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躍華(教授/博導) 吳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3)
海爾先后經歷了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國際化戰略、全球化戰略、網絡化平臺戰略等階段。戰略變革的推進,促使海爾內部資源和外部用戶資源進行了重新整合[1]。互聯網時代,顧客需求趨于個性化和多樣化的特點。海爾從2013年開始推行網絡化戰略,創建共創共贏生態圈,為全球創客提供創業創新平臺。傳統企業通過平臺化聚合資源和交互,從而扭轉資源依賴和權力的關系[2]。海爾以用戶為中心,通過提供差異化的產品,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員工成為網絡互聯中的節點,連接各種資源和信息,并將其轉變為需求、產品和服務。員工作為小微企業主,自主創業,參與分紅,成為企業合伙人。作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企業,小微企業與海爾簽訂對賭酬。共擔風險、共享價值,完成承諾業績。
自主經營體發展壯大后,可以成為獨立的法人企業,即小微企業。小微企業包括在線員工和在冊員工,主要是來自于外部的全球創客。小微企業通過平臺的資源和支持,“黏住”用戶,創造超額價值,與企業共享收益,成為企業的合伙人。每個個體都是企業的所有者,強調全員參與[3]。海爾鼓勵每位員工自主創新和創業,維持細分領域的競爭優勢。海爾創新創業的企業文化中,是用戶至上和員工至上的統一,也是員工的自主創業與用戶價值的實現的統一。
海爾轉型為互聯網平臺型企業,鼓勵開放式競爭。員工成為平臺中的“資源接口人”,在全球范圍內,整合平臺的優質資源為用戶的需求服務。海爾通過流程再造,建立交互與協同平臺,實現企業信息化。自主經營體直面市場,直接從消費者的反饋中獲取用戶需求,資源協同平臺快速響應,整合匹配最合適的員工參與自主經營體的運營,及時轉化用戶需求為生產力,提升用戶價值。在市場急劇變化的信息時代,海爾的協同零距離為企業鎖定用戶價值、“黏住”用戶提供了可能。
海爾變革的核心原則是改變觀念、統一思想、統一目標[4]。海爾的企業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項是鼓勵創新創業。創新和變革是海爾發展歷程的主要特點。創新使海爾一直保持著穩定的上升態勢,實現了不同階段的跨越式的高速發展。在海爾變革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是“人單合一”的雙贏管理模式。這種模式是建立在員工與用戶之間的動態契約關系基礎之上。海爾追求員工創業創新的企業文化,組建自主經營體,直面市場、貼近用戶。這樣既保持了大企業規模效應又兼有小企業的靈活應變。
員工是企業盈利不可或缺的部分,對員工的激勵越來越引起企業的重視[5]。在海爾,對賭酬將作為員工激勵工具,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創業小微的對賭酬。海爾與創業小微之間類似投資與被投資的關系。海爾鼓勵小微作為創業者主動發掘市場機會,創建新的營業單元,吸引社會資本和創業投資,海爾則作為出資人和投資者的身份享有收益和分紅。員工從內部在冊員工成為外部在線員工和企業的合伙人,與企業共擔風險、共享收益。
2.轉型小微的對賭酬。轉型小微是基于海爾網絡化平臺生態圈的戰略轉型發展起來的,通過平臺生態圈對其原有業務模式和經營范圍的調整和變革,實現從單一業務的經營單元到全流程用戶體驗的改進,成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獨立核算的自組織。轉型小微在平臺中爭取資源和支持,從而獲得對賭收益。轉型小微與海爾簽訂對賭協議的方式事前鎖定了利潤分享的空間。并通過對用戶實際價值滿足程度結算小微企業的收益。
對賭酬從事前算贏、事中顯示、事后閉環兌現三個維度衡量和改進個人業績,融入小微企業經營活動的全流程。
1.利用資源對賭。小微企業員工與企業之間是通過資源對賭的方式,將小微企業的價值創造與企業整體價值關聯起來。通過提供第一競爭力的目標,獲取對賭資源,自主決定對賭資源的分配,根據實際經營的情況動態調整資源的結構和比例,從而激發了小微企業作為創業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實現自掙自花。小微企業根據獲取的對賭資源,根據自身情況自主決定資源分配,實現自主經營,自掙自花。小微企業的員工根據事先預酬的大小和實際完成的業績情況,獲取個人的薪酬,有助于激發員工自主創業和自我提升的意愿。
