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林法
(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0)
游戲教學法是一種使學生在快樂學習中獲得成長的教學方法,它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教育目標,充分體現課堂上教師的主導地位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讓教書育人、環境育人、管理育人以及服務育人的教育目標得以實現。在跆拳道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通過培養學生學習跆拳道運動的興趣,能激勵學生積極地參與跆拳道運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感受到跆拳道所帶來的魅力,并在長期不斷的練習中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讓寓教于樂的良好教學效果得以體現。
學生在學習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時,不論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學習,都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有助于教學的開展。在傳統的跆拳道教學課堂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很多學生對這些枯燥的理論知識不感興趣,導致其對跆拳道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因此,在跆拳道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跆拳道學習的道路上不斷摸索前進。
輕松的教學氛圍能夠讓學生快速地融入課堂教學,而運用游戲教學法開展跆拳道教學,能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教師在跆拳道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能讓學生在快樂學習的同時,掌握跆拳道知識,最終達到寓教于樂的教育目的。例如,教師可以在跆拳道教學中引入游戲,使整個課堂的氛圍變得輕松,學生在這種氛圍中能充分體驗學習跆拳道的樂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跆拳道的學習中。
傳統的跆拳道教學課堂以教師的講授為主,教師對學生進行跆拳道動作的示范,學生看完后再模仿教師進行反復的練習。雖然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對跆拳道動作技巧有所了解和掌握,但這也僅停留在表層,學生對跆拳道運動的內涵解讀不充分,無法培養其學習興趣。而利用游戲教學法開展跆拳道教學,是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能夠讓學生學習到除了運動技能以外的其他知識。
在傳統的跆拳道教學中,部分教師為了顯示出自己教學的威嚴,在教學時很少與學生進行交流,導致教學課堂的氛圍十分嚴肅。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跆拳道,常常會產生畏懼的心理,導致師生之間的交流出現障礙,教師無法清楚地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也降低了學習跆拳道的興趣。利用游戲教學法開展跆拳道教學,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在發布任務和明確活動方法時會與學生平等溝通,有利于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因此,游戲教學法能有效促進師生之間建立和諧的關系。
為有效發揮游戲教學法在跆拳道教學中的優勢與作用,將其運用到跆拳道的技能教學和實戰訓練上,教師可以科學設計快樂體育游戲內容,以此激活學生的參與主動性和積極性,感知游戲教學法的吸引力,使其更愿意參與到跆拳道的實踐中來,學生通過跆拳道的鍛煉使得體質健康水平得以提升,心理健康狀態得到有效調節。
基礎技能教學和混合技能教學是開展跆拳道教學工作的2大主要任務。學習任何一項事物,都需要打下堅實的基礎,跆拳道的學習也是如此。學生想要獲得較強的跆拳道技能以及較高的跆拳道段位,都需要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因此,教師在開展基礎技能教學課時,要適當調整教學的進程,在學生站姿、步態以及腿法等基本功都過關的情況下,再開展下一階段的教學,即使在運用游戲教學法進行教學時,也不可為了讓學生感受學習跆拳道的快樂而忽略對基本功的學習,學生如果沒有扎實的基本功,那么在接下來的混合技能學習中就會感到巨大的壓力。學習跆拳道基本技能的過程是非常枯燥且辛苦的,教師在學生學習時要多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在鼓勵中堅持完成基本技能的學習。例如,教師在學生長時間練習某一跆拳道基本技能表現出疲憊時,可以讓學生暫停練習,并為他們講解自己在剛開始學習跆拳道時的感受,告訴學生雖然剛開始學習時會覺得筋疲力盡,但在掌握了這些基本技能并進入到后期混合技能的學習時,就能感受到跆拳道運動的有趣之處。學生在了解教師學習跆拳道的故事后,就不會在學習初期感到勞累時進行抱怨,也會更加心甘情愿地投入到跆拳道基本技能的練習中。例如,在講解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活動小組,開展“你比我猜”的游戲,一名學生模擬跆拳道技巧,另一名學生猜動作名稱,實現動作技巧的強化和學習。游戲引導的方式遠比單一的跆拳道技能教學效果更直接、更理想。
不論是何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只要在跆拳道教學中引入了游戲,就能讓課堂的氛圍變得活躍起來,學生在活躍的課堂環境中,也能夠積極地與教師進行配合,在師生共同努力下完成教學任務。而在游戲教學法中,將游戲引入跆拳道教學是創造快樂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因此,跆拳道的技能教學要運用多元的游戲活動提供支撐,以此來帶動課堂的氣氛。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跆拳道動作中的出拳時,由于這個動作需要學生利用手腕的力量完成快速、干脆的出拳,但大部分學生手腕缺少力氣,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射飛鏢的游戲,讓學生排成一列縱隊,依次向靶向進行飛鏢投射,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鍛煉學生的手腕力量。又如,在指引學生對踢腿動作進行練習時,由于不少學生踢腿時不僅速度較慢且腿部力量也不夠,這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加強鍛煉腿部肌肉,教師此時可以利用游戲的方式,在學生的一條腿上綁上小沙包,另一條腿則綁上氣球,讓學生之間踩破對方的氣球,通過踩氣球的游戲,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腿部肌肉力量,還能提升學生的反應能力。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在得到鍛煉的同時,也獲得了快樂。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采用比賽的形式開展游戲活動,學生在游戲時就能理解“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精神。學生在游戲教學法下學習跆拳道,不僅能夠獲得跆拳道知識,還能在快樂中感受到跆拳道運動中所蘊含的精神。
學生在學習跆拳道時,除了需要對跆拳道的動作技能進行掌握外,也需要對跆拳道中所蘊含的文化底蘊進行學習。跆拳道運動是一項注重禮儀的項目,這也突出了跆拳道這項運動的魅力,因此在教師在運用游戲教學法時,就可以為學生創建模擬實戰比賽的游戲教學情況,在學生比試后,還可以給予勝利一方獎勵。采用模擬實戰的方式開展教學,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學生在正式的比賽時也不會出現過于緊張的情緒,且學生在實戰練習中也會對跆拳道文化和體育精神產生正確的認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創建模擬社會的場景。
例如,教師設置“警察抓小偷”的游戲場景,選出幾位跆拳道技能水平比較優異的學生扮演“小偷”,再選出幾名跆拳道技能水平相對較差的學生扮演“警察”,要求“警察”在規定的場地和時間內完成對“小偷”的抓捕工作,而抓捕是否成功,則以“警察”是否能夠靈活運用跆拳道出拳技巧將“小偷”后背摔地為衡量依據。這種創建情景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跆拳道的興趣,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會將教師教授的各種跆拳道招式牢牢記在心中。同時,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創建的情境中,如在上述“警察抓小偷”的游戲中,教師也可以在其中扮演“小偷”的角色,通過教師的參與,不僅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為師生之間提供了溝通的橋梁,這種教學方式讓游戲教學法的教學目的得以體現。
將快樂教學法運用于跆拳道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對跆拳道運動充滿興趣,還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總之,游戲教學法體現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它通過綜合運用心理學理論與心理學知識,在滿足跆拳道教學的要求的前提下,體現了跆拳道運動的精神和特點,讓學生不僅增強了體魄,還鍛煉了意志。教師在實際的跆拳道教學中,還需要不斷完善游戲教學法,從而保證快樂教學法在跆拳道運動教學中的有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