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旭
(甘肅泓宇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蘭州 730010)
社會經濟的發展使我國各行各業對水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這樣一來,如何減少水資源浪費、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保障生產生活用水就成為社會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水利工程是一項基礎性建設工程,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的現代化發展對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工程涉及諸多方面,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水利工程建設的需求。這就需要實現水利工程管理的現代化與精細化,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市場經濟不斷發展,推動了水利工程管理朝著現代化管理的方向發展,其不僅可以滿足相關工程管理要求,還可以更好地實現管理與發展進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水利工程的現代化管理涉及范圍廣泛,包含的內容也更加復雜,如工作人員思想管理、硬件設施管理等。管理得當不僅可以確保水利工程建設順利進行,還可以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進而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效果和水平[1]。水利工程現代化管理工作模式需要結合現代化管理工作理念,完善和創新現有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管理內容和管理制度,并提高相關管理工作人員的管理意識與能力,實現水利工程動態管理。
在整體水利工程管理中,精細化管理就是將相關內容與環節分為多個細節步驟,對各個細節步驟進行綜合的、科學的管理,確保每一個管理環節能夠實現高精度管理。精細化管理能夠顯著提高管理的水平與效果。具體而言,進行精細化管理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依照相關標準要求,詳細劃分水利工程管理內容,并結合不同方面的實際情況與要求對設備和人員實施分類管理,從而更好地把握水利工程管理的各個環節與內容,提升工程的質量[2];另一方面,在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要細致把握各個管理環節的資金投入,降低水利工程管理的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在開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時,不斷優化與改進現有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是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的基本目標,以此為基礎才能提升水利工程運轉的效率,提高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在水利工程管理中,首先要全面搜集與整理水利工程相關資料與數據信息,并根據相關規范和標準篩選核對數據,避免資料丟失或數據錯誤;其次,在水利工程資料管理階段,可以引入責任制,確保資料收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最后,需要結合水利工程實際運轉情況,建立大數據分析與模擬系統,引入大數據、物聯網、虛擬現實等技術,優化水利工程的實際運行流程,提高水利工程動態化管理效果[3]。另外,運用大數據或數據系統能夠實現對設備的實時檢測,一旦發現存在的故障或問題,能夠及時對相關故障問題進行檢測與處理,避免經濟損失。
水利工程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已經成為當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發展的主要趨勢,越來越多的水利工程開始引用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模式。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具體實施階段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影響水利工程管理效果的提升,常見問題如下。
現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對管理方式轉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受制于起步時間晚等因素,我國水利工程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模式仍不成熟,存在一定不足。部分管理人員缺乏對現代化管理與精細化管理的全面認識和掌握,導致決策不合理、不科學,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開展產生了不良影響。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相關決策的制定需要基于科學合理的依據,如此才能推動水利工程進一步發展,帶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因此,需要更新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培養其管理意識,以此來確保現代化和精細化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完善成熟的管理機制是水利工程實現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的關鍵,也是管理工作現代化與精細化高效開展的保障。但是,當前我國大部分水利工程的管理單位并未建立成熟、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機制,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水利工程中關于水情、人員等方面的管理缺乏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與管理模式,導致實際的水利工程管理效果不佳。對此,需要對相關規章制度的建立加強關注和重視,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與管理標準要求,制定科學可行的規章制度與管理方案。第二,崗位責任不明晰。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而言,落實責任制是尤為關鍵的工作內容和要求,明確分配相關管理任務與職責不僅可以確保管理工作的安全性,還可以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4]。然而,我國水利工程管理中還存在崗位職責不明確、任務分配不均、人力資源匱乏等問題,影響了實際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
在水利工程管理的實際工作中,管理工作的效果與作用直接受管理工作人員自身專業能力水平的影響和制約。管理人員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占據著比較重要的地位,其具備優秀的專業能力和較高的素質可以確保管理工作順利進行。但是,當前我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部分管理人員專業能力素質不足的問題,具體表現如下。①缺乏責任心。在水利工程管理過程中,現有管理人員存在未按照標準要求開展管理工作的情況,導致管理任務未能及時完成,致使管理效果不理想。②管理人員所具有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知識不足,在實際管理工作中不能良好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致使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當前水利工程建設的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只有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和解決,才能確保水利工程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并達到預期效果。具體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管理理念更新是水利工程實現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的根本措施與要求,只有在正確的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理念的引導下,才能夠開展相應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相關管理單位與部門需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對管理人員進行宣傳與引導,更新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與思想,并對管理工作中的人力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從而提高管理各個環節的工作質量與水平。除此之外,管理部門與管理人員需要通過多種方式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管理成本,從而提高工程的經濟收益。
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而言,完善成熟的管理制度能夠保障管理工作良好高效地開展和落實。一方面,完善成熟的管理制度能夠從宏觀層面為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提供指導與幫助,并明確管理工作的要求與內容。在實際管理工作中,落實責任制能夠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分配,提高管理的效率[5]。另一方面,完善成熟的管理制度能夠建立健全監督機制,保證水利工程管理的各個環節能夠被實時監督,方便管理人員改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提升管理人員專業素質是實現水利工程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的最根本要求。水利工程管理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對管理人員專業能力素質的培養。第一,在選拔管理人員時,側重于專業型、復合型人才,以更好地滿足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需求。第二,需要加強對在職管理人員的培訓,通過開展講座等方法,增強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與管理能力,從而提高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水平和質量。
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設備儀器能夠極大地推動管理現代化與精細化實現。具體而言,可以嘗試從土圍堰與土袋圍堰技術管理、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多波束測深系統的應用三個方面著手,提高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的水平。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土圍堰與土袋圍堰是比較常見的施工技術,其良好應用能夠顯著提高水利工程施工進度和質量,確保后續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工作順利進行。GPS 技術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應用可以使工程管理效果大大提升。例如,在水利工程選址時,運用GPS 技術能夠對地區的地勢、地形條件進行探測分析,防止不利的地形、地質、地勢對水利工程造成影響。同時,借助GPS 技術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測繪水平。如今,隨著水利工程的發展,以往的單波束測深系統在應用中逐漸顯露其不足和缺點,在這一情況下,多波束測深系統的應用能夠彌補單波束測深系統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探測的準確度。
在水利工程管理過程中,管理的現代化與精細化是管理工作發展的趨勢和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因此,探究水利工程的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是十分關鍵且必要的。文章對水利工程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進行多方面分析,對其概念、存在的不足與建設方法進行了綜合闡述,希望能夠推動水利工程現代化與精細化管理建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