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滾濃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外山中心小學 福建 永春 362600)
在體育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課程構思,通過創設多種多樣的趣味練習,激發孩子的運動興趣,使其用一個積極的心態對待體育學習,在好奇心的指導下樂于參與體育活動,滿足學生需求,從興趣入手,從體育游戲入手,從健康入手,從練習入手,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體育課,然后掌握一些必要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創設新穎美觀的運動場地,運用興趣教學法寓教于樂,動用多種手段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情緒,在教學中做到寓教于練,形成學中玩和玩中學的模式在歡樂中接受學習。本文就將對激發學生興趣、寓教于樂的方法進行探討,提出了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常用的下列五種方式。
首先,體育課堂的教學也是從目的和意識開始的,要想對學生實施好體育教育,就要首先培養學生對于德、智、體三方面教育的辯證關系,增強孩子自覺鍛煉的主觀意識,了解體育教學,指導教學重點,注重對學生拼搏精神、競爭精神和積極向上樂觀態度的培養,從而為上好體育課做好思想開端。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對體育活動認識不足,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具體的動作指導,讓他們掌握運動技術,而時常忘記,小學生也需要理論的指導和思想熏陶。這就需要教師首先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先要研究好教育理論,再去指導實踐。同時,在教學中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讓小學生也能開始接觸中國特色主義的思想。同時,可以運用一些舉例,發展跨學科的知識講解,比如用物理學知識,講講投擲壘球的角度和拋物線的關系,跑步與呼氣吸氣的關系等等。盡管小學生沒有上過物理課,但是如果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對他們進行講解,就能生動地讓孩子提前了解這一知識,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如果對這些小例子產生興趣,教師就可以繼續將一些理論知識滲透進學生的教學中,由此就能更方便地上好體育課。要注重啟發思維,培養動手和動腦能力,避免僵化課堂的存在,讓孩子在學習時能“邊玩邊學”,使教育更加輕松。因此,如何讓學生做到“即懂會做”始終是我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的指導思想。
教師在教學中都要講究教學方法,那么在體育課上,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建立一個適合學習的好的氛圍,然后趁機向同學們傳授知識,來完成教學。同時,由于課堂因時而動、隨時而變,學生也各不相同,因此,老師也應該對于不同的學生和教學階段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靈活教學,這樣,就能讓學生一直保持一種新鮮感,反對墨守成規的固定教學,適當進行游戲、重新排隊列、變換學生組合等等方式合理教學。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快速掌握學習要領,還能保持一個積極活潑課堂氛圍,還能培養好的班風、增加體育課的魅力,這對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來說都能事半功倍。
舉個例子,在低年級的課堂中開展“拍球”游戲,在拍球活動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建立運球的概念,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通過接力賽跑的游戲,小學生年齡小好勝心理強,在接力賽跑游戲中學生即能學會傳、接棒的技術,又能提高快速跑的能力,讓孩子們在一個快樂的氛圍中學習,他們學得快樂學得認真。再如“快快跳起”的游戲,不僅可以發展學生的彈跳力,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判斷力與準確性等等。所以,我們在體育教學與訓練中整合學校的教學資源,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活動情境,盡可能采用體育游戲與教材的鏈接來創設教學。比如:學生學習耐久跑時,我們可以通過距離較長的“抱球接力賽跑”或自然的慢跑等,通過活動的創設來發展學生的耐久力,上體育課時不要讓學生在操場上一致跑這樣學生容易產生疲勞,班上的孩子們也學得沒興趣,這樣的教學效果低下。體育教師平時教學時要懂得運用一些吃苦耐勞的體育故事來引導學生,激發孩子對于體育的熱情,讓他們能夠自覺參加體育活動。如給同學們講一講在美國有一個貧民窟里跑出了世界冠軍的故事,來激勵同學們如何克服困難,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需要考慮教學的連貫性,教師要不斷思考這節課和下節課的聯系,幫助學生建立一個連貫和完整的體育觀念,同時結合新授內容努力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熱情,這能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例如指導學生學習急行跳遠和學習短跑教學,需要不斷告訴學生,如何將學習內容不斷加深,不斷做更難的動作,用更優秀的學習方式指導實踐,讓學生明白,只要掌握了這些動作之間的關系,就能依次排列,并且對之后的學習和人生都有益處,對于之后的其他學習也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這樣,他們學起動作才能盡心竭力,才能加快教學進度。
