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青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仁德幼兒園 江蘇 蘇州 215000)
戶外混齡游戲已經成為了那個喜愛幼兒園大力提倡的一種戶外游戲,利用自然環境和戶外空間的獨特優勢,把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結合在一起,是一種有效的幼兒園教學模式。在大自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中,幼兒可以盡情釋放自己愛玩的天性,在教師的引領下開展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提升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幼兒園的教育水平。[1]
為了實現幼兒園的高效發展,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使得幼兒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實施與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開展戶外混齡自主游戲,不但可以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也是幼兒進行體育鍛煉的主要形式,是幼兒園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與此同時,戶外混齡自主游戲可以提升幼兒的技能水平,幫助幼兒鍛煉相關的動作,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中進行戶外混齡游戲,幼兒可以靈活變換自己的姿勢和動作,從而鍛煉其對基本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度。另外,在幼兒園教育中開展戶外混齡自主游戲,可以讓不同年齡段的幼兒一起進行游戲,有效促進幼兒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提升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2.1 科學設置游戲區域,選擇恰當活動材料。在開展幼兒教育工作時,教師應該重視應用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模式,根據具體的需求來選擇活動的取悅和材料,選擇一些趣味性強、吸引力足的空間、材料和基礎設置,以此來激發幼兒積極參與到游戲中,有效提升幼兒教學的質量。此外,我們還需要對幼兒園的戶外資源進行考察與分析,這樣才可以制定科學的保障計劃。[1]在園中應該準備好小土坡、沙水池、香樟樹林、草地等設備,以香樟樹為天然的柱子,備好毛竹、繩索和輪胎等材料,請保安進行編網打結,制作攀爬用的網繩、輪胎秋千等等,給幼兒的自由活動提供基本的需求。為了給幼兒營造舒適的游戲環境,應該劃分游戲功能區,比如“動物園”“采摘園”“涂鴉區”“野炊區”“交通體驗區”“歡樂農場”“沙地尋寶”等區域,幼兒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游戲區,在游戲中不斷鍛煉幼兒的綜合能力。
2.2 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游戲伙伴。在戶外混齡自主游戲中,幼兒可以自主的選擇游戲伙伴,與聊得來的伙伴一起進行游戲,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參與度,使幼兒以更高的熱情進行游戲,有效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
比如,在開展“小蝸牛學本領”這一班級主題活動時,其目的是為了鍛煉幼兒的鉆爬能力,通過幼兒園的相關器械,來制作鉆爬的教具,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需要。在進行這項活動時,幼兒就可以結合自己的意愿和喜好來選擇玩伴,不用考慮年齡的限制,讓幼兒們一起玩這項鉆爬游戲,從而有效培養與鍛煉幼兒的動作實踐能力和協調能力。同時,在游戲參與過程中,小班要讓幼兒手和膝蓋著地爬過“透光隧道”;中班可以讓幼兒鉆過半透明化的“隧道”,鍛煉幼兒匍匐的動作,對鉆爬距離也要有一定的限制;大班則可以鼓勵幼兒大膽熟練的攀爬比較黑暗的“隧道”,還可以進行匍匐鉆爬的速度競賽游戲。
2.3 激發幼兒團結友愛的素質。在開展幼兒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時,要鼓勵各個年齡段的幼兒參與其中,引導幾個幼兒一起組成小組團隊,讓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從而更好的達到混齡自主游戲的目的。讓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參與游戲,可以充分培養幼兒的團結友愛素質。[3]
比如,讓小班和中班的幼兒玩輪胎的時候,中班的幼兒可能力氣更大些,可以推動輪胎,但是有些幼兒力氣比較小,不能推動輪胎,老師就可以告訴幼兒哪些位置更容易推動。這樣小班和中班在進行游戲時,中班的幼兒會更快的發現新輪胎上的網子,勻速的推動輪胎,并且將這一技巧分享給小班的幼兒,這樣大家都能玩的開心,玩的盡興。
總之,為了促進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落實素質教育的工作,開展幼兒的智力,把幼兒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模式應用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創建多樣化的游戲情境,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來營造不同的教學氛圍,提升幼兒教育教學的效果。幼兒園教學中高效的落實戶外混齡自主游戲這一模式,不僅可以給予幼兒更廣更大的表現舞臺,同時也能促進幼兒自主思維能力的發展,進而有效實現幼兒自主能力以及綜合素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