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芳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樓塔鎮中心小學,浙江杭州 311200)
面對著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處在初步萌芽與形成階段的學生,班主任工作責任重大。班主任既要對學生的學習負責,引導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又要對學生的道德價值觀負責,引導學生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以便為日后的茁壯成長奠定堅實而又有力的基礎[1]。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筆者意識到了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與迫切性,并想方設法調整自身的教育理念,切實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德育滲透。以下,筆者僅結合自身的班級管理實踐經驗,針對切實可行的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發表個人認識與淺顯看法。
班主任是小學階段學生在校期間接觸最多的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留下足夠深刻的印象。也正因如此,小學班主任要想更好地面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工作,首先應做的便是以身作則,用自身的行為舉止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2]。
筆者在自身的德育教育實踐中就很好地踐行了上述觀點,獲得了非常理想的教育效果。例如,有段時間,筆者發現班上有些學生經常會隨意往地上扔垃圾,導致班級的整體衛生環境較差。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并不是僅僅明令禁止學生不要隨意將垃圾扔在地上,而是采取了一種行為示范的方法。筆者在班級中總是會主動打掃班級衛生,看到地上掉落的垃圾,就會拿起掃把清理干凈,還會將黑板擦干凈,將有些歪歪扭扭的桌子、凳子等都擺放整齊。起初,看到筆者這么做,學生并沒有什么想法。可是,隨著筆者堅持的時間越來越長,學生終于發現班級衛生一直都是干干凈凈的原因所在。意識到這一點,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學習之余開始主動拿起工具清理班級的垃圾,保持班級的干凈與明亮。從那之后,筆者發現很少再有學生隨意往地上扔垃圾了,即使有人不小心掉落了垃圾,他們也總是主動清理干凈。在我們的班級衛生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的同時,小學生亂扔垃圾的壞習慣也得到了改正。這便是小學班主任以身作則,做好面向小學生的教育工作的有力體現。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教小,他們渴望得到教師的表揚[3]。為此,筆者認為,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工作時,不能只是一味地批評學生,還應給予學生科學而恰當的激勵,讓學生感受到點滴成長帶來的快樂。這也是引導學生堅定信心、獲得更好德育教育的重要切入點[4]。
身為一名小學班主任,筆者在自身的德育教育實踐中就積極貫徹與落實了上述原則,得到了來自學生的積極反饋。例如,在班級管理實踐中,筆者注意到班上一名學生上課時總是喜歡做些小動作,有時是自己干著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有時是與其他學生交頭接耳說“小話”。針對這一情況,筆者與這名學生進行了一番深入的溝通。這名學生答應筆者在課堂上要減少與學習無關的行為舉止,而筆者也在教育實踐中加強了對這名學生的觀察。在觀察中,筆者發現這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確實相比之前有了極大的好轉與優化,課上注意力更加集中了,不良的學習行為也大大減少了。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在班級中特意公開表揚了這名學生,肯定了他這段時間內所付出的努力,也號召其他學生向他學習,爭做學習上的小標兵。就這樣,不僅是這名學生感受到了肯定與鼓舞,堅定了日后課堂上規范言行、努力學習的信心,也對其他學生的課上學習行為產生了積極影響,大家都想被教師認可、稱贊,因此,一個個也都鉚足了勁兒認真學習與聽講。整個班級的課堂學習氛圍得到了極大的調整與優化,而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有了明顯的提高。這便是恰當激勵對做好面向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所發揮出的突出作用。
教師承擔著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但這并不意味著兩者的關系是失衡的,相反,教師與學生應始終處在一種平等的關系之中[5]。只有師生關系融洽、和諧,對于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學生才會愿意去聽,愿意去理解與接受,并轉化為自身規范的實際行動。從這一方面來講,拉近師生關系也是小學班主任想方設法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突破方向[6]。筆者自身的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實踐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比如,在以往的德育教育中,筆者會下意識地“端起架子”,告訴學生應這么做、不能那么做,但是學生的實際接受效果不甚理想。針對這一情況,筆者開始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問題出在了哪里。在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之后,筆者在自身的教育實踐中開始有意識地調整自身的行為與做法,嘗試著與學生成為朋友,去聆聽學生的真實想法,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在拉近師生關系的基礎上,筆者的德育教育工作得到了極大的推進與優化[7]。
例如,筆者班上一名學生平時在說話時不注意用語,存在說臟話的不文明行為。針對這一情況,筆者以往的做法都是在發現了該學生說臟話的行為之后給予他嚴厲的斥責,但是,在筆者看不見的地方,這名學生還是時不時地說臟話。為此,筆者開始有意識地調整自身的教育行為,改為與這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也正是這一番心靈上的互動,使得筆者了解到這名學生并未意識到自己說臟話是一種不恰當的行為,相反,其認為說臟話顯得自己更成熟一些,更能引起他人的關注。對于這一想法,筆者及時加以引導,詢問該學生如果在與他人溝通的過程中,別人經常說臟話、罵人,自己是喜歡這種說法方式呢,還是喜歡別人客氣而又有禮貌地同自己聊天、交談呢。這一問題讓這名學生開始進行深入的思考,也正是基于此,他恍然發現,自己喜歡的也是一種文明而又有禮貌的說話方式。這一認知使得該學生意識到了自己之前時常說臟話的錯誤,也向筆者保證以后一定要少說臟話,盡量不說臟話。相較于一成不變的嚴厲指責與批評,這番師生間如同朋友一般的溝通與交流,顯然更有利于這名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與問題,也能使其朝著筆者所預期的方向健康成長。擺正師生間關系、拉近師生的關系對做好面向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價值顯而易見[8]。
德育教育是小學班主任日常班級管理實踐中的一項重要教育內容。為此,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德育教育工作,將引導學生的德育成長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目標[9]。在日后的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實踐中,筆者將進一步探索良好德育教育的滲透方式、方法,以讓學生收獲道德的更好進步與成長,從而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