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永娟
(廣東省云浮市云安區石城鎮茶洞小學 廣東 云浮 527527)
新課程標準在改革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了古詩詞教學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熟讀并背誦古詩詞,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們理解古詩詞所描繪的意境,以及所傳達出來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積極的轉變教學模式。在幫助學生們了解古詩詞表層意思的同時,應當帶領學生們挖掘蘊含其中的深層次含義。通過教師的課堂講解,提升學生們的審美臉上能力與情感表達能力,提升學生們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能力。那么,本篇文章重點基于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結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教學目標,探索創新教學模式,從而促進古詩詞的教學效果,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低學段的教學目標,針對古詩詞的教學來說,由于詩歌語言具有簡單凝練的特點,部分詞匯學生們不易理解。因此,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應當估計學生們反復的朗誦,并且是有感情的朗誦古詩詞內容,教會學生們把握古詩詞在節奏上的美感和韻律上的美感,并從中發現古詩詞的美。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朗讀教學工作是十分必要的。[1]
例如: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在講解《絕句》時,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們展示這首古詩詞,并以音視頻相配合的形式,向學生們展示該首古詩詞的韻律,通過反復的閱讀,校正字音,學生們閱讀起來朗朗上口,有利于學生們對該首古詩詞的記憶。同時,通過反復的閱讀,學生們大體上可以通過古詩詞意象來了解古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也更好的感受到了古詩詞的音韻美,有效提升了學生們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們的鑒賞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教師在教授古詩詞的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們仔細揣摩古詩詞的字詞,有更多古詩詞的妙處在于“詩眼”,一個字或一個詞就能夠點名古詩詞的主題。但是,對于小學低學段的學生們來說,直接順利的找到古詩詞的重點字句是很難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積極的引導學生們充分的掌握古詩詞的內容,培養學生們的思維拓展能力,在講解每一首古詩詞的同時都應當教會學生們的如何鑒賞古詩詞的方法,筆者總結了分析古詩詞的三個步驟,從意象到內容到情感的逐步深入過程。也可設置小組討論,并在討論的過程中充分掌握詩詞內容,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增強學生們團隊協作意識。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們開拓視野,提升學生們的問題意識。[2]
例如: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以一年級下冊《池上》為教學例子。教師在講解《池上》的過程中,一個“偷”字道出了全詩是以描寫“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又有心里刻畫,從而把小主人公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表現的栩栩如生。通過找到全詩的詩眼“偷”字,可以更好的領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對于理解詩歌意境來說,尤為重要。
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們來說,雖然他們的思維模式尚不成熟,對于事物的理解能力不深刻,但是此階段學生最寶貴的就是想象力,通過發揮思維想象力能夠讓學生們更加充分的感受到詩歌的意境。[3]因此,針對學生們的這一優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重視思維能力的挖掘,將學生們的想象力轉過為鑒賞思維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們對詩歌意境的理解,促進核心素養能力教學目標的實現。
例如: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小池》為例。全詩所表現的意境宛如一幅花草蟲鳥彩墨畫。不僅描寫了池、泉、荷等自然物像,還描寫了蜻蜓點水這樣優美的意象,能夠引發學生們的無線想象。詩歌把大自然中及其微小的事物引入詩歌中來,有效的表現了生機勃勃,活潑自然的意境。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正確想象,是學生們很容易進入到意境中去,使學生們更好的體會作者表現出來的詩情畫意。
本篇文章重點論述小學低學段古詩詞教學策略,通過上述分析,結合培養學生們核心素養能力的教學目標,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們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對學生們的古詩詞鑒賞能力與審美能力來說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因此,在古詩詞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基礎上,教師應當積極的轉變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們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