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婷
(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上坪小學 福建 華安 363803)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很多知識光靠口頭講解很難讓學生理解到位,尤其是一些概念性較強的知識,再加上數學計算眾多,學生學習起來更加不易。所以,教師在進行具體教學時,可以將課本知識轉化為多媒體中的圖片、動畫、視頻等,以這種生動、可視化的形成將知識傳達給學生,一來,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二來,可以幫助他們清除理解方面的障礙。另外,借由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引入更多有效的學習方法,像思維導圖整合歸納法、數形結合思想等,都可在多媒體中以動態形式展示出來,將數學知識融合其中,學生就獲得了科學有效的學習工具,對其學習數學時極具幫助的。由此可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整合這一舉措是可行且有效的。
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可以將知識合理融合到多媒體中,通過一些動態呈現轉換抽象知識,使靜態的書本知識活化,經教師之創改,再透過多媒體信息技術以圖片或是動畫的形式展現給學生,這樣既具有視覺方面的沖擊,又不乏思維的調動,對于學生數學思維和素養的培養是有效的。此外,還可將章節知識中較為零散的知識進行整合歸納,在這一環節,就可以借助思維導圖進行知識的拓展延伸,在構建導圖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也能幫助他們回顧已學知識,是很好的鞏固復習舊知的方式。故教師要將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利用落到實處,結合數學教學促進學生理解重難點。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位置與方向(二)》的過程中,我就利用多媒體進行教案設計和教學活動安排。該課時的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學會辨別基本的方向,并能用語言描述出簡單的路線圖,亦能根據描述畫出具體的路線示意圖。在辨別方向上,依靠同學們自身的空間想象不僅出錯率高,且效率低,所以,我將有關內容以多媒體圖片呈現出來,學生可以一目了然,直觀地看出位置與方向之間的關系。而在路徑圖的描述和繪制上,尤其要注重距離和角度兩大數據,我會先將示意圖放置于投影片,幫助大家理解,進而引導他們自行描述和繪制。經多媒體技術的知識具化,大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學習起來也更有動力。
數學學習中很多知識其實是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基于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兩者結合起來,亦即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情境創設,使知識生動化、生活化,這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數學的學習不只是數據的認識與運用,還包括對圖形、圖表的學習應用,這些知識不像定理概念,可以依靠記憶,而要求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將其活用于實際,這時,教具的選取就顯地至關重要了。多媒體無疑是第一優選,經其可創設良好情境,加上知識的結合,整體授課氛圍濃烈,學生學習積極性強,參與度高,能力提升快。
例如:在學習《圓》的過程中,我就以多媒體技術進行課程導入,幫助同學們初步認識有關圓的基礎知識。首先,以一段視頻引入內容,即將生活中與圓有關的物品制作成動態視頻,像車輪、碗、手環、瓶蓋等,再對大家進行提問,即這些物品都有什么特點,以此引出學習重點——圓心、半徑。接著,讓大家拿出一張白紙,畫一個圓并撕下來,將其對折幾次,觀察會出現什么現象。由此可得出圓心與半徑的定義。通過多媒體視頻的觀聽和實際動手操作,學生能切實理解圓的基本知識,同時增強實踐動手能力,深化數學意識,有效提升數學素養。
數學教學中還要尤其注意對學生數學思想的培養,在利用多媒體解讀數學促進學生數學能力提升的同時要適當融入一些關于數學思想方面的引導,像在學習一些較難的計算問題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進行問題解答。而在學習一些圖形、圖表問題時,則要引導學生學會看圖,學會從圖中獲取有效信息,以運用于實際問題的探究分析。這樣一來,學生的數學思維將獲得進一步優化,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也將有效落實。
例如:在《數學廣角——數與形》的教學中,我就以多媒體為知識載體,借其優勢演示學習內容,并引導學生在分析問題時運用數學方法進行疑難解答。像在分析時間與距離的關系時,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文字描述選出正確的圖象,我會將人物的行進路線圖與圖像以PPT展示出來,這考驗的是學生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該問題的思考中要尤其注意圖象中的水平線的具體含義,說明在水平線這一段時間內物體未發生移動,即距離未發生變化。通過數形結合的分析,同學們能夠在思考中發現數學規律,并能借助這種規律解決更多同類問題,亦能經此學會舉一反三,有效提高數學能力。
總之,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與數學知識的有效整合,學生學習起數學更有動力了,也更有方向性了。在多媒體創設的教學情境中,抽象知識的具化為學生的學習理解提供了有效助力,也進一步活化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可助其構建良好的數學思想,并獲得數學素養的有效培養。