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丹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新華小學 福建 浦城 353400)
微課為微型教學模式,通過將其應用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微課創新教學模式,便于學生掌握基礎的計算機操作技能以及小學信息技術專業內容,養成正確上網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在微課設計和應用中,需將信息技術作為基礎,綜合考慮學生思維模式、認知規律等為學生展示出與信息技術教學相關的內容,進而形成結構化教學資源。在微課的實際應用中,需為學生展示出教學微視頻,包含素材課件、教學設計、練習測試、教師點評以及學生反饋等等。在微課設計中,教師首先需確定教學目標和要求,然后再廣泛收集各類教學資源進行整合,進而掌握不同教學資源之間的關聯。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時長應控制在10min以內,為學生集中展示出教學重點、難點、教學主題等內容,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手機端、電腦端等直接下載并觀看[1]。
2.1 明確學習目標。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微課,首先需確定教學目標,使得學生在針對性目標的基礎上開展自主學習。微課設計目標一般為在課程內容的基礎上適當延伸,在確定總體教學目標后,再將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分解,在各級目標設計中,應堅持準確、明確的原則。
2.2 與教材緊密結合。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設計內容必須與教材內容緊密結合,避免偏離教材內容和教學主題。教師應對所有教材內容進行疏導,根據教材主線確定微課內容,并指導學生根據微課進行學習,對專業知識點進行探索。在微課設計中,必須以微課作為基礎,將全班學生分為多個小組,確定微課內容,再組織學生相互討論學習,共同完成自主學習任務。比如,在“Word”教學中,教師首先為學生介紹常規文件的編輯方法以及操作技巧,然后再組織學生自主探究,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表達學習方法。
2.3 高科技視頻設計。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學模式,教師應為學生設計高科技視頻資料。教師應掌握演示文稿制作方法,并利用CamtasiaStudio軟件錄制微課,在該軟件中編輯制作微課。另外,教師還應掌握動畫設計方法以及相關軟件的操作技巧,將動畫融入至微課視頻中[2]。
3.1 微課在課前預習中的應用。在小學階段信息技術教學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逐漸掌握基礎知識內容,但是部分知識點和操作技巧比較復雜,教師需耗費較長時間講解,但是依然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對此,教師可制作預習微課資源,鼓勵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下載并觀看微課資料,根據教材內容和要求自主學習,掌握學習重點和難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對學生提問,根據學生回答情況判斷預習效果。
3.2 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在課堂中播放微課視頻,為學生進行詳細講解,并組織學生自主討論,使其能夠快速掌握關鍵知識點。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首先為學生播放微課資料,再利用計算機教學系統為學生示范,最后指導學生自主實踐操作,教師需對學生的操作情況進行仔細觀察,并及時提供指導和幫助,以創建高效課堂。
3.3 微課在課后總結中的應用。在信息技術教學完成后,學生已基本掌握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關鍵知識點以及計算機操作技巧,但是部分知識點比較復雜,學生理解難度較大。對此,在課余時間,教師還可為學生提供微視頻,鼓勵學生對已學習的知識點進行全面梳理,對課堂教學中所面臨的難點進行總結分析,再由教師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指導。通過將微課資源應用于課后復習階段,能夠有效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同時還可幫助學生創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另外,教師可根據本節課程教學內容專門設計微課復習資料,再利用QQ群、微信群等推送給所有學生,學生可通過應用電腦、手機等下載觀看,根據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復習,對于無法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反復觀看,拓展教學內容,并據此對后續學習情況進行調整[3]。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方式進行了詳細探究。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作用日漸突出,而微課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具有時代性特征,教師應積極響應新課改要求,加強教育技術創新,提高教育能力。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推廣應用微課,根據教材內容、教學要求設計微課,指導學生自主下載并觀看,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同時為學生創建高效課堂,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培養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