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思
(吉林師范大學 吉林四平 136000)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與研究在我國競技體育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足球運動的普及程度和開展情況,取決于足球后備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因此,為促進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和足球水平的提高,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是相當重要的。該文針對目前四平市足球后備人才培養與研究現狀進行系統的考察和分析,了解足球后備人才訓練和培養的現狀及問題,并找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為今后四平市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與研究提供切實的意見與建議。
該文所研究的四平市足球后備人才是指現階段四平市開展校園足球的單位,通過合理的培養訓練計劃并經過全面的素質教育后可能為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作出一定貢獻的足球運動員。
1.2.2 國內研究現狀
目前看來,關于足球領域的研究和探索有很多,研究的主體內容包含足球運動、足球文化、運動生理學等,其占科研成果總數的90%。而關于教練員、裁判員、運動器材等方面的研究較少,約占總數的10%。因此可見,我國足球科學研究具有明顯的不協調性。我國足球運動也因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而停滯不前,相關政府部門可以對足球市場進行科學、合理的宏觀調控,以此來彌補足球市場的不足與缺陷,確保足球競技的穩定、健康、有序的發展[1]。
1.2.2 國外培養狀況
與國內研究現狀相對,國外關于足球領域的研究則較為全面。研究發現,德國在世界足壇占據重要地位其足球運動能保持長盛不衰的原因在于后備人才的培養及對各年齡段訓練任務和考核內容的嚴格考察[2]。日本政府對足球建設給予了巨大的投入,努力抓好青少年足球運動的普及和研究,對不同年齡階段的青少年采取不同的考評內容和訓練方法。英格蘭被譽為現代足球的發源地,其依托教育系統和社會組織及法律制度等扶持,足球天才層出不窮,足球后備人才充足[3]。從以上幾個國家地區足球后備人才培養的情況來看,各有其長處和特點。
該文以四平市青少年足球培養單位的后備人才為研究對象。
2.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大量體育運動訓練學、人文社會學、管理學、心理學的著作和期刊,結合四平市開展足球項目的學校和職業組織俱樂部在青少年訓練方面的數據、資料及圖書,充分了解以往研究成果,為該文提供詳盡的參考材料和理論知識。
2.2.2 專家訪談法
根據論文的研究需求,對四平市體育局、四平市足球協會、四平市教育部門進行系統訪問。對四平市足球后備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與交流。
2.2.3 問卷調查法
該研究通過對四平市從事足球教學與培養的人群進行細致的訪問和咨詢,對有關數據進行系統性處理,總結出促進四平市足球運動進一步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2.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對問卷得出的信息進行整理,并對最后獲得的結果進行分析,進而獲得相應的結論。
3.1.1 四平市足球運動員現狀分析
調查顯示,中國2020年在訓足球運動員為25840人,是中國人口總數的0.03%,遠遠不能滿足我國體育屆對足球市場人才的需求。
在足球運動員培養過程中,四平市的人才培養模式在供求關系上反映出運作成本過高,項目發展上表現出參差不齊,且不平衡,甚至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直接導致了足球運動員人數下降,業余體校、體育職業技術中學招生困難,生存艱難,后備人才嚴重缺乏,成才率低。由此可見,四平市足球運動員數量相對匱乏,而且足球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問題始終未能解決,由于缺少系統的文化教育,大多數運動員的文化程度及專業素養較低,嚴重影響了四平足球運動的發展。因此,必須從基礎做起,放眼未來,擴大足球文化的普及程度,大力開展學校與學校之間的足球聯賽。
3.1.2 四平市足球教練員現狀分析
足球教練員作為運動訓練過程中的溝通者和領導者,在足球訓練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他們培養水平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校園足球的發展。在此之中,最應該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壯大四平市足球教練員隊伍,帶動青少年足球運動的發展。
(1)教練員年齡結構現狀
年齡是經驗的一種具體表現,一般年齡越大,經驗越豐富。一個教練員的成功需要一個不斷學習與成長的過程,盡管這個過程很漫長,但深厚的執教經驗對青少年運動員的發展與進步起著巨大的輔助作用。調查中顯示,被訪問的教練員中,20~30歲的占13%,31~40歲的占42%,41~50歲的占22%,50歲以上的占18%。
(2)教練員執教年限現狀
足球教練員的執教年限也是一種經驗的體現。從研究中了解到,執教年限處于6~10年的人數最多,占47.9%;執教20年以上的很少,僅占8.3%。調查得出,處于執教年限最佳期11~15年的人數最少,且整體上缺乏經驗。
(3)教練員學歷現狀
學歷是反映教練員隊伍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標準。教練員文化素質的高低制約著體育發展水平的高低。學歷越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強,便于訓練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教練員應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和升華自己,進一步鞏固和提高自身業務水平[5]。
3.1.3 四平市足球運動管理現狀分析
運用科學的理論與方法及先進的技術水平對足球訓練進行有效的管理與控制,有利于實現既定的目標。由此可見,建立完備的管理制度,提升重視的力度,才能從本質上提升人們對足球運動的認識。研究發現,管理體制影響著全套訓練與培養方式的優良。由于四平市足球教練員對科學化管理的認識還不夠全面,所以應加強重視的力度[6],逐步提高四平市足球水平。
3.2.1 加大足球運動的普及力度,增加足球后備人才數量
良好的人才儲備是足球運動不斷發展的基礎。因此,如何使學生認識和喜愛足球已經成為必須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加大足球運動的普及力度,獲得相關部門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與幫助,有利于提高四平市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的數量及質量。同時,建立健全四平市足球管理機制,加強溝通與協作,為足球運動的發展和進步提供科學有效的保證[7]。
3.2.2 建立體教結合的培養模式
堅持貫徹落實“體教結合”的基本政策,提高隊員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及運動能力,引導其形成正確的三觀[8]。以豐厚的待遇招募更多更加優秀的隊員投入到學習和足球兩不誤的狀態中,讓隊員感受到在愉悅身心的同時,也能夠增強自身身體素質。青少年作為我國今后體育事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必須系統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保證學習與運動相平衡,以促進運動員的全面發展[9]。
3.2.3 加強對教練員的培訓,增強自身專業水平
教練員在整個訓練過程中起著紐帶作用,一方面調節隊員情緒的波動,另一方面培養隊員團結協作精神。因此,四平市應當積極加強教練員隊伍建設,組織教練員參與培訓,不斷提高組合素質。
3.2.4 優化和完善訓練競賽體制
競賽能夠很好地培養隊員團結協作的精神,更能夠通過競賽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便于賽后進行更加全面的訓練。所以,應對現行競賽體制進行創新,嚴格管理,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進一步完善競賽體制,并遵循“一切訓練以比賽需要”為原則。
第一,四平市足球后備人才儲備資源較為匱乏,嚴重制約了足球運動發展。
第二,四平市足球教練員的執教經驗不夠豐富,學歷及知識結構有待提高,教練員年齡結構較為合理,培養制度不夠完善。
第三,四平市足球訓練工作缺乏經費及必要的政府支持政策,訓練難以有效展開。
第四,四平市足球競賽體制不夠完善,運動員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與交流,制度化管理不夠到位,嚴重阻礙了四平市足球運動的發展。
第一,促進足球聯賽的開展,培養足球運動專業人才。
第二,定期組織教練員進行培訓,加強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提高教練員的知識結構、文化素養及個人能力。
第三,加強完善足球競賽制度,制定規范的足球訓練體系,建立健全競賽管理系統,以培養四平市需要的足球后備人才。
第四,加強平衡學習與運動之間的關系,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注重體育文化發展水平的提高,以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