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亞 河南科技學院
美育是培養學生完美人格不可缺少的一種途徑,有利于人全面發展,為教育目標的貫徹落實奠定基礎。美除了可以凈化人的心靈之外還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為培養人正確的三觀奠定基礎。健美操是比較特殊的藝術之一,是動態美的一種行為藝術,在此背景下高校健美操滲透美育有利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高校健美操教學中開展美育教育需要教師始終貫徹落實全面發著體育教育的發展方針,不僅遵循美育的基本規律,而且更應全面地考慮健美操教學的審美特點,因此還必須堅持幾個原則:
人類的客觀思維主要通過意識反映,這是客觀事物在大腦中的主要反映。高校健美操教學中運動的意識性原則指的是對健身途徑、健身完善身體以及健身鍛煉等進行有意識地開展,以此實現預期的健美健身的最終目標。健益身心、增強體制、美體健身等等都是健美操運動意識性的原則,但從健身美體、增強體制的過程來看相當復雜,且大眾健身科學運動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認識逐步變得深刻和清楚,這就需要教師在健美操教學中滲透美育時首先要加強培養學生意識性,這是學生形成正確健身理念的關鍵。
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就需要長期堅持,且潛移默化地培養。健美操教師滲透美育時應始終將課堂和教材當做主要媒體,始終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美育,并將課堂和教材內容為基礎科學滲透美育,避免出現牽強附會的問題,科學滲透。與此同時,從大學生的年齡、性格等特點出發系統地有序地滲透。與學生實際情況和身心特點有度地滲透,讓學生從以往的消極享受轉變為積極參與,讓生理性愉悅向理性思考轉變,有意識地滲透[1]。
教師要想最大程度發揮教學法的價值,就需要思考使用的教學方法是否能滿足學生精神方面的需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取得進步時肯定學生,讓指責、批評等化為表揚和鼓勵;積極引入競爭機制,使學生在競爭中逐步體會快樂,讓學生成功的需要得到滿足。選擇或者是自主創編趣味游戲,讓教學活動內容逐步變得豐富,為學生營造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心理壓力被消除,營造良好、歡樂的心境,讓其生理上的惰性被克服。
高校健美操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學生各方面的差異,如健康狀況,身體條件、思維方式、興趣愛好等差異為依據,這就需要教師針對性地滲透美育,以學生實際情況為依據給予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如個別指導、集體授課和及時評價,最大程度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高度評價學生的表現和動作,培養學生對健美操的興趣,將學生有傾向性地審美興趣逐步向健康、積極和高尚的境界轉變。
健美操運動對學生動作組合方面提出較高的要求,教師編排動作時除了要保證與相關動作邏輯相符合之外還要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借助靈活多變的肢體運動讓生命的活力更好地表現出來。科學設計難度較大且新穎的動作,借助流暢的肢體形態更好地將自身精神上的魄力表達出來,之后配合靈活多變的表情完美地展現健美體魄,表現出不同的精神氣質,之后配合音樂節率,讓音樂藝術和運動靈魂二者有機結合,凈化身心。由此可見,健美操運動教學并非是簡單追求體型美感這么簡單,最終也在于在精神上追求美,以此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總的來說,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美育滲透的作用表現在幾個方面:
健美操在動作姿態上提出干凈利落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健美操教學中規范了學生的動作姿態。長期開展健美操運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優良的習慣,從行為舉止方面分析更容易表現較強的健美狀態。除此之外,從形體上分析,健美操更容易給學生帶來形體上的美感,提升學生的氣質。
運動具有釋放壓力和身心愉悅的功能。體育運動項目較多,健美操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不僅具有較強的體育運動功能,而且其具有藝術美學特性,可以給人的心靈帶來更為美好的感受,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大量調查研究表明自從高校開展健美操運動后學生在該運動中發泄了焦慮、抑郁、悲傷等不良情緒,有利于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此外,該運動可以讓學生從心理上發生改變,使學生更自信,讓學生主動對參與人際協調活動,培養學生堅毅的性格品質[2]。
無論是哪一項健美操運動的開展都必須結合音樂,因此開展健美操訓練時有利于學生深刻體會肢體表達的藝術和音樂表達的藝術,除了強化學生對音律的表現力和感受力等等。因此,教師可在健美操教學時結合音樂讓學生盡情地表達自身情感,這一定程度上與舞蹈的美學作用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此可見,學生除了可以在思想上形成優良的美學觀念之外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優良的新聞習慣,展現出更美地肢體形態,培養學生良好地感知美的能力。
