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悅
(江蘇省淮安市實驗小學 江蘇 淮安 223000)
情境創設能夠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所提升,小學數學教師在一些教學活動中運用自身習慣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學觀念沒有進步,講學方法也沒有及時更新。
情境創設的教學模式在目前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還沒有得到全面的落實。對于情境創設的應用需要小學數學教師更新自身老舊的教學觀念,并對自身的教學素養加以提高。
本文就小學數學的情境創設加以分析,這對于引領小學生的深度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中還提出了一些情境創設的教學策略以供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參考。
1.1 情景創設體系不完善。構建完善的生活化教學體系對于小學的數學教學非常重要。然而生活化教學體系的構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目前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理論體系,這導致了生活化教學難以進一步開展。
例如教師沒有處理好生活和教學之間的聯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生活化手段匱乏,使得小學生的實踐分析能力并沒有得到培養,還有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不注重生活化體系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學過程趨于單一化,單純的以講授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使得學生不能從所學到的知識中領悟生活中的真諦,阻礙了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
1.2 情境創設模式較為傳統。生活化教學模式同樣需要創新,如果只是單純的從講授內容中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進來就會使得教師的實際講授過程過于機械化,沒有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施有效調動,從而制約了學生的知識水平發展,還有的教師教學方法過于傳統,沒有將多媒體等信息化設備應用到教學中,這也使得生活化教學的推進受到阻礙。
2.1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數學往往是一項較為抽象的學科,對于這門學科的學習要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會走入誤區,對于學習的整體計劃沒有嚴格的把握,并且缺乏針對性的數學學習從而導致小學數學的學習效率較低。數學本身的知識內容較多較為繁雜,在其中充斥著大量的數學公式和難以理解的數學定義,如果對這些內容不加以系統的掌控就會使得學生陷入一種迷茫的學習狀態。
情境創設能夠促進學生加固學習方法的探究,并且有規劃的進行小學數學學習,面對一些固定的數學問題會使用自身的思維去大膽嘗試,并用于表達自己對于題型解析的看法。通過這樣的學習過程能夠使得小學生的數學知識理解更為透徹,進行長時間的情境創設訓練就會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得小學數學知識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靈活的運用。
2.2 有利于提高學習能力。數學這門課程本身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特點和引導性特點,這就對了學生的知識把握程度要求更高。小學教書除了需要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外,還應該幫助學生構建起完整的數學知識框架。這樣有利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找出問題之間的關聯性,并運用自己對此數學知識的理解對題目進行解析。
利用情境創設教學構建良好的知識框架不僅能夠緩解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畏懼感,降低他們的學習壓力,同時還能夠幫助他們提升數學學習的能力,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情境創設對構建數學知識框架大有裨益,可以使得學生在日常的數學學習中打下堅實的基礎,并挖掘出符合自身的知識結構和學習方法。
3.1 利用思辨教學來引導課堂情境創設。小學教育中教師應把握學生是課堂主體的思想觀念,把課堂主動交還給學生,使他們能夠獨立的進行思考。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手段達到這種目的,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給思辨過程提供前提。有的學生因為年齡較小而畏懼教師,畏懼課堂中的主動發言,這樣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時已經先天的喪失了對課堂把握的主動權。導致思維束縛,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師所傳授的內容。這也是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是“天”所遺留下來的歷史弊病。
因此在新型課堂中,教師應該主動的與學生溝通,通過游戲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激活學生塵封的大腦,讓他們能夠盡快的融入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中來。教師的形象不是一天之內樹立的,只有長此以往的不斷深入塑造角色,才能夠讓教師給學生一種良師益友的感覺。讓他們能夠主動的親近教師,在課堂中放松自己緊繃的心情,從而讓學生覺得自己才是課堂的主導者。
思維模式不是與生俱來的,都是在后天的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的,思辨課堂中學生作為思辨的主體,極其需要一定思維模式的基礎訓練。在常規的數學思維模式中,邏輯思維和逆向思維比較符合于小學年齡段學生的智力水平。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和解答課堂問題的過程中,應該把這兩種思維灌輸給小學學生,最好采用暗示的方法,而不是填鴨教學。
