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超 青島農商銀行
根據銀保監會公開數據及第三方機構統計,2020年,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人民銀行、外管局合計對銀行類金融機構開出4 774張罰單,其中涉及信貸管理領域2 894張,數量最多;反洗錢領域804張,僅次于信貸管理,成為處罰案由數量第二多的領域。近年來,隨著反洗錢監管力度的加大,商業銀行因違反反洗錢相關規定而受到行政處罰的新聞比比皆是。隨著業務發展和金融創新,商業銀行面臨的洗錢風險日益突出,反洗錢內部控制成為關系銀行穩健經營的重要因素。建立完善的反洗錢內控制度體系,不僅能夠有效預防和打擊洗錢犯罪,也有助于提升銀行內部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助力商業銀行參與國際競爭。
反洗錢內控制度是指商業銀行為保證反洗錢工作有效開展,利用內部分工產生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靜態形式。
1.內部環境,指影響和制約銀行反洗錢內控制度建立與執行的各種內部因素的總稱。
2.風險評估,是及時識別、科學分析影響銀行反洗錢管理目標實現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并采取應對策略的過程。
3.控制措施,是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結合風險應對策略所采取的確保反洗錢管理目標得以實現的防范和手段。
4.信息溝通,是及時、準確、完整地收集與銀行反洗錢管理相關的各種信息,并以適當方式在銀行內部各部門、各分支機構之間以及銀行與外界之間傳遞這些信息,幫助管理層做出決策,并使員工了解自己的反洗錢職責,提升工作質效。
5.監督檢查,是銀行對其反洗錢內控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進行持續性監督檢查和評估,形成書面報告并做出相應處理的過程。
銀行建立反洗錢內控制度的最終目的是防范洗錢風險,提高識別和防范洗錢犯罪的能力,主要基于以下兩方面考慮。
第一,迎合監管要求。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對銀行反洗錢工作實施監管主要是為了防止犯罪分子利用金融系統進行洗錢,從而維護金融穩定。銀行建立反洗錢內控制度是為了對經營中潛在的洗錢風險進行防范和管理,這與監管要求是一致的。
第二,依法合規經營。商業銀行通過建立和完善反洗錢內控制度,形成有效的內控體系,可以降低本機構被犯罪分子利用洗錢的風險,從而實現穩健合規經營。
第一,建設反洗錢內控制度體系應堅持合規原則,至少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反洗錢相關法律體系;二是反洗錢監管政策,如當地監管部門的指導意見;三是反洗錢國際標準。
第二,建設反洗錢內控制度體系應堅持風險為本。制定反洗錢內控制度時,需充分考慮內外部威脅、結果影響等因素,通過全面、有效、持續的識別、評估、監測、管理、改進等機制措施,建立風險為本的反洗錢內控機制,增強反洗錢工作有效性。
第三,建設反洗錢內控制度體系應保證全面性。既應涵蓋所有客戶、交易、產品和業務等渠道和領域,也應覆蓋所有機構、部門和人員,明確機構和部門反洗錢工作目標和職責及內控措施。
第四,建設反洗錢內控制度體系應與業務實際相結合。銀行應將反洗錢內控要求作為風險控制的組成部分,嵌入業務管理流程和操作規程。
第五,建設反洗錢內控制度體系應根據銀行發展情況動態調整。反洗錢內控制度應根據銀行經營規模和業務發展情況適時進行修訂和完善。
一是管理層重視程度不夠。部分銀行管理人員未認識到反洗錢工作對銀行經營管理的重要意義,存在“重業務輕風險”的問題。即便在風險管理方面,也存在只關注傳統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忽視洗錢行為可能帶來財務損失和聲譽風險的問題。二是缺少專業的反洗錢工作隊伍。管理層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反洗錢人員數量與業務發展規模不能完全匹配,且人員多為兼職,專業培訓跟不上,素質參差不齊,以至于反洗錢人員保障不足。三是反洗錢考核激勵不到位。部分銀行未將反洗錢工作納入考核或考核指標占比太低,導致分支機構在落實反洗錢內控要求時缺少約束機制,執行效果大打折扣。反洗錢激勵機制的缺失,也降低了員工執行反洗錢內控制度的積極性。