又如學習三級跳遠,在學習三級跳遠時先送給學生一個口訣“一大二小三高跳”,讓孩子們明白三級跳遠的技巧,學會相對的用小的力量去調整身體的平衡和狀態,為第三步做準備!通過先學習口訣來幫助學生體會學習三級跳遠的技巧。
小學生年齡小特別喜歡玩游戲,體育課就應該多用游戲來教學,利用體育游戲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它能激發潛能,體育課堂中如果運用得好,還能因此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小學生比較好勝,進行比賽也是小學生喜歡的上課內容,讓孩子在體育課堂中進行比賽活動,這樣的課堂創設很容易調動學生的熱情。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要根據本班級學生的實際結合新授的內容,同時穿插一些比賽內容,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活動氛圍。適當進行比賽,對于教學和人格培養也大有好處。
例如水平三的初步掌握投擲壘球動作的教學,為了讓孩子們都感興趣,我就設置了各種各樣的練習方法,比如用沙包投準擊倒礦泉水瓶;比如用手球投準移動的紙箱來比賽;比如用乒乓球來投射活動的飛碟之類;比如一起投擲紙飛機比誰的飛得遠的練習;還有像投擲壘球的練習等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來促進教學的流暢。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通過比賽活動更能激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同學們可以在體味到勝利后增強自信心,還能增強體育的凝聚力。這樣的體育課堂就從傳統的體育課變成了娛樂活動,孩子們更愿意上。
我認為好的一堂體育課,應該讓大部分的同學都能享受成功的感覺,課堂教學中要重視考核評定的設定,在考核的同時,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參與和掌握體育活動以及體驗創新運動的樂趣,從而大大增加學生熱愛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因此,小學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在每個學期結尾之時,要對各個年段班級的學生進行考試,測試,為了使考核結果的公平公正,體育教師在考核時對進行的場地進行規范,避免產生較大的誤差。考評是競賽的種特殊形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發揮小孩子的潛能,所以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模式。
近幾年來,我特別重視考核與評定,重視學生體育活動的考核與評定,激發學生自覺地喜歡上體育運動。既不會誤人子弟,又不會讓孩子從小學到大學還不會做滾翻。由于考試是對學生身體素質和所擁有體育技術的檢驗,小學生年齡小比較好勝,所以大多都特別重視自己的成績,哪怕是體育成績,在體驗過程中他們會集中精神進行競賽,加之教師對場地和器材用心的準備,一定能在互相作用下促進對學生的思想和體能的培養,讓他們在競爭中了解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創造自己的價值,這樣就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們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增強他們挑戰困難的信心,通過測評考核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進取精神,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水平,還能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對于老師來說,在考核測評中總結經驗,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也是下一步要做的事。
以上就是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總結出的一些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總是要找到他們能夠接受和適應的那種途徑來進行教學,如果教授的好的話,也許在之后初中和高中的教學中成為他們的基石,同時還能養成他們的一些新思想,對于學習、不僅是體育教學,還有其他的各科教學,都能養成這樣好的學習習慣,那體育的教學可以說是事半功倍的。同時,體育教學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本來就有擴寬思維,促進互助合作精神等等作用,如果學生能夠積極進行領悟,老師能夠積極行動的話,那教學將會非常有意義。
總之,教師在教授小學的體育教學時,應該對于新授的內容,進行創設多種教學方法,盡可能營造一個輕松和放松的學習氛圍,并且能夠調動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注重調動學生參與,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讓他們從小就能親身深刻體驗到成功,來不斷增強學生的能力、自信心、激發他們的進取精神,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
教師也要適當提高自身素質,要知道思想文化素質不應該只有學生提升,教師自己也應該做好學生的榜樣,讓自己成為能夠效仿的人,擁有積極健康的思想,讓孩子更利于學習,能夠用各種教學方法應用于實踐,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最了解,所以老師可以積極制定各種措施來幫助孩子喜歡上體育。將教授和教師這份職業當成一份崇高的職業,不能只為教課而教課,只為工作而工作,而應該對孩子負責。
在現在的新時代教育下,社會轉型、經濟發展需要我們對新時代的人才進行培養,所以小學的體育教育就是培養新人才、開拓新思路、養成新習慣的一種有效手段。要讓體育教育成為小學生喜愛的教育,一百年前,毛澤東在陳獨秀的六提倡法則上提出,還要培養健壯的,而非體弱的青年,可見體育之重要,因為今日中華之責任,全在我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