3.用戶付薪機制。用戶付薪明確了小微企業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用戶價值。對賭酬將節點、用戶、薪酬、企業目標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于市場。每位員工都通過對賭承諾業績,鎖定自己能創造的用戶價值。用戶小微負責小微企業的績效薪酬的結算,收益和資金的真正來源是用戶。每個小微采用獨立的核算體系,實現市場化經營,通過賺取超額收益和對賭契約,實現利益共享。因此,顧客價值得到滿足,員工獲得相應等級的報酬,真正做到“用戶付薪”。激勵員工創造用戶價值,進而為企業贏得利潤。
4.目標導向機制。小微企業和員工通過對賭協議,實現確定了對賭承諾和業績目標。并將目標細化分解為各個階段的小目標,這些目標共同作用于小微企業的用戶價值創造過程。目標導向使員工更接近市場、貼近用戶,通過不同階段的生產經營,全流程共創價值,形成自我驅動的動態激勵效應。在實現自我價值和提升的同時,促進小微企業和平臺的共同發展。
1.按單預算機制。小微企業根據事先確定的戰略目標,預算實現目標需匹配的資源。按單預算中的人工成本反映了投入效率,計算指標為人力成本與小微企業創造的實際價值增值的比重。小微企業自主經營、自由分配人力資源。由于人工成本擠占小微的利潤空間,小微企業的分紅也將受到影響。按單預算后,小微企業作為自負盈虧的主體,每個員工更關心人力資源成本及績效目標的完成情況。
2.按單預酬機制。按單預算機制解決了小微企業作為獨立經營的主體需要匹配的資源。按單預酬機制明確了每位小微員工創造的用戶價值的衡量標準。按單預酬,指的是小微企業根據獲得的對賭資源,按照每位小微員工的“單”的價值,實行“高單”匹配“高酬”的原則,事先鎖定每位員工的預酬。區別不同的“單”和貢獻度,用透明和公開的方式衡量出不同員工為用戶和企業創造的價值。按單預酬將個人創造的價值與員工的薪酬聯系起來,事先給定預計的目標薪酬,員工根據實際完成進度和完成情況結算薪酬。個人收益完全可視化,激勵員工縮小實際收益與目標薪酬的差距。員工在事前對薪酬有確定的預期,事后根據實際完成情況尋找差距,明確改進的空間和路徑,讓每位員工的職業發展和業績提升都有較為清晰的方向和目標。
3.二維點陣評價機制。海爾運用二維點陣工具衡量每位員工創造的用戶價值和企業價值[7],以確定員工個人價值的大小。二維點陣工具是由縱軸和橫軸構成的象限。橫軸為市場競爭力,反映收益、超額收益等指標。縱軸為戰略承接,反映小微企業的網絡價值,反映實現用戶價值的路徑。小微企業通過承接戰略目標,鎖定用戶價值,通過差異化產品黏住用戶,進而提升小微的市場競爭力。每個員工從二維點陣的橫縱軸兩個維度實現對賭承諾。小微企業及員工根據目標預設實現單的拐點、時間安排和路徑。超過拐點的收益作為增值部分,可以參與收益共享。時間安排作為單個拐點的考核參照,對整體目標進行細化分解。路徑是小微企業縮小實際經營與目標節點的差距,確保按時實現預期目標。
用戶價值和用戶需求是海爾最重要的戰略目標,圍繞第一競爭力的目標實現用戶價值。通過鎖定用戶需求,為用戶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確定具體的用戶價值和類型。小微企業從用戶痛點出發,擴展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找到價值實現的最佳方式,完成預定的目標。通過對賭酬機制,事先設定目標實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在實際經營中據此及時調整戰略。
小微企業根據用戶的需求和反饋,制定有競爭力和價值的單,通過對賭契約與平臺實現目標和資源共享。對賭契約分為接入階段、持續迭代階段、引爆階段和引領階段。接入階段是對賭酬簽訂后的初期,時間較短,小微企業自掙費用,有退出機制;持續迭代階段,實現虧損和收益的逆轉,拐點出現,與平臺按比例分享;引爆階段明確創造的價值和單的實現節點,提高產出效率;引領階段,小微獲得平臺配股,確定經營成果,實現收益共享。
