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霞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良口鎮善施學校 廣東 廣州 510960)
隨著近幾年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對小學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其中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重點在在于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魅力,掌握基本的語文基礎知識。因而,現代小學教師要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其教學趣味性的實現是不必可少的。而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是構建趣味,有效課堂的重要途徑。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課堂,可以通過一些圖文,動畫視頻,音頻等元素來輔助學生進行學習,進而來構建良好,愉快的教學氛圍,實現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讓學習能夠在課堂中,趣味學習,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有效的進行學習,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求知欲,讓學生也能夠進行相關知識的拓展學習,在一定程度也促進了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學習能力,良好學習習慣的發展和養成,可以為今后學生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此,現代教師要將信息技術合理,科學,有效的融入到教學中,來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發展和提高。
1.1 教師的專業素養不夠。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融入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但是,依據現代的教學情況反映來看,教師的專業素養不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教師思想較為落后,信息技術融入教學課堂需要教師拋棄以往的傳統教學思想,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而大部分的教師卻將信息技術的應用停留于表面,教學課堂依據采取粉筆,黑板擦的形式,而這樣不僅僅不利于學生身體健康的發展,也影響了教師的身體健康。第二,部分教師的信息技術處理能力較弱。大部分的小學教師很少有進行信息技術培訓的機會,加上教師本身的信息技術處理能夠不高,只會一些簡單的圖片的放映,視頻的播放,簡易PPT的制作等,而一些視頻剪輯,微課的制作等難度較高的技術教師很難掌握,因而導致教學沒有發揮出信息技術的最大作用,因而導致教學質量不高。
1.2 信息化教學缺乏思想性。在現代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發現教學出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缺乏思想性。首先,大部分的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搜集相關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課堂設計的過程中,嚴重依賴于信息設備,沒有了傳統課堂中的板書,嚴重忽視了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信息化設備的高度融合,導致教學質量降低。其次,網絡上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而教師在利用這些教學資源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習的學習情況,教師直接利用網絡上的教學資源,導致學生無法有效跟上教學進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學習動力,學習自信受到了一定的打擊,不利于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最后,部分教師在課堂中通入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沒有遵循學生的發展特點,在現代教學背景下,教學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教學設計要圍繞學生開展,而部分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低年級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性格特點,利用信息技術設計的教學內容沒有起到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作用,導致學生的學習依舊停留于表面,教學效果得不到顯著的提高。[1]
2.1 結合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基礎知識的熟練度。對于低年級的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其基礎知識是教學重點,因而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熟練程度和加深學生的記憶是十分重要的。為此,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熟練程度,從而來提高教學有效性。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識字,漢語拼音等是其基礎學習內容,對于識字,教師可以給利用多媒體,給學生講解一些漢字的來源和演變過程,以此來讓學生加深記憶,深入對漢字的理解。對于拼音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的音頻,讓學生學習,掌握正確規范的讀音,以此來讓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2]例如,對于一年級的學生,會學習到日月水火等漢字,以水字為例,水字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演變過程,教師需要將各個階段水的結構以圖片的形式讓學生觀看,讓學生了解每個階段水結構的特點,例如甲骨文,金文,小篆其水的結構像河流一樣,比較彎曲,很形象,以此來讓學生認識水這個字。一年級的學生還會學習到26個漢語拼音,為了讓學生掌握最為規范的讀音,教師就可以播放音頻來讓學生進行跟讀,在學生跟讀中出現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暫停播放,來為學生耐心講解,讓學生能夠掌握精準的讀音。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2 結合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學習興趣的激發是十分重要的,興趣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專注度,讓教學能夠順利的開展和完成。因此,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情境的創設,在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以此來讓學生的情感能夠得到有效的發展。為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播放有關教學內容的動畫視頻,然后讓學生積極的進行討論,以此來創設教學情境,達到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3]例如在學習《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知道其內容主要為毛澤東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的時候,在沙洲壩帶領人們挖深水井的故事,以此來表達對人們的感激之情,為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以前用人力來挖井的視頻,來讓學生感受到勞動人民的辛苦,進而來激發學生內心的感恩之前,以此來有效的開展教學。又如在學習《靜夜思》這首古詩詞的時候,要求學生進行背誦,因而學生需要深入理解詩詞含義才能有效的進行背誦,因而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來給學生播放表達詩詞意境的動畫視頻,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
2.3 結合信息技術,提高學習閱讀寫作能力。在小學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是教學中的重點,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其主要的教學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形成基本的寫作意識。為此,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對于閱讀教學,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采取圖文結合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利用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基本結構,從而讓學生能夠有效的進行閱讀。對于寫作教學來說,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內容來給予學生的靈感,為學生說明寫作主題的相關內容和特點,以此來讓學生有話可寫。[4]例如在進行《黃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溝》等文章的閱讀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觀看黃山奇石的圖片,日月潭的和葡萄溝的視頻,以此來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另外,這些教材文本內容都是描寫風景的文章,為此,教師就可以以“多姿多彩的自然界”來進行寫作練習,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圖片等,來讓學生找到自然界一些事物的特點或者是整體自然界的特點,來讓學生進行一到兩百字的寫作練習,從而來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這樣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促進了學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展,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文化素養。
2.4 結合信息技術,進行拓展教學。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拓展教學是十分重要的,拓展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語文積累,豐富教學內容,為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夠有效性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此來實現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拓展知識點,為學生來進行有效教學。[5]例如,低年級的學生會學習到《坐井觀天》這篇文章,為此,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網絡上搜集相關的拓展內容,例如文章的起源,背景,讓學生能夠有效的進行學習,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拓展一些類似于《坐井觀天》的寓言故事,以此來讓學生進行思考。例如又如在學習《大禹治水》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重點為學生拓展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知識內容,讓學生了解其具體的情形,以此來幫助學生能夠清晰,準確的塑造大禹的形象,了解大禹為國為民的心情。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講解一些古詩詞的時候,為學生拓展作者的一些經歷,詩詞創作的背景等,以此來讓學生可以有效的進行學習。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進而來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和成長。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科學的應用信息技術,是現代教學結合當前社會發展形勢下做出的教學實踐,有效的滿足了現代學生對教學的需求。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有效的為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豐富了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得以更好的成長和發展。為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深刻認識到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積極的進行相關的教學實踐,利用信息技術精心設計教學課堂,不斷的結合學生學習實情進行教學反思和調整,不斷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進而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