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輝 如東縣洋口鎮綜合服務中心
現代服務業是我縣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也是我們將來在經濟發展工作多著力的地方,筆者對如東縣現代服務業如何發展進行調查和分析,提出了膚淺的想法。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我縣縣、鎮(區、街道)兩級政府在加強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方面著了力,2013 年縣政府組織有關研究機構編制了《如東縣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如東服務業集聚區發展目標、思路。目前全縣共有市級服務業集聚區5 家,分別是洋口港物流產業園、洋口鎮旅游度假(健康服務)集聚區、銀河紡織品交易集聚區、天一商貿集聚區。縣級服務業集聚區4 家,分別是岔河中心商務區、如東科技中心、如東再生資源交易中心、如東縣青園北路商圈。我們深知,如東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尚處于起階段,與周邊形勢和省市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要求相比,與發達地區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發展空間。主要表現在:一是發展步伐較慢,總體規模偏小。2020 年小洋口旅游度假(健康服務)集聚區、洋口港現代物流園、銀河商貿交易集聚區、如東科技城和天一商貿集聚區、岔河中心商務區、三元世紀城商圈三家縣級服務業集聚區實現營業額和納稅占服務業比重均還比較低,不足60%。二是入駐企業少,缺乏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結構層次偏低。如東科技城目前入駐企業僅有26 家,小洋口旅游度假(健康服務)集聚區2020 年應稅銷售達1 000 萬以上企業僅有江蘇林克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7 家,洋口港現代物流園只有南通洋口港拖輪有限公司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運輸公司華東燃氣運輸分公司等少數幾家物流企業支撐,2020 年兩家企業開票銷售合計不足5 億元,園區的第三方物流相對基礎不牢還處于起步階段,物流企業提供的服務一般是倉庫、運輸,在物流方案設計等更高層次的物流服務還很少提供。三是缺少專業的運作機構,組織化程度偏低。部分集聚區雖成立了組織機構,但與園區管委會仍是一套人馬,缺少專人從事規劃、招商、項目推進、服務協調和管理。在管理咨詢、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領域對于人才服務等方面相對較慢,無法滿足發展需求,導致集聚區建設速度慢,發展層次跟不上。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是加快縣域服務業發牛鼻子工作,涉及范圍廣,需舉全縣之力,綜合全縣資源來共同發力,用抓工業經濟力度抓好服務業集聚區發展。梳理重點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管理體制機制,健全工作機構,組建工作班子,抽調年富力強的有經驗有抱負的人員負責集聚區的開發和管理、服務、招商等工作。二是加強目標管理。集聚區建設要作為全縣整體目標考核的內容之一,適當加大考核權數,合理確定年度建設目標和任務,明確具體責任人,穩步有序推動集聚區加快發展。三是建立協調推進機制。縣、鎮(區、街道)兩級層面成立領導小組,形成聯席會議制度,不定期召集交流、會商重要事宜,研究解決集聚區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切實按照全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的總體規劃布局,認真組織《如東縣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規劃》的執行。二是已經編制規劃的鎮區要加快組織實施,同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有序組織推進。三是暫未編制規劃的鎮區或正在啟動集聚區建設的鎮區,要堅持高點定位、特色鮮明、錯位發展的原則,明晰發展目標、產業方向、功能布局。學習借鑒國際國內先進經驗,聘請專業團隊深入調研、科學選址,引入先進的設計理念,吸收先進的設計成果,并注重將如東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融入到設計方案中,建設具有如東南黃海特色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十四五”期間重點打造沿海開發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以國際化視野、前瞻性眼光編制現代服務集聚區空間規劃,以頂層設計、科學規劃引領集聚區高水平發展,按照產業集中、資源共享、功能互補的理念,統籌布局“科技創新、企業服務、總部經濟、新興業態集聚”四大功能板塊,促進數字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的有機結合,實現四大功能板塊的互融互聯,打造具有長三角南黃海特色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生命健康產業園:發展功能食品、醫療器械、健康服務、生物醫藥等生命健康產業,打造機制靈活、服務周到、產品豐富的生命健康服務體系,構建研發和生產、服務相互促進、共生共榮、相得益彰的生命健康產業體系,打造成為南黃海的生命健康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和產城融合生態宜居先行區。洋口港現代物流園區:積極運用洋口港大自然賜給如東人民的寶地——深水港資源、充裕的土地開發資源、100 多公里的岸線資源和集疏運體系優勢,依托中石油為龍頭的能源(LNG、成品油、原油)產業物流、臺中化威華倉儲為龍頭的液體化工品(丙烯腈、苯乙烯、甲醇、甲苯等)物流和石材加工、展銷、倉儲物流、會展為一體石材加工物流等主導產業,建設成為長三角北翼地區領先的內外貿易集裝箱、煤炭、石油、化工、礦石、糧食等大宗物資和散貨物流的大型中轉基地,使之成為如東縣服務業跨越發展的“主引擎”,成為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輻射周邊地區的綜合性物流港口。小洋口旅游度假(健康服務)集聚區:充分展現具有“海子牛”精神的長三角海韻風情,突出健康休閑養生和綠色生態理念旅游,體現人文元素,在保留南黃海生態自然特性基礎上,努力打造典雅、幽美嫻靜的景觀,建設集科普教育、休閑度假、旅游觀光、鄉村休閑、海鮮餐飲、生態野趣、濕地娛樂、拓展運動與健美、宗教文化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度假勝景。
一是科學制定引進項目目錄。根據如東發展規劃、定位和入區要求,制定招商引資導向目錄,明確招商重點方向和產業,以延長產業鏈供應鏈為目標組織產業招商、以商引商,堅持“縣外就是外的觀點”,著力引進市外大國資、大民企、上市企業國外服務巨頭、龍頭企業。二是研究招商引資方式方法。有效利用投資促進機構、行業協會、已入駐如東或南通的企業等在集聚區建設中的引資宣傳作用,形成多方位、多層次、廣領域的推介格局。三是研究投資方式。鼓勵民資兼并重組以及各類社會資本和經濟主體參與建設發展,投資集聚區建設。四是強化人才引進。要引進一批服務業高端專業人才,積極組織高端人才培訓,建立人才工作站,幫助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困難以及問題,切實改善用人留人機制,為集聚區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不斷提升如東服務業集聚區的水平。五是強化項目質量控制。對入駐集聚區的重點項目,明確定位、功能,加強規劃論證,從源頭上把好項目質量進口關,防止低檔次、低水平占用有限資源以及重復建設,解決項目因功能定位不明確、規劃不到位等造成的先天缺陷。
一是打造服務環境。縣、鎮(區、街道)兩級機關及服務部門要樹牢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方法,要根據各地各級有關實際配有合理的服務機構,加強作風建設,提高服務能力,促進我縣各個集聚區加快發展。二是打造政策環境。開動機器,加強管理研究,簡化審批程序,不斷優化政務環境。三是打造政策環境。在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加快集聚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方面要不折不扣,加強縣情研究制訂合情合理可操作的實施細則。建立縣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要重點支持集聚區規劃、基礎設施、招商以及公共服務業平臺建設,加大對服務外包、管理咨詢、科技服務、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態和電子商務、物聯網、云計算、工業設計、總部經濟等新興服務業態的扶持,引導各類優質服務業企業向集聚區集中,實現如東服務業跨越式發展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