實施洗錢風險評估是做好反洗錢工作的前提,而目前大部分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在洗錢風險評估方面還比較落后,缺乏科學的評估方法和專業的評估人才,主要參考《金融機構洗錢和恐怖融資風險評估及客戶分類管理指引》評估客戶的洗錢風險,而對整個機構、產品和業務的風險評估,主要依靠定性和人為控制的直接管理方法,缺乏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科學方法,未能充分披露洗錢風險,導致制定反洗錢內控制度時無的放矢。
控制措施方面的不足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反洗錢內控制度不完善,存在管理空白。如部分銀行缺少統一的洗錢風險管理政策或風險管理政策未通過董事會審核。二是內控制度執行效果不盡如人意。員工反洗錢責任意識缺失、崗位設置不合理、職責分工不明確、管理部門檢查監督不到位等都對反洗錢內控要求落實造成困難,導致結果不如預期。三是反洗錢信息系統建設滯后,不能有效支持內控要求落實。部分銀行的反洗錢系統并未與各個業務系統對接,僅從柜面業務操作系統調取客戶和交易信息,無法形成統一的客戶視圖,或無法與業務系統交互,不能實現對洗錢和恐怖融資黑名單的實時監測、名單客戶交易攔截等功能。
雖然大多數銀行成立了反洗錢工作領導小組推動工作開展,但日常工作中,反洗錢內控要求的落實仍高度依賴牽頭部門,業務條線參與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一些重要的風險信息無法共享,不利于風險防控。
一方面,未建立反洗錢內審機制。部分銀行未對反洗錢工作開展審計或將反洗錢管理部門開展的檢查視同審計,不能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第三道防線”的作用。另一方面,反洗錢專業審計能力不足。部分審計人員對反洗錢業務知識掌握不足,不能發現內控方面存在的問題,無法提出改進建議。
為踐行風險為本的反洗錢工作理念,筆者建議從以下五個方面開展反洗錢內控制度體系建設。
一是深化認識,提高對反洗錢工作的重視程度。反洗錢是全員性義務,各級機構、部門和人員都應正視反洗錢在風險控制體系中的地位,自覺將認識轉化為實踐,在工作中認真落實反洗錢要求。二是強化培訓,建立與業務發展相匹配的反洗錢工作隊伍。除反洗錢管理部門配備專業人員外,業務條線也應配備反洗錢人員,負責將反洗錢內控要求嵌入條線業務管理流程,并根據發展規模調整人員數量,確保業務發展合規。三是加強考核,提高全員反洗錢工作積極性。要按照“機構、條線、人員”維度建立反洗錢考核機制,將反洗錢內控制度執行情況納入考核,且不能明顯弱于業務考核。同時要對反洗錢工作成績突出、堵截洗錢犯罪發生的機構和個人予以適當獎勵,對反洗錢工作不力、造成洗錢風險的機構和個人給予處罰,激勵先進、鞭策后進。
商業銀行應配備專業評估人才、采用科學方法,客觀評估機構、客戶、產品和業務存在的洗錢風險,評估洗錢風險與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其他風險的關聯性,確保各項風險管理政策協調一致。加強新產品和新業務洗錢風險評估的同時,還要從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持續對各項業務開展洗錢風險評估,特別是業務環境和流程發生變化時,必須重新評估風險,并采取應對措施,確保風險可控。
一是建立全面的反洗錢內控制度體系。既要按照反洗錢法律法規和屬地監管要求建立全面的內控制度,避免管理無據可依,又要對現有制度疏漏以及不適應業務發展的要求進行補充和完善,確保反洗錢制度與業務流程有機融合、便于執行。二是要通過優化崗位和人員配置、明確職責分工、加強監督等方式,建立環環相扣的內控運行機制,避免出現管理失控、制度懸空的情況,提升制度落地效果。三是建設科學有效的業務系統和反洗錢系統,加大科技投入,實現反洗錢系統對全部業務和交易的監測,健全名單監測功能,提高風險識別和防范水平。
橫向上,反洗錢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部門應切實履職,及時向高管層匯報本條線反洗錢工作情況、發現問題及工作建議,確保高管層充分了解全行反洗錢工作形勢,正確決策。縱向上,及時向分支機構傳導信息,使其全面了解本行的反洗錢政策,確保上下行動一致,提高協同作戰能力。
內部審計是商業銀行及時發現和糾正反洗錢工作存在問題、防范洗錢風險的有效手段。一要建立健全反洗錢內審機制。將各級機構執行反洗錢內控制度情況納入審計范圍,及時發現問題并跟蹤整改。二要提高審計人員反洗錢業務能力。審計人員應熟練掌握反洗錢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了解反洗錢的新方法和新技術,方能發現反洗錢內控制度的缺陷及制度執行過程中的薄弱環節,提示有關機構和部門采取應對措施。因此,審計人員要加強反洗錢知識學習,提升內審機制運行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