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萍
(江西上饒市第二中學 江西 上饒 334000)
高中歷史學科具有豐富且深刻的思想內涵,但是很多學生在學習中錯誤認為歷史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不緊密,不愿意學習歷史知識,加上部分教師只是純粹講授歷史內容,導致學生無法感知學習的樂趣和歷史的魅力,繼而失去學習的熱情。生活化教學理念是新課改大力倡導的教育思想,將其運用到高中歷史教學中,能夠有機融合歷史與生活,賦予歷史現實意義,讓學生充分感知歷史與現實的聯系,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是對學生每堂課掌握知識程度的具體規定,需要教師在歷史教學中結合生活設計教學目標,即:根據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的關聯度進行教學目標的靈活制定,以此實現生活化教學的目標[1]。以“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為例,由于學生剛開始接觸高中歷史,認知理解和思維能力尚未從初中階段轉變過來,所以教師可以設計生活化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初中歷史和高中歷史之間的不同之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各小節的內容來設計具體的生活化教學目標,如:針對“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內容,應該引導學生對自己姓氏的由來加以了解,以班級管理為依托意識到西周時期的分封制管理;針對“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內容,應該引導學生了解血緣在維系家族方面的意義,知曉祭拜先祖的傳統以及家祠、家譜的起源。
高中歷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理念時,應該以教材內容為依據,選擇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貼近的素材,巧妙融入生活化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和理解能力。通常高中歷史教材中的很多知識都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教師可以此為切入點,選取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生活化知識,進而縮減學生與歷史之間的距離感,促進學生核心素養與學習能力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化教學內容的形式有很多,需要教師積極創新或優化教學形式,采用有趣、形象、生動的內容進行教學[2]。以“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為例,教師應該發揮多媒體技術的教學輔助作用,通過視頻的形式呈現我國現代外交的實際情況;然后鼓勵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對初期外交活動與現代外交活動的異同點進行分析,探究外交活動的重要意義。視頻中的內容為國家領導人出使各國的圖片,輔之以文字的搭配,讓學生在觀看中充分感知外交活動對國家發展的現實意義。完成視頻播放后,教師可以適時提問:當前人們越來越重視外交活動,促使外交活動進行的原因是什么呢?針對目前的情況,我國采取的外交手段有哪些?讓學生在問題的思考和探究過程中深刻認識我國外交關系的變化過程。
高中歷史知識極為嚴謹,主要是對歷史事件的記錄與描述,包括人物、時間、場景、地點及其他元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到無趣。對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學理念,巧妙運用生活化的語言,通過與學生實際生活學習相貼近的方式進行歷史知識的講授,促使學生靠近和走進歷史。比如:很多學生對穿越題材感興趣,教師可以在課程講授環節帶領學生“穿越”內容涉及的朝代,用不同的身份對當時人們的生活加以感受;或者是恰當引用暢銷歷史小說中的語句來輔導課堂教學,如《明朝那些事兒》中的語言幽默平實,教師可以借助其中的經典語句講述歷史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當然生活化語言的運用方式有很多,需要教師認真搜尋與審查驗證資料,以免向學生傳達錯誤的觀點或信息。
為了強化高中歷史教學與社會經濟、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立足且超越課堂,將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組織學生參與訪問、調研等生活化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親身感受與接觸歷史。比如:針對“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走訪調查社區多個家庭在改革開放前后的物質生活變化,在此基礎上制定統計表格,從而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強化感性認知。同時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紀念館、科技館或博物館等,讓學生對歷史進行親身體驗,激發學習的意愿,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情感教育的熏陶。
教學評價是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環節,對學生進行客觀且合理的評價,有利于幫助學生清楚知曉自己的優缺點,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好基礎。在高中歷史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生活化評價和實用性評價,其中前者需要對學生的歷史素養與學習過程加以密切關注,借助生活化的方式評價學生,如講故事、辯論等,以此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后者強調學生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學習技能予以關注,尤其是材料分析能力、學以致用能力等,讓學生在知識學習中掌握歷史規律,學習歷史人物的精神和品格,改正自己的缺點或不足。
綜上言之,高中歷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理念時,應該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語言、教學實踐、教學評價等方面出發,有機聯系歷史知識與生活實踐,以此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記憶,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