小微企業成為平臺生態圈中的一個個節點,承接著不同的研發、制造、銷售、維修等目標。作為獨立核算的小型企業組織,完全市場化運作。各個節點根據其自身的業務和用戶需求等提交有競爭力的方案。用戶小微通過方案競爭力和用戶價值等方面擇優錄用,簽訂對賭協議。通過用戶評價和完全市場化運作,形成自驅動、自增值。對賭目標具有第一競爭力則匹配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將員工的薪酬與其實際創造的價值掛鉤。
平臺中不同節點承接同一目標,各個節點完成承諾業績,按照獲得的超額收益采取不同的比例進行分享。小微企業要根據不同的單設計節點,與小微成員對賭預設不同拐點的超額收益。不同的各節點根據職責的不同,分別核算損益,設立獨立賬戶并自主決定薪酬分配。若小微企業不能按期完成對賭承諾,平臺會根據情況靈活的適用退出機制。
海爾通過平臺化戰略和小微生態圈建設,建立了貫通三環的對賭酬激勵系統[6]。三環指的就是“生存權利”“利益分享”“事業成就”三個從低級到高級的全流程。小微企業與平臺簽訂對賭契約獲得對賭資源,在小微成立的初期保證自掙費用。鼓勵員工向市場賺取薪酬,小微企業自籌月度費用,在設立初期的3個月左右實現對賭契約設定的拐點。未在時間期限內完成拐點目標的,根據實際情況退出或重新搶單。小微企業只有在實現拐點后才能獲得超額收益。這打破了科層制固定收益和上級評價機制,小微的薪酬完全由用戶決定,創造的用戶價值越高,獲得的價值增值和報酬就越高。
利益共享符合利益相關者理論,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利益相關者。企業參與市場經營關系到利益相關者的整體利益。小微企業與海爾、合作方及小微內部員工之間都是利益共享的關系。通過利潤共享,組建利益共同體,將企業、員工、市場緊密聯系起來。小微企業通過對賭協議約定超額利潤分享比例,激勵員工創造更高的價值。使員工成為利益共同體參與生產經營,最大地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和自主性,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對賭酬的優勢在于激發員工的事業成就感,使員工自我驅動、自我激勵。小微企業完全市場化經營,平臺與小微企業不是傳統的上下級關系,而是資源對賭的投資關系。員工成為企業的合伙人,激發員工的事業成就感和使命感。小微企業通過簽訂對賭協議,獲得對賭資源和超額薪酬,實現小微和平臺的價值增值。
用戶是企業價值的創造者,也是企業重要的資源。激發員工的市場意識,有助于企業打造持續性的經營動能[8]。海爾模式的優勢在于貼近市場,與用戶零距離,共同開發和創造價值。精準地識別誰才是企業真正的用戶,通過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鎖定用戶資源,滿足用戶差異化和個性化需求。用戶即“單”,依據不同的“單”,可以衡量員工為用戶創造的價值,真正發掘一流的員工和團隊,匹配優質資源,為企業創造持續增長的收益。
在海爾內部,鼓勵員工創新,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9]。海爾建立了以一級自主經營體為主體,二三級自主經營體提供資源支持的“倒三角”型組織結構。將企業的資源向一級自主經營體傾斜,全面貼近市場。員工以用戶價值創造為目標,同時實現自身價值,實現了“雙贏”[10]。員工通過自主管理和自主創業,實現用戶和自身的價值增值,最終提升企業的經營業績。員工是企業創造效益的主力軍和源泉。企業要善于發掘和激發一線員工創新創業的潛力和自主性。
對于傳統的企業而言,管理要讓位于員工和用戶。消除“官本位”文化,將員工的評價和升級的權力交給用戶,由市場說了算,實現去領導化。在企業內部,進一步打破層級觀念,管理者轉變為資源接口人,為一線員工提供戰略咨詢和優質資源,為用戶價值和需求服務。去領導化有助于企業更加貼近市場,敏銳地發現市場需求,鎖定用戶價值,“黏住”客戶。
自主經營體經過平臺的孵化和培育,發展成具有法人資格、自主經營的小微企業。這些小微企業將大規模的組織分化為一個個細小的單元,直接面對市場,保持了小企業的靈活性,能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做出快速的反映。小微企業一般都關注某個細小的領域,通過平臺全球資源的整合,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而小微企業往往是在某個細分領域具有第一競爭力的微小單元,對于細分領域的深根細作,有助于企業獲得持續穩定的增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