健美操是美學運動的一種,將藝術、音樂和形體有機結合,美學作用相當獨特。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和欣賞音樂及藝術之美,把握肢體動作之美,培養學生對美的評價能力[3]。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依據,一旦學生可以深刻理解健美操中的審美情緒,則可以快速提高學生對美的感悟能力,從而準確地理解對美的評價。
美育指的是從美學功能方面教育學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美學判斷能力的提高,從而對學生美的運用能力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讓其在社會生活中表現感情時學會利用自然美、社會美和自然美。高校教師開展美育教育旨在通過傳輸美學技巧和知識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美,從而自覺遵循美的發展規律,合理利用美創造內心世界,培養良好的人格,從而主動為社會發展做出較大的貢獻。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不僅深刻認識了藝術美,而且認識了精神美和形態美,人們也越來越關注審美教育。由于我國成立初期教育部門就已經高度重視美育教育,在此之后美育教育得到一定的發展,這是培養人才的關鍵。
大量調查研究一致表明學習健美操之前絕大部分學生沒有了解過該運動,絕大部分選擇健美操主要在于好奇或從眾等等。不少學生認為健美操僅是比較單純的一種舞蹈,很難將體育和藝術和健美操運動結合。由此可見,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認識健美操運動,更好地展現出美學作用和特征,讓學生全面認識健美操。學生全面認知健美操后為教師正確引導學生提高自身藝術水平、提升審美能力以及提高體能健康方面也更為輕松。
因此,教師開展健美操運動時必須對健美操美育內容和目標進行明確,以學生基本的美學理論為依據科學開展健美操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對美的感知力和審美能力。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體會美,提升學生美學能力,很有必要充分展示美學有關的內容,最大程度利用美育功能,讓學生在健美操訓練中更好地感受肢體美、藝術美和氣質美。此外,教師應最大程度利用學生對美的認識培養學生學習健美操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體驗美[4]。當然,為了讓美學更好的貫徹到學生實際生活中,教師應高度重視動作的優雅,使學生在學習中將健美操運動中的美學感受形成良好的習慣。
健美操美學特質比較突出,若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沒有充分利用,則容易出現健美操美育教學缺失的問題。因此,當前背景下美術教師在健美操教學中滲透美學技巧就成為更具前景的教學方向。有了音律美的配合,學生可以借助比較基礎的動作將形態美更好地表現出來,這從表現者的角度來說是美好情感表達的一種,對學生美感表現力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從觀賞者的角度分析,除了是美的欣賞之外也是形體美的欣賞,更是對藝術的感受。很顯然,在女生和男生身上健美操的美具有一定的差異,且在不同的人身上的表現也不同,但是總的來說可以從女生身上感受到舒展、優雅和靈動大方之美,而在男生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氣魄、豪放之美,之后將不同節律音樂有效結合,更好地體會美。教師開展健美操教學活動時要注意有所針對地將不同美學特性在不同學生身上表現的效果,通過科學引導的方法使學生得到均衡發展,從而培養學生形體美。要想最大程度使學生深刻體會美學功能,教師應引導學生重點把握動作和音樂的美感,讓學生將音樂和動作有機結合。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表現生命的美感,而且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融入到高層的藝術美感中,同步提升學生心理和身體之美感。
拓寬教學途徑是健美操教學中另一個有效的教學途徑,健美操美育教育除了在課內之外還應該巧妙地融入實際生活[5]。高校教師開展健美操運動時應開展多種形式的健美操活動,比如設立健美操社團、設立健美操俱樂部等等,以此吸引更多學生的興趣,并積極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學校應鼓勵健美操社團、健美操俱樂部和學校以外和校內力量有效結合,最大程度發揮健美操美學魅力的作用,比如開展健美操社團練習和比賽等等,逐步強化學生對健美操美學的感受力。學校應積極在學校內部選拔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參與社會上舉辦的健美操競賽,讓校內健美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得到有效彌補,讓健美操知識得到有效拓展,在學校生活中科學滲透美育。
綜上所述,美育教育和健美操教學是教育的必然,這就需要教師在健美操教學中正確引導和啟發學生。因此,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高自身對美的判斷、感受和評價能力,塑造良好的形象,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從而發揮自身智力和體能,升華學生的思想行為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