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元軍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區田陽高中 廣西 百色 533000)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對于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應從學生學習需求的角度出發,將物理學科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機結合,增強學生對概念性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利用物理知識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機會,以此來使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成就感,從而利用生活化的教學理念來創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
利用生活化的方式來進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可以使學生從生活的角度對物理概念性知識進行更加全面性了解,使抽象化的物理知識表現的更加直觀,從生活的角度出發增強物理知識的實用性。在生活化的物理知識教學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其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從生活化的角度對物理知識來進行分析,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物理學習思維,并使其針對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來進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見解,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學生學習的創新性思維,為學生今后的物理學科學習具有一定的積極引導作用。
2.1 利用生活元素來解釋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性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再加上大量的公式計算,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生活元素來對抽象性的物理概念性知識進行解釋,從生活實例的角度出發,導出物理知識,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使物理課堂教學表現的更加自然,從而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比如在學習《摩擦力》一課內容時,可以利用實際生活來對物理現象進行解釋。比如在物理課堂中找一個學生到課堂上來表演推桌子,當學生力氣比較小的時候,桌子雖然有動的趨勢,但是卻并沒有推動,通過這一生活現象可以證明摩擦力的存在。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在水泥地面上推桌子和在光滑的地板上推桌子所用的力是一樣的嗎,為什么?拓展學生物理學習思維,使其在掌握摩擦力概念的基礎上養成探究性學習的好習慣。
2.2 從生活角度出發進行導入教學。在開展物理課堂教學之前,導入性教學組織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在此基礎上可以從生活的角度出發,來進行物理課題導入性教學。課題導入應以簡單實用為原則,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要表現的過于繁瑣。過于簡單的課前導入無法起到教師預料之中的教學效果,而過于繁瑣的課前導入則會直接導致學生失去探究性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以一些生活實例來進行課前導入,積極引導學生拓展物理學習思維。比如在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蹦床運動來對這一物理定理進行解釋,在運動過程中,蹦床人員從床上躍起之后再跳下,如此形成一個循環過程。在循環過程中只有重力和彈力再做功,二者之間維持在一個平衡狀態,通過生活化的課前導入,全面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2.3 實物示范體現課堂教學直觀性。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學生難以理解物理抽象性知識,其根源在于學生無法對物理實驗現象進行直觀的觀察,腦海中想象不出實際的情景,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會應用到很多的實驗教學方法。利用事物來進行示范性教學,應從實際生活的角度出發,模擬現實生活中的場景,在教師對物理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給學生帶來實際的學習感受,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基礎上活躍學生課堂學習氛圍,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在學習《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一課內容時,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在實際生活中很常見,串聯電路連接比較簡單比如節日中的小彩燈就是以串聯的形式存在的,家里的電燈、冰箱、洗衣機采用的是并聯電路的形式,而控制家用電器的開關則是以串聯電路的形式存在的。教師可以以教室中的燈、電扇為例進行教學,分析電路組成結構,以此來體現教學的直觀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物理學科的學習和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物理課堂教學應從實際生活的角度出發,將生活元素與物理學科教學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性知識的理解,進行課前導入示范性教學,提高教師的物理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