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圣
(安徽省太和縣太和中學 安徽 阜陽 236600)
高中地理課堂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各項基本知識和關鍵性技能,對學生的生活與發展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該努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也應該在課堂上積極的轉變傳統教學思維,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這對提升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有著深遠的意義。
新課改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微課是新時代背景下滋生出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是教師通過全面審視教材的內容進行錄制簡短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進行高中地理教材知識的學習。微課視頻的內容比較短,但是能夠明確地突出教材知識的重點。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微課可以讓學生反復的對基本知識點進行學習,并且在遺忘時能夠及時有效的復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微課是以學生為主體,合理的對學生的時間進行融合,引領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主學習。學生通過對微課視頻的學習,能夠有效地建立全面的高中地理知識體系,可以有效的提升高中地理教學的效率[1]。
2.1 教師應該合理地借助微課創設教學情境。微課是新時代背景下被教師廣泛應用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微課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同時微課視頻的制作,能夠有效的讓學生反復的進行觀看與學習,有利于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因此,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合理的借助微課為學生創設高中地理教學的情境,引導學生克服對高中地理教學的畏懼心理,都能夠主動地投入到地理課堂的學習中。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中的“水循環和海水的運動”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在講授教材知識點的同時,可以合理的借助微課播放一些與教材知識相關的視頻,讓學生通過微課的學習對海水運動的基本性質等相關知識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和體會,讓學生通過模擬動畫和視頻,全面了解地球上水體的運動軌跡。同時,微課視頻中的內容,可以適當的對知識進行拓展與延伸,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豐富學生的見聞,既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又能夠有效地引領學生積累更多的地理基本知識,為學生進一步對地理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有效地提升了高中地理教學的效率[2]。
2.2 利用微課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背景下,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微課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二第二章“鄉村和城鎮”中的“鄉村和城鎮空間結構”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發布學生課前需要預習的任務,讓學生根據自己對鄉村和城鎮的了解具體描述鄉村和城鎮的基本結構是怎樣的?同時在學習新的教學內容后,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帶領學生進行合理的課后復習,讓學生深入了解鄉村和城鎮結構的真正內涵。微課可以鞏固課堂學習的內容,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教材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觀看微課自主梳理地理知識,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對輔助高中地理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深遠的意義[3]。
2.3 借助微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高中地理對能力和素養要求的提升,使得大多數的高中學生都對地理有一種畏懼和厭倦的感覺。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合理的應用微課教學法。為了避免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灌輸性”教學方式對學生造成的影響,教師可以合理地在高中地理課堂中應用微課教學,可以有效的緩解課堂的學習氣氛,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三第二章“區域生態環境建設”中的“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相關知識點時,結合教材相關知識,教師可以在高中地理的課堂上積極地引導學生發表自身的想法和意見,不僅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有效地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引入,使得學生盡快投入到地理課堂中去,對高中地理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四兩撥千斤的意義[4]。
新時代背景下,微課教學法已經廣泛應用到教學的各個領域,隨著信息與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微課在教育臨界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合理的借助微課革新傳統的教學方式,全面審視教材內容,為學生設計出具有針對性與實效性的微課視頻。同時,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滿足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個性需求,學生既可以查漏補缺,又能夠進一步鞏固與強化教材相關的知識,是對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與拓展,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進一步掌握與應用。微課教學模式可以引導學生構造相關的知識體系,為進一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高中地理教學效率的提升也有著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