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進山 趙少華 何狄 王書琪 王玉 陳蕾 六盤水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隨著時代發展與社會進步,要求民族傳統文化要與時代共同發展。而民族健身操(舞)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興起的一項娛樂活動項目,它不僅實現了健美操和民族舞蹈的完美結合,而且豐富了健身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通過對民族健身操(舞)的中的民族舞蹈元素進行挖掘和改編,可以使更多的民眾認識和了解民族健身操(舞),對促進各民族特色文化元素的挖掘、傳承、保護以及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為滿足苗族人民的文化需求、健身需求、愛好及接受能力,在創編民族健身操(舞)時要緊密結合苗族群體的習俗、傳統和心理特點。創編苗家女子健身操(舞)時要符合苗家女子溫柔大方、身姿矯健、剛柔并濟的獨特氣質;而創編苗家男子健身操(舞)時則得要選擇一些能體現苗家男兒陽剛之氣、豪邁奔放、力度感強,展示男子強健體魄的健美造型動作及舞蹈動作。此外,為滿足苗族老年人的需求,創編時還得選擇一些簡單易學,幅度小,速度緩慢的擺動、彈性和拉伸動作,達到開闊胸懷、振奮精神、舒展筋骨、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目的。綜上所述,無論是男子、女子、還是老年人的健身操(舞)創編,運動強度都要符合運動健身的指標,嚴格把運動負荷控制在中小強度,才能更有效的達到最佳鍛煉價值。此外,音樂的選配不僅要符合苗家的文化傳統,還要能與民族健身操(舞)的風格相統一,音樂的旋律要動聽,力求新穎,富于變化又能與時代相契合,以更好的達到民族健身操(舞)的力度和表演效果。值得重視的是,音樂和舞蹈動作之間的銜接要給人一種自然、流暢、巧妙的感覺,使整套民族健身操(舞)展現出民族獨特的風格魅力。在滿足苗族的創編原則的前提下,動作創編還要積極向上、充滿活力、適齡度高,具有時代特征、富有表現力和極高的藝術性。
民族健身操(舞)是根據少數民族的特性和特色創編的體操類運動。因此,可根據不同的鍛煉目的,進行創編、表演、娛樂或比賽,根據不同的用途去設計創編不同的套路及動作姿態。為比賽或者表演創編時,就要選擇一些表演性極強突出苗族獨特文化氣質的以及能增加現場熱烈氣氛充分體現苗家健兒人體柔韌、協調、節奏感、表現力和綜合力量的動作。抑或可以結合苗族中男歌女舞的特點,將苗族歌舞的“踩”“跳”用健身操(舞)的方式演繹出獨特的韻味。此外,在民族健身操(舞)的創編中,要緊貼苗族同胞的生活實際和性格特征,創造性的融入現代舞蹈的一些元素,達到韻律和動作協同性的高度統一,又不失地方民族特色。
民族舞蹈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的產物,其融合了歌舞樂三者的特色。各個民族舞蹈由于人文背景、地域差異、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不同,造成了各個民族之間的舞蹈表現形式存在很大的差異。也正是這種文化差異,使民族舞蹈具有多樣性和獨特性等特征。在這種情況下,民族舞蹈元素的加入,不僅能夠豐富民族健身操(舞),還使的健身操(舞)具有民族風格和韻味。民族健身操(舞)融入民族舞蹈元素,是時代文化與“原生生態”文化的一種結合,更是民族舞蹈的創新,也意味著民族健身操(舞)開始進入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順應了“全民健身計劃”的時代潮流。
傳統的民族健美操(舞)的健身性和專業性過為突出,這就造成了其觀賞性和普適性的下降,間接使得其受眾群體的縮小。在創編過程中融入民族舞蹈的元素,一方面使得民族健身操的促進和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參與群體的擴大。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都有著屬于各自民族的特色文化和獨特魅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民族文化的魅力越發濃烈。先進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民族文化的支持,民族健美操(舞)同樣也離不開民族舞蹈元素的支持。民族健身操(舞)融入民族舞蹈元素,可以促進民族健身操(舞)的多樣化發展,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不僅如此,民族文化的發展與傳承對國家和民族都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民族舞蹈元素融進民族健身操(舞)中,是民族文化的傳承,對國家和民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原生態的民族健身操(舞)起源于民間,具備濃厚的鄉土氣息,因其自娛自樂的表演形式,具有廣泛的參與性,在之后歷史流動中,才逐漸出現了相對統一的吹、拉、彈、跳、抬頭、抑腦、開合踏步等動作。而苗族民族舞蹈在傳統的民族健身操舞里面占據著重要地位,主要動作更多的是來自各類生活動作的模擬,其中還加入一些武術成分。此外,苗族民族舞蹈尤其是以蘆笙舞廣為流傳,其舞姿動作以四步為多,也有兩步、三步、六步、跳步、點步以及左右旋轉等跳法。不僅如此,熱愛生活的苗族人民,將日常生活中的動作也帶入了民族健身操(舞)當中,輔助之以武術類的技巧性動作而最終形成一種典型的民族舞蹈。