例如學生在思考一些問題的時候不經意的觸及到了邏輯思維,教師這時候可以告訴學生你的這種思維正是數學常用思維中的一種,叫做邏輯思維,這就是一種問題的情境創設。學生在了解了這種思維模式的定義以后會順應自己的想法對這種思維常加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學生就會逐漸掌握觸及的思維模式。
打造思維模式對營造良好的課堂效果大有裨益,同時也是引發學生思辨的基礎。要讓學生成為思辨的主人而不是被動的去思考問題,就要讓他們熟練的掌握一兩種思維模式技巧。對于較難的逆向思維,一部分同學還不能馬上掌握,教師就需要對其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一些逆向思維習題進行解答,例如之前所舉的例子,能否通過正弦函數的兩個已知條件推斷出另一個條件,這就是一種思維能力的拓展。
教師在打造學生思維模式的同時也要讓學生之間多多進行思維上的交流,這樣能夠極大的降低課堂情境創設的難度。促進學生之間學習友誼的同時,使他們樹立共同的學習目標。使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的到策略性的提升。有了良好的思維模式作為鋪墊,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思辨之風才能盛行。思辨能夠對課堂的情境創設產生一定的影響,越是聰明的孩子越容易融入到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中來。
3.2 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促進情境創設。課前對學習內容的導入過程影響到整個課堂的教學進度。良好的導入環節對提高學生的課堂認知度和知識的吸收程度有重要意義。課前導入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能夠全神貫注做好準備吸收本節課的知識。利用生活化的教學導入能夠使課前導入的整體流程效果更加良好。例如情景的構建,實物參照引入等都能夠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融入到課堂中去,讓他們對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
例如在小學數學蘇教版一年級的“元、角、分”這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從生活的角度來引導出學生對于日常使用的人民幣的印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所擁有的學習生活用品作為參照,課本,橡皮,文具等,以此來提出問題“這些學習用具從哪里來”,大部分的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不會知道這些都是需要生產加工出來,會回答“從商店里買來的”。這樣教師再問“買這些東西需要什么”以此來引出本節課堂的主要內容“人民幣”。
內容精講環節使整堂課的主體內容,好像人身體的軀干部分,教師要整體把握好著一部分的講解,講解時的方式和方法十分關鍵。以生活化教學的方式可以使這部分的內容更加容易被學生接受,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還是以“元、角、分”這一課為例,在涉及到人民幣的功能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講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的價值,兩塊一個的橡皮,三塊一根的圓珠筆,那么一張面值五元的人民幣剛好可以買到這些,這也正好成為了一道不錯的生活化數學應用題。教師以此舉一反三問學生如果一個鉛筆盒五塊錢,一個修正液八塊錢,如果你只能使用一張人民幣來購買這兩樣東西,那么多大面值的人民幣合適。以此來引發學生對人民幣面值的理解,教師再詳細的講解人民幣在發行后不同的面值,學生就會馬上心領神會。
在生活化這一問題的同時,教師可以提問多個同學,讓他們分組討論這些問題,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提升他們參與感和認知度。模擬生活中的場景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身臨其境,設身處地的思考如何解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這樣下來,整個講解環節就變得輕松愉快,效果良好。
3.3 利用游戲教學的方式進行情境創設。在數學課堂剛剛開始的時候,小學生的精神狀態較為興奮,其注意力并沒有從下課這段時間的放松中轉入到課堂的學習氛圍中。人雖然進入到了數學課堂,但是他們的心并沒有在這,這就需要教師做一個從下課的放松到課堂的學習過程的過度,利用游戲導入的方式進行這種過度非常適合。
利用游戲導入的方式進行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課堂能夠促使他們的興奮點轉移,發揮教師在課堂中的引導作用,從事使得小學生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并且這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方式也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大有裨益。
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蘇教版二年級中“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中,可以利用游戲教學的方式創設課堂情境,使得學生能夠盡快的融入到課堂中來。教師可以先給每一名小學生發幾塊拼版,提問學生這些拼版都是什么形狀,然后讓組織學生進行拼圖競賽,用最短的時間拼出一塊完成的圖形,這樣就能夠極大的激發小學生的競爭意識,然后創設了一種競爭性的課堂情境,使得學生爭先恐后的進行拼圖活動。對拼圖較快的學生給予一些小的獎勵以示鼓舞,然后引入本節課的重點,讓學生理解為什么拼出的圖形的兩個對邊如此特殊,然后引入平行的概念。
綜上所述,情境創設的教學方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對這種方式進行深入探究,并采用多元化的方法促使情境創設的實施變得可行。通過這種課堂模式的探究能夠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建出系統的數學知識框架,使得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增強,這也是情境創設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