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捧捧 江嵐
(1.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漢 430079;2.武漢體育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9)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特別是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時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此之后我國經濟體制開始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為提高當時我國競技體育實力,打開國際交流的大門,提高國際地位,“舉國體制”“全國一盤棋”發展體育的方針不能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陳舊的體育管理模式難以適應體育事業的發展需要。為探索一條適合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道路,國家開始頒布一系列改革措施來促進體育的發展。1993年,為了更好地發展體育,前國家體委頒布《國家體委關于深化體育改革的意見》逐漸組成事業單位性質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的籃球作為我國主要運動項目,成為改革的第一批試點體育項目,也隨著市場化程度的增強不斷推動著實體化改革的進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由于長期受到政府管理,體制觀念深入人心,難以轉變發展模式,甚至在改革的過程中觸及到某些人的利益,從而使改革的步伐大大減緩,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斷完善、不斷深化的過程,要通過一次次的改革,不斷剔除改革中不合理的地方,從而為我國體育的發展開辟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籃球作為我國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之一,受眾廣泛,遍及兒童、青少年、中青年等各個年齡層,對于籃球發展的改革可謂是關注度極高。通過對歷年國家頒布的關于體育協會改革的政策和措施研究,中國籃球協會的改革可以分為3個階段。
在1993年,前國家體委頒布《國家體委關于深化體育改革的意見》之前,就率先對籃球等協會進行了協會實體化改革試點。之后為加快協會實體化進程,逐步形成以單項運動協會為主的運動項目管理體制,建立事業單位性質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在1997年前國家體委成立“籃球運動管理中心”,實質是“一個機構,兩個牌子”。
從1997年到2017年,隨著實體化改革的推進,雖然中國籃球協會依托籃球運動管理中心完成了事業性的協會實體化,但是籃協實體化程度仍然較低,在關于籃球運動發展和籃球賽事舉辦的過程中,籃協只是起到了輔助的作用,它依然與行政機構掛鉤,沒能脫離行政機構的管理,沒有獨立自主進行決策的權利,存在人事不分、“管辦”不分、職能不分、財務不分等問題。2015年,《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構脫鉤總體方案》頒布,拉開了籃協“管辦分離”改革的序幕。2017年籃協換屆大會,姚明出任籃協主席,國家體育總局下達《關于籃球改革試點有關通知》,籃協與籃管正式脫離,協會實體化拉開序幕,籃協自主管理中國籃球運動的發展,即將成為權責利高度統一的實體化籃球運動協會。
從2017年之后,籃球協會的改革進入到“深水區”,協會產業化發展模式已經基本實現,籃球協會成功與政府的籃球管理中心“脫鉤”,完成了資金賬戶獨立、法人證書變更,實現了“政社分開、權責分明”,能夠更好地獨立發展。到了這個階段,籃球協會要建立自己的一種發展模式,自我管理、自負盈虧,承擔起發展我國籃球事業的重擔,提高人群參與度。
從1993年事業性協會實體化改革開始以來,中國籃協改革進程中一直存在的問題就是行政化管理嚴重,政府一直掌握著控制權,籃球協會與籃球運動管理中心的本質關系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兩者之間的職能關系模糊不清,存在職能交叉,這在很大程度上嚴重阻礙了籃球協會的實體化進程。再加上籃球協會的人事任命和變動都是直接從籃球運動管理中心的人事中進行選擇,政府人員在籃協中擔任兼職甚至要職,這就使籃球協會在發揮自身職能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約,很難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管辦不分、人事不分、職能不分,籃球運動管理中心與籃球協會之間在職能上重復現象較為嚴重,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籃協實體化進程。
籃球協會作為一個社會組織,不論是理論上還是制度上都是不受政府部門職能影響的,然而在實際發展和管理籃球運動過程中經常受到政府部門的干預。再加上由于籃協本身缺乏獨立性,自我管理能力不強,很難獨自組織各項籃球賽事,在發展籃球和舉辦籃球賽事中沒有絕對的話語權,受到政府的控制,自身發展動力不足。而且籃球協會內部沒有完善的自我管理機制,沒有自己的相關規章制度和組織管理結構,自治能力不高。在籃協不斷實體化改革過程中,籃管中心的相關職能開始下放,籃協開始承擔籃管中心的業務,協會開始作為籃球運動的管理主體,在一些方面的規定還比較欠缺,協會內部相應的規則還不完善,這不利于籃協自身的發展,也不利于我國籃球運動的發展。
對于一個社會組織來說,生存發展最關鍵的因素還是資金。缺乏財務一直是籃協難以真正“脫鉤”從而實體化發展最重要的一個因素。籃協作為一個社會組織,不具備自負盈虧的能力,財務上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資金,以前在組織籃球賽事活動中都依靠國家體育總局撥款和其他各界贊助,很少有自己獨立的商業經營來賺取自己的所需資金。籃協在承接了籃管中心大部分業務之后,開始獨立籌辦籃球賽事,這就需要籃協在實體化的過程中,成為獨立法人之后考慮如何獲取相應的發展資金,如何建立商業性合作,為自身的發展拉贊助,形成自己的獨立財務賬戶,獲得獨立的資金管理,形成財務自由。
2015年頒布的《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中明確指出脫鉤的任務和措施是5個“分離”、5個“規范”,即機構、職能、資產財務、人員管理及黨建、外事管理分離,綜合監管、行政委托、職責分工、財產、用人管理關系的規范。籃協在改革的過程中要理清協會與政府、協會與市場的關系,明確自身權責。而政府部門要主動放權,實現籃協的自我管理,避免政府對籃協的干預,加快“政事”“政社”“事社”分開,理清雙方的職能,明確政府在籃協的改革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加快“去行政化”。
籃球協會實體化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必然要求。打鐵還需自身硬,籃協要不斷加強自我的內部管理,自己的事情由自己決定,自我管理,自我發展,避免由于政府部門的某些不合理要求而改變自己的立場和決定。籃協應建立自己的管理制度,完善規章制度,一切按規章制度辦事,形成有序可持續發展管理機制。堅持“自主決策、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負盈虧”的原則,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和相應職能,處理好協會與政府、協會與市場的關系,加強協會自身建設,完善自我管理機制,增強自我管理能力,優化自我管理模式。
一方面,經濟獨立是籃協實體化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我國現在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籃協的改革適應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想要更好地實現實體化發展,必須要建立獨立的財務賬戶,自我管理資金的分配,加強CBA聯賽的管理,形成職業化和商業化的運作模式。另一方面,專業管理人才是保證籃協實體化改革后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籃協應加強對人才的引進,形成行之有效的人才引進和人才管理機制。處于改革關鍵期的籃協需要諸多的高質量體育管理人才,來應對在改革之后的管理問題和未來發展的目標探索。
中國籃球協會的實體化改革取得了空前的成效,在2017年姚明出任籃協主席之后,就完成了獨立賬戶設立、組織架構建設、社團法人證書變更、啟動資金撥付、人員雙向選擇和安置、薪酬體系設計等各項工作。最近幾年籃協更是穩步推動協會的改革發展,一方面,在籃球競賽、群眾籃球、籃球人才培養等方面,進一步推進的籃球的推廣和發展;另一方面,在地方協會建設、商業化模式運作、自身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中國籃協的改革發展不僅推動了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也為其他專項協會的改革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可參考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