苗族舞蹈表演大多在慶祝節日或舉行重大祭祀等活動中進行,而舞蹈則通常都是樂,舞,歌緊密的連接在一起。在苗族的世界,音樂與舞蹈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與他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關,在苗族舞蹈中的各種不同的樂器在不同的舞蹈中也被賦予了一定的身份。音樂的力量不容小覷,通常使舞蹈具有非常強的震撼力,震撼人心。由此可見,在舞蹈中音樂處于絕對的主導位置。調查中發現,苗族族群內的音樂大師具有極高的地位,相對應的,他們也必須承擔更高的責任。
生活中處處有藝術,事物終究有因果。據歷史記載,苗族同胞的歷史道路猶如一部遷徙的歷史,遷徙貫穿著苗族的歷史。苗族服飾可謂是經過歷史的洗禮與打磨,記錄了苗族同胞在遷徙過程中的經歷。例如,在苗族服飾中,出現了大量的線條圖案,代表著天地,黃河長江大自然的天工與自然美景。在苗族服飾上的百褶裙的花紋都是九道,記錄著祖先率領的九黎部落與黃帝斗爭的時候。如女裝上衣袖上的四塊正方形圖案,則是記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經過了歷史的洗禮和打磨,這個圖案成為了這個支系的標識。每一件服飾都記錄了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管是大江大河還是鳥花草都在服飾上得到體現。
中華五十六個民族歷史悠久,而苗族也是一個古老的民族,苗族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歷史。基于先輩形成的優良傳統,苗族人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創造苗族獨特的文化藝術,所以古老的苗族人民在創編自己的民族舞的時候加入了濃厚的民族氣息,首先在服飾方面更是別具一格,每當表演苗族舞蹈的時候,人們都會著裝獨特的服飾與普通的服裝相比,苗族舞者的服裝,無論是顏色還是款式和配飾,都非常講究工藝配合獨特的民族舞之是苗族人民對自身傳統文化的一種肯定,是優秀文化的一種表現,更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結合苗族舞蹈元素的民族健身操(舞)以苗族的舞蹈元素為素材,以健身操的基本步伐和運動路線變化為基礎,在苗族特色音樂的伴奏下進行。六盤水地區的苗族圖騰崇拜是鳥,因此在民族健美操創編過程中要注重對手部動作和身體整體形態的改編。在創編中要注重五指的協調性和變換性,在肢體動作上要適當的增加“飛行姿態”的呈現。苗族舞中多為模仿,日常勞動和動物的形象創編的,如苗族舞中的《踩鼓舞》伴著奇妙的鼓聲,入場踏節而舞,可形象的根據《踩鼓舞》創編民族健身操(舞),隨著節奏強烈的音樂,收腹,立腰,并腿屈膝彈動,可練習踏步(如一字步、側并步、V字步、踏點步等)充分感受步代的彈性,以及對節奏的掌握,動作的變化等。
民族健身操具有鮮明的音樂特點,它結合了民族音樂與健身操音樂,因此要在民族音樂的基礎上加上健身操的歡快節奏。苗族民族健身操(舞)在優美綿長的苗族音樂下進行,具有很強的節奏型和輕靈性。在六盤水地區苗族民族健身操的音樂選配上,苗族民間音樂與健美操存在很大差別,動作練習的時候音樂是否與動作吻合,選配的音樂與動作不能夠銜接就要在現有的音樂基礎上重新對音樂進行加工處理,剪切或者改動,達到音樂充實和舞蹈內容豐富的目的。同時,要將苗族特色的樂器,蘆笙、嗩吶、胡琴、月琴等音樂因素融入其中。
苗族人民喜愛紅、黑、白、黃、藍等舞澀,其服飾也大多有此五色的混合顏色組成。在健身操服飾的選擇上要著重應用苗族男女老少的服飾特征和形態,使得苗族同胞更容易接受,同時因其服飾的獨特性也更容易吸引其他民族同胞的嘗試。鳥是六盤水地區苗族同胞圖騰崇拜的對象,因此,服飾上的圖案可以選擇各種姿態的鳥兒和樹木融入其中。要注意到,苗族當地人民還喜愛手工刺繡,做工十分講究,在服裝設計上可以根據動作了解該動作屬于苗族哪個區域再進行少數民族的精巧圖案刺繡,達到顯示貴州苗族民族風格的特別效果。此外,要根據健身操動作幅度和結構的不同,區別性的制作不同種類的健身操服裝,以更好的進行健身操的相關練習。在民族特色方面,我們需要尊重各個民族的服裝文化,各民族的特色是健美操所需要汲取和發展的,是在服裝設計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健美操作為主要設計靈感并且加以利用的。此外,我們可根據健美操動作的難度和幅度大小來對服飾進行一定的調整。則呈現出運動與美感結合。
在傳統的苗族當中,尤其要注重服飾的搭配,并區別于普通服裝,這不僅使得舞者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更使得民族舞更加炫彩奪目,增加其觀賞性,而在現代民族健身操(舞)蹈創編中,更是需要引入苗族的服飾特點,使得民族健身操(舞)更加吸引眼球,同時也給六盤水苗族人民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讓更多的人了解六盤水苗族人民的熱情好客,達到融入苗族舞蹈元素的健身操(舞)使少數民族舞蹈以另一種形式流傳下去的目的。
綜上所述,將六盤水地區苗族的圖騰崇拜,服飾,音樂和舞蹈元素融入到民族健身操(舞)的創編當中,能夠為民族健身操(舞)的發展提供新鮮血液,提升民族健身操(舞)可持續性發展的內生力。創造性的融入苗族舞蹈的元素,不僅對民族健身操(舞)的推廣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苗族舞蹈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傳播和保護功能。在推動民族健身操(舞)全面,健康發展的過程中,即弘揚了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又傳播了各民族的精神風貌,對于一個地區的可持續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