影響上市公司控制權穩定性;中介機構則應盡職盡責,切實履行輔助和督導義務,促進上市公司不斷提升自身治理水平。
鑒于安徽A 股上市公司中民營企業數量進一步增加,占比相對上升,但從資產規模來看,民營企業普遍仍規模較小,發展基礎相對薄弱。與國有企業相比,民營企業的融資需求更強但融資能力較弱,融資渠道相對單一,在企業融資效率方面有待進一步提升。因此,在融資方式方面,還應引導各類上市公司積極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靈活運用多項融資手段,在遵循市場化、法治化的前提下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必要時可通過設立紓困基金等方式緩解公司困境,支持上市公司做優做強,推動各類經濟主體充分釋放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