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妍
(廣東省云浮市云安區石城鎮留洞小學 廣東 云浮 527525)
英語核心素養作為現代小學英語課堂的核心理念,更加注重學生口語以及口語交流能力的全面發展,使小學英語的品格和能力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英語核心素質離不開課堂教學的培養,所以以培養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為主要的課堂教學需要,課堂教育模式需要不斷創新,提高小學生英語核心素質。
小學英語的核心素養主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方面。
1.1 語言能力是指在日常生活當中實際能夠運用到的肢體語言和口語的表達能力,通過聽、說、讀、寫、看等方式進行溝通、理解和判斷以及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1.2 思維品質是指人思維的表現形式比較個性化,反映一個人的邏輯思維方式、分析判斷和事件的創新性方面發展。
1.3 人文底蘊是指對于中國古典文化的了解和華夏文明傳統的了解,以及西方國家傳統文化的了解,欣賞對方的優秀文化,學生的品質就是人文知識素養和人文知識價值取向。
1.4 學習能力是指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調整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擴大英語學習的領域、提升學習英語的效率,培養學生對于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獨立完成并且能夠主動的為自己的學習設定相應的學習目標。最終的目標就是讓學生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面對學習,并且能夠自己制訂一套符合自身條件的系統學習方法。
2.1 小學英語課堂上要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到位。英語課堂在實施英語教育的同時要注重課后的反思教育,兩者相結合培養和踐行核心素養,在核心素養培訓的教學課堂中,英語教師在語言渲染方面要更加注重,重點培養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通過朗讀促進學生的思考能力,用于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注重價值觀和文化修養格局的正確培養;關注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在課后主動的進行反思和學習。[1]
2.2 建設英語課堂上的語言環境,培養語言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主要是通過課堂上的氛圍,良好的課堂語言氛圍能夠正確的引導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讓學生在通過英語口語的交流過程中建立良好的英語語感以及語言表達意識;培養學生能夠將學到的英語知識進行整合分類,能正確的運用;積累和鞏固一定的英語知識,能夠對于簡單的英語讀物進行分析和鑒賞;英語詞匯量的不斷積累和增加,在英語口語的交流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如何通過課堂的講解制造英語的語言環境?首先教師應該做好教師的表率作用,不管是否在課堂上還是日常生活當中,做到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全程使用英語溝通,在英語教學的課堂上尤為重要,老師盡量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全程使用英語進行提問和回答,進行英語口語的交流,也可以利用一些話劇的形式將一些故事情節融入到英語課堂當中,用游戲活動的方式創造英語的語言環境。例如,猜謎游戲,兩個學生一組,其中一個學生將單詞的提示比劃出來或者簡單的提示,另外一個學生猜,必須要用英語進行回答并報出正確的英語單詞,此次游戲的目的是在活動中檢查學生對于英語詞匯量的日常積累和記憶掌握的程度,這也是檢驗學生那里不足的最佳時機。
2.3 培養思維品質、文化品質、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重點鼓勵學生對文章進行鑒賞和閱讀,通過分析、推理,對所獲得的語言信息進行分類匯總和邏輯思維的培養,表達自己正確的觀點,學生開始具備初步的獨立思維品質;教師在課堂教學上還要注重知識面的擴展,學學生視野的擴展,吸取中外文化知識的差異和中外文化的不同,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一定的提升力量,培養文化修養品質的具備能力,通過中外文化的交流,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能夠暢所欲言,進行英語口語的交流訓練,教師及時的發現存在的問題并給與及時的糾正。通過擴展視線,培養良好的文化品質;教師在教授文化知識的同時,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該非常的注重,通過一些措施和手段,讓學生保持對學習的興趣,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制定自己的學習任務,有效的規劃學習計劃,能夠獨立高效的完成,在課后能夠對自己的不足作出調整、端正學習態度的能力。[2]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播放關于英文的兒歌,讓學生盡可能了解歌曲中所表達的內容,并初步掌握歌曲當中的歌詞內容,在反復多次聽后逐漸讓學生嘗試著歌唱,最終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并以小組合唱,進行比賽。在這種趣味性的競賽活動之下,學生會更好的參與到英語素材“聽”中,學習效果突出。
教師憑借自己多年的教育經驗,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對自己的教學計劃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適應更多學生的要求,系統詳細的對學生進行分析和指導,給出相應的建議。良好的學習習慣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幫助以及耐心的對待。在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教育的背景下,小學課堂也發生里翻天覆地的變化,所進行的一系列的措施不僅僅能夠提高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質量,更注